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还能炫耀吗?说来也怪,几年前马路上见到BBA(奔驰宝马奥迪)还要多看两眼,现在连二手车市场都快看腻了。
宝马降价卖到比国产还“亲民”,老李三千八落地一台带宝马标——咋说呢,放在去年他还兴奋得跟人拼手速抢号,现在当着熟人提这车,也就略微提了下嗓门,不见当年的“小李子”式自信满满。
他手机里还留着试驾宋L的画面,随手一翻,价格、性能、优惠政策拉到跟前,“羊毛拔哪只最顺手”成了准车主们热衷群聊的新话题。
当下的新车销售现场,已经完全是一番江湖味道。
难怪网上秀标、晒车的帖子都没啥人搭理了,点进去流量骤降,大家都明白个理儿:新车还没开出大门已经贬值一截,何苦还拿这玩意儿撑门面?
价格直接摆在明面上,有一说一,那些奢侈品牌“终端杀价”玩得比二手商家还决绝。
拿华东几家4S店来说吧,标价谁还看?客户提车价比公告价至少低一成半。
早上还在朋友圈刷刷宝马标,晚上可能就轮到比亚迪空调成亮点了。
价格战杀疯了品牌认同感没了,豪华品牌凭啥占据食物链顶端?
说到“智能”,宝马真算被后来居上按在地上摩擦。
别的不讲,单论那车机系统的反应速度,华为点下去两秒之后宝马刚刚吭声,这体验你说糟心不糟心?
新能源厂牌搞得花活越来越多,深圳某混动车子,随随便便松开油门百公里加速冲进6秒大关。
而那边呢,BBA还沉迷在自家老一套发动机调校里自得其乐。
这就像你隔壁小孩都拿着平板学AI绘画了,你还在研究二十年前的连环画配色。
智能驾驶、语音助手这些,已经不是噱头,是生活习惯。
堵车路上,开特斯拉去充电站比你多省俩小时喝咖啡,“时间就是金钱”一点不夸张。
再说新能源车开的费用透明,修保养比老款油车省心多了,数据能查、进度能看——老一辈开BBA图个省心?现在年轻人觉得智能透明才是真安全。
形象这东西,随时代就翻篇了。
让我们正经看看一组数据,90后还觉得开宝马算象征成功吗?
五年前大概还有七成多现在只剩下三成了。
剩下的那些多半还带点“情怀滤镜”,觉得开豪车才能镇场子。
其实身边的网约车越来越多地挂着奔驰宝马标接单,X5接机场专线的都常见,连司机自己都不敢把车标摘了。
我有一哥们三年前买的宝马,等着二手出手,跟人家雷克萨斯一比,残值简直没法看,“买车亏钱冠军”非它莫属。
豪车身份感塌房得眼睁睁的你都说心里憋不憋屈?
4S店日子倒是证明了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
以前展厅里宝马亮到晃眼,啥叫“身份标配”。
现在六成面积堆着没人要的库存,剩下的地方干脆搞成了智能新能源展示区,转型速度赛过年终清仓甩卖。
那些销售以前靠卖豪车年终奖赚得盆满钵满,现在都改行推洗车、贴膜、深度护理,如今修车师傅奖金比前台销售还高——这进化方向没谁了。
车还真没几个人来店里看,主流消费者都喜欢线上下单看直播,打开平台元宇宙里金牌讲师带你云体验。
传统卖法,彻底守不住流量了。
买车的理由变了,选车习惯也跟着变。
像比亚迪,连空调都标配,拿宝马来比,同样配置得另外添三倍价。
你自个儿算账吧,钱包厚度和消费体验哪个重要?
新能源车主修车不用再“求人情托关系”,流程透明,APP一查记录一清二楚。
每天上下班扎堆堵车,选车就看导航、语音、智能辅助到不到位,速度性能顶多是朋友圈炫耀一下,实际生活里推到次要位置。
传统车企这波压力山大,德国总部还在憋着研究啥后驱调校,国内分部风风火火想办法贴近国本地市场喜好。
新老势力比数据积累,国货头部动辄百万条用户场景行为,比起老外厂家的数据库早成熟好几个版本。
这差距不是“一两年努力”就能追得上的事儿。
定价权逐渐向有大数据和生态能力的新势力手中转移,豪车标志在电气化浪潮下一次次被重新定义。
消费者在意的,不再是谁名头大,而是谁车好用,用着省心,甚至可以“在线升级”。
回头来看,这场风暴真就从宝马X1大幅降价这颗“引爆雷”开始。
消费者买车看重的东西变了,配置智能不智能成了新鄙视链。
汽车定价的权利,早就转到那些有平台能力的头部手里。
至于豪华到底还能豪横多久?电气化席卷一切,老品牌还想靠老套路喝老酒,这画风说实话有点滑稽。
新上海国际车展那晚,有个画面让所有人都觉得讽刺:国产新势力展位主动为宝马摊子打上一束投影灯。
人家一边蹭着老品牌流量,一边亮出自己家车机、智驾、多项极客评测成绩单——科技感和颜值双管齐下。
宝马这边,却像铁打的老骨头,还在围绕品牌光环做文章,转头看旁边排队试驾的队伍明显冷清。
说到底“谁主沉浮”,未来很难说得死,至少旧有模式这次是真的被推翻了。
其实这个行业每隔几年都要迎来一场“大地震”,这回的震中直接压在消费者“需求变迁”这几个大字之上。
大家的购车逻辑像从“追名牌”变成“看实用”,品牌价值随时按地价大跳水。
网络那句话怎么讲来着?“再奢华的门面,也抵不过真香的便宜和好用。”
智能系统、升级能力、售后透明,才是当代家庭和个人关注的首要卖点。
至于品牌的情怀“信仰充值”,有点像父辈们仍坚持用诺基亚——用起来怀念,扛不住变革大潮。
汽车行业这盘棋,按下“加速键”已是事实,每一轮洗牌都藏着新的赢家和退堂鼓手。
宝马还会不会再有辉煌的岁月,这真不好说。
但有一点稳得住:谁没把智能化和体验感做到位,迟早被这拨大浪卷下去。
买车这事儿,还值得守着“老品牌”不撒手么?
你身边谁买车还看重赫赫有名的车标?
聊一聊,看看大家的观点和真实经历吧。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