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做了决定,信心满满地以为选对了结果,转头一看,发现自己仿佛成了那个众人看热闹里的“冤大头”?
不少深蓝S09的老车主,大概现在正有这种微妙的复杂心情吧。
明明新车才刚提,屁股还没坐热,结果车企啪一下,甩给市场一个“容量更大、续航更远”的新版本,价格同样没动,动作快得让人以为买了个手机,不,是新能源汽车。
所以深蓝S09,到底有没有背刺老车主?是不是玩了用户一把?这锅要甩还是要背?
网上争议不小,车主声音也够大,深蓝这边直接正面刚了,车企、用户、媒体三方在评论区架起了“舆论擂台”,一时之间,谁都不服谁。
信息量有点大,把问题理清楚,还真得像拆盲盒一样,一层层剥开再看,到底是真“背刺”,还是“背刺”被误解?
关于这事,得先翻翻深蓝汽车咋回应的。
官方思路特清晰,三大论点挂出来——第一,他们直接否认“背刺”,觉得外界报道夸大甚至偏离事实。
说咱对车主始终诚意满满。
第二,车企强调加量不加价的承诺,其实只针对一个后驱Max入门版。
也就是说,别的型号的兄弟姐妹们,咱的承诺默认没覆盖到你头上。
第三,新推出来的Ultra、长续航款啥的,移动中岛和电动踏板这两个选装件不再免费相送了。
这俩合起来大概一万现大洋,大家得掏钱才有。
官方意思很直白,看吧,我哪有说要亏待你们,只不过把新配件算钱了,价格和东西对标着来。
老款优点,给你说好了,不缩水;新款升级,配置减了,电池大了,一增一减,不存在谁亏。
不过,面对一摊越来越热闹的投诉,平台最后并没有站在深蓝那边——你说客户恶意诽谤?平台说“不支持”。
也就是说,这波投诉、喊冤、解释,大家心里那杆秤各有刻度。
有些事,你说有道理,旁人不见得认同。
再看咱网友的评论区,字里行间火药味很足。
网友一号直接给下定义——这不就典型的背刺吗?
理由够接地气:三个月不到,官方居然推新款,关键售价没涨——我刚买呢,没想到变“旧”得这么快!
更搞笑的是,电池这东西,比配置什么的敏感多了,这不等于有了更大续航就成了“冤大头”?
网友二号心里有点数——“当初说得天花乱坠的价格保障,说变就变,说削弱就削弱,玩了个文字游戏而已”。
毕竟大家买新势力的新能源,除了看核芯配置和价格,谁不是对车企的“承诺”有点信心才下手?
如果连这点规则都随便跳票,那么消费者的信任还能值几个钱?
有朋友就直接来一句:套路真是升级到底,咱再也不敢冲动下单了。
这里边的矛盾核心在哪?
说白了,就是买新车的那口“保值安心饭”没吃到嘴,反而被喂了包“失落药”,心里咋舒服?
车厂一边拍胸脯说没问题,一边三个月上新、留着一样的售价,外观配置略微一调整。
但老用户盯得死死的,是实打实的电池容量增加、续航增加——这些硬实力才是新能源用户最在意的“底层代码”。
噢,新车投放速度,这两年新能源圈早不是啥新鲜事。
可回到本案,S09从五月上市、九月升级长续航,间隔卡得比早餐换口味还快。
如果价格变贵、那倒也罢了,可惜价格等于没变。
“新”在电池,老车主能不心里憋气?
数据、体验反差,直接拉开了“哭墙”。
“我买刚两月,结果最新款直接开远不止一点,回头还好意思绝口否认背刺?”
车主们留言颗颗戳心脏。
深蓝这边当然也不是没点理。
新款不给送1万元的配置,确实让新客户也要“掏点心头肉”。
这个官方视角出发:你要续航,那配件就买单。
无非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想多跑点,不想多花钱?
对不起,天上没馅饼。
对于那些追求配置不在乎续航的老用户来说,表面没丢啥。
但问题来了——多少人买新能源车是真在意配置小玩意儿,而不是电池?
说穿了,这场争议背后,是对产品核心价值的评判标准,车厂和用户对到底哪里最重要有点“暗度陈仓”。
另外还得说,深蓝汽车这回回怼媒体投诉、投诉用户,其实也是比较少见的姿势。
往前翻,车企一般要么装作没看见,要么和稀泥安抚一波。
深蓝直接冲“前线”,结果也并没大家想象那么如意。
平台不支持他们,等于判了个“各打五十大板”,不帮谁站台。
这个回应方式,反倒唤起普通车主共鸣——“连投诉都能被投诉?我买的是车,结果买成了‘落地即争议’。”
怎么想怎么抽象。
讲到这里,既然各说各话,咱又不能强行分个对错,那么“背刺”二字到底该怎么理解?
归根到底,是消费者对一个品牌承诺兑现的信心问题。
你三个月拉新款没毛病,哪家新能源汽车企不是这么卷参数。
但承诺“保价”就意味着同时间段内买的用户心理能落地,起码不会觉得自己被捅了刀。
技术升级是市场规律没错,可是萝卜快了不洗泥,产品“拉新”太快,车主安不安心、能不能稳住才是维系口碑的根本。
不然为点短线利益输掉老用户信任,房倒屋塌谁能担得起?
当然咱也不能只盯着“谁亏”那点事看。
深蓝如果大大方方搞清楚标准,新型号、新技术咋分配老客户权益,大家心里有数,不就没这烦心事了?
真想证明诚意,怎么不能用点补偿方式——无论是保价时间延长,还是后续升级优惠,方法总是比想着“回怼”多不是?
用户要的不过是公平、透明、体面。
谁都知道“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但不能让“买早了亏心”,买晚了“赚宽慰费”。
看见没,这才是新能源时代大家杠的出发点。
退一步说,厂家如果觉得升级是必须,那能不能在新品酝酿期提前“吹个风”?
让想观望的用户做好心理预期,而不是“今早提,明早变后妈”,心情溃堤。
一句话,“科技快步走、用户不跟头”,才是市场走长远路的本钱。
只盯着抢市场、炒亮点,“背刺”只会越擦越热,越说越乱。
到这儿,再回头看,“深蓝S09有没有背刺老车主”,世界观、价值观全凭你站哪一边。
喜欢新就晚点买,追新受点风,别嫌闹;图省心就早下单,“牌桌规则”透明点,谁也不怕。
厂家、车主、媒体,这三角博弈短时间见不着绝对答案。
但有一点,真要满心满意把车卖出去,大家心里那口“安全感的火”不能凉。
新能源圈早已不是谁说了算的年代,消费者能说话,厂商才更得小心翼翼。
言而有信,不怕新老升级,怕的是“玩文字、玩套路、玩心眼”,弄得信任碎了一地。
毕竟人嘛,不怕慢,就怕被冷不丁来一刀。
“背刺”本身就是情感告白,理性和市场逻辑只是幌子。
厂家少点套路,多点坦荡,用户自然嘴软,媒体也愿意成为朋友。
只有一起把投诉榜做成“升级榜”,这才叫新能源新格局。
你说是不是?
轮到你了——要是你,三个月新车刚买,遇上新款长续航,价格一样,你会觉得被“背刺”吗?打不打心眼里想维权?评论区见,咱聊聊!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