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本田飞度实车现身,前脸大变样,采用分体式大灯,配1.5L动力
2025年,关于新款本田飞度的渲染图在海外媒体曝光——这辆曾经靠"买发动机送车"打响招牌的小车,传闻中的新款前脸将大变样!分体式大灯、全新中网设计,连车身线条都透着股"不服老"的劲儿。飞度从2001年首次亮相至今,可是无数年轻人的第一台车,更是被戏称"平民超跑GK5"的神车。
可如今新能源车满街跑,连燃油车都在疯狂降价求生存,本田这时候给飞度"动刀子",到底是憋着大招准备硬刚,还是终于怂了跟不上时代?
全新一代飞度最快可能在2025年底或2026年亮相,分体式大灯是"救命稻草"还是"翻车预兆"?
2025年初,一组渲染图在车友圈子里疯传。画面上的飞度跟现在满街跑的那款完全不是一回事——原本那对像是没睡醒的"眯眯眼"卤素大灯不见了,换成了上下分体的LED灯组。
上面那条细长的日行灯就像两道剑眉,下面的主灯组藏在格栅两侧,整个前脸透着股新能源车的劲儿。有人看完吐槽说这不就是某个国产电动小车的复制版吗,也有人觉得起码比老款那张"大叔脸"年轻多了。但这事儿得往深了看。
本田为啥偏偏挑这个时候给飞度动刀子?
翻开销量数据就全明白了。2024年,本田在中国市场卖了85.3万辆车,比2023年跌了三成还多。飞度的情况更惨,2025年1月只卖出去339台,到了8月份更是惨到只有23台。
你没看错,就是23台!要知道在2023年,飞度全年好歹还能卖出55116辆,平均一个月4593台。
这数据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慌。再看看隔壁的对手。大众Polo在2024年9月宣布在欧洲停产,全年在中国也就卖了38103台,市场份额连0.4都不到。这些曾经的小型车霸主,现在都混成这样了。
反过来看新能源车那边,五菱宏光MINI EV、比亚迪海鸥这些小家伙,靠着一块大屏幕、几个智能配置,再加上每公里一毛多的用车成本,把传统燃油小车打得找不着北。比亚迪海鸥2025款起售价才6.98万,305公里续航够城里转悠了,关键是年轻人就吃这套。
本田心里跟明镜似的。现在的年轻人买车,第一眼看的就是外观够不够潮。你飞度再省油再皮实,顶着张"大叔脸"站在展厅里,人家连看都不看就走了。
分体式大灯现在可是新能源车的标配,蔚来、小鹏、哪吒,哪个不是这个路子?
本田这次改前脸,表面上说是设计升级,实际上就是想蹭新能源车的热度。你看那些还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犹豫的人,看到飞度这张"新脸",说不定就觉得这车还挺跟得上时代,掏钱的时候就不那么纠结了。
有意思的是,这次曝光的只是渲染图,实车还没正式露面。按照海外媒体的说法,全新一代飞度最快要到2025年底才能亮相,也可能要等到2026年。这中间还有大半年甚至一年多的时间,本田到底会不会真的按这个设计来做,还得打个问号。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本田现在是真急了。2024年本田在中国的销量跌破90万大关,这可是连续四年下滑了。再不搞点新花样出来,别说守住阵地,连退路都快没了。
所以这个分体式大灯到底是救命稻草还是翻车预兆?
说实话,这得看本田后面还有没有更硬的招数。光换个脸肯定不够,消费者又不傻,你里子不行,外面包装得再好看也没用。现在的问题是,飞度这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在一堆电动车面前,到底还有没有竞争力?
除了前脸,新款飞度还有啥"真本事"?1.5L动力还能打吗?
说到动力,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2025年了,飞度还在用1.5L自然吸气?
是不是太落伍了?
但你要真了解这台发动机,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现款飞度搭载的是本田"地球梦"系列的L15B发动机,最大功率96千瓦,换算过来就是131匹马力。
这数据放在现在看确实不算亮眼,毕竟新能源车随便一台电机就能干到150马力往上。但问题是,城市代步需要那么大的马力吗?咱们算笔账。
飞度官方给出的综合油耗是百公里5.3升,实际用车的车主反馈大概在5.7到7升之间。就算按7升算,一公里也就四毛多钱。你再看那些新能源小车,虽然电费便宜,一公里可能就一毛多,但你得算上充电时间成本啊。
城里住高层的,想装个充电桩都得跟物业扯皮半天。公共充电桩倒是有,但高峰期你得排队,快充30分钟起步,慢充得三四个小时。
飞度呢?
加油站遍地都是,五分钟加满油能跑500公里,这效率不是一个量级的。再说车身尺寸。飞度长宽高分别是4109、1694、1537毫米,轴距2530毫米。
这数据看着不起眼,但你开过就知道好处了。城里那些老小区,巷子窄得很,大车进去掉个头都费劲,飞度转弯半径小,灵活得很。停车位也是,现在车位越来越紧张,飞度这小身板随便找个角落就能塞进去。
但你别看它小,后备箱基础容积有380升,后排座椅一放倒能扩展到1323升。我认识一个开飞度的朋友,上次搬家,28寸的行李箱塞了两个还有富余,这空间利用率没谁了。
最关键的是稳定性。本田这台1.5L发动机配CVT变速箱的组合,从2014年开始量产,到现在十多年了,市面上跑着的飞度,开个十年八万公里不大修的一抓一大把。
你去二手车市场转一圈就知道,飞度的三年保值率能到73.67,五年保值率还有45.1,在小型车里排第一。这说明啥?说明市场认可它的质量。
新能源车呢?
电池衰减是个绕不开的问题,你看那些用了三年的电动车,续航能保持八成就不错了。等到五年以后,电池可能得换了,那笔钱够买好几台飞度的保养费了。
有人说飞度动力弱,零百加速要十几秒,新能源车五六秒就能搞定。但你想想,城里开车,有几次机会让你地板油加速?
红绿灯起步快两秒有啥意义?
真正需要的是跟车平顺、油门响应快、停车方便,这些飞度都做到了。而且传闻新款飞度会在隔音上做升级,现款飞度跑高速风噪确实有点大,如果这次能改进,那短板就补上了。
说到底,飞度从来就不是拿来飙车的。它的定位就是城市代步工具,省心、省钱、皮实。你新能源车再智能,有自动驾驶、有大屏、有语音助手,但每天出门前得先想想电够不够,冬天开暖风续航打折,夏天开空调又得掉电。
钥匙一拧就能走,加油站到处都是,这踏实感是电动车给不了的。更何况,很多三四线城市、县城,充电桩根本没普及,买个电动车就跟给自己找罪受似的。飞度在这些地方,依然是最靠谱的选择。
燃油A0级小车集体"摆烂",飞度凭啥还敢"挣扎"?
整个燃油小型车市场现在确实挺惨的。大众Polo在欧洲停产了,虽然有消息说2025年可能推出更新版,但谁知道呢?反正在中国市场,Polo的销量已经惨到连统计的必要都快没了。
丰田致炫也好不到哪去,销量腰斩不说,经销商那边优惠幅度大得吓人。雪佛兰赛欧更是早就消失在人们视线里了。
按理说,飞度也该认命退出市场了吧?
但你还别说,本田偏偏不肯放弃。
为啥?
因为有刚需在。你以为所有人都适合开新能源车?别闹了。先说充电问题,一线城市充电桩覆盖率确实还可以,但三四线城市、县城呢?
很多地方公共充电桩一只手都能数过来。我老家那边,县城就两个充电站,高峰期还得排队。你说买个电动车回去,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冬天气温一低,续航打七折,开个暖风更是掉电飞快。
这体验,对很多用户来说完全不能接受。再说用车场景。不是所有人买车就是上下班代步,很多个体商户、小老板,需要拉货送货。
新能源车虽然也能拉东西,但载重能力和续航焦虑摆在那儿。飞度虽然小,但后排座椅一放倒,装货能力不比那些小面包车差多少。而且加油方便,跑长途也不用担心半路没电。
我认识一个做批发生意的朋友,就开着飞度满城送货,一年跑三万公里,车还是好好的。
你让他换电动车?
人家第一个不答应。品牌口碑也是个大问题。飞度在市场上混了这么多年,二手车保值率摆在那儿。你花8万多买台新飞度,开三年卖出去还能回本六成多。
很多年轻人第一次买车预算有限,飞度成了首选。虽然现在销量跌得厉害,但用户基数大,口碑积累深。你去汽车论坛看看,讨论飞度的帖子到现在还是一堆,这说明它还有热度。
新能源小车虽然卖得火,但你敢保证三年后还值多少钱吗?
电池衰减、技术迭代,这些都是未知数。本田心里其实也清楚,飞度不可能再回到巅峰期那月销过万的状态了。但守住这块阵地,意义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保住品牌的入门通道。
很多人买第一台车选了飞度,用着省心,对本田品牌有了好感,等手里钱多了,换车的时候自然就想着雅阁、CR-V这些更高级的车型。这就是品牌忠诚度的培养。你把飞度砍了,这条路就断了,以后想抢回这批用户,难度大得多。
更现实的问题是,电动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了。
现在入局还有机会吗?
本田e:NS系列推出来了,市场反应平平。与其在电动车赛道上跟比亚迪、特斯拉硬碰硬,不如守住燃油车的最后一块阵地。只要还有人需要燃油小车,飞度就有存在的价值。
而且从全球市场看,东南亚、南美这些地区,燃油车还是主流,飞度在那边卖得还可以。中国市场虽然在转型,但完全放弃燃油车,起码还得五到十年时间。这段时间里,飞度依然能活下去,活下去就有翻身的机会。
网友吵翻了:有人喊"经典永存",有人骂"换汤不换药"?
新款飞度的渲染图一出来,网上评论炸锅了。支持的人说终于看到本田有点诚意了,这前脸设计起码比现款强多了,分体式大灯有科技感,开出去不丢人。
还有人说燃油车党终于等到希望了,冬天不用担心续航焦虑,夏天开空调也不用肉疼掉电。有个网友的评论特别有意思,他说自己试驾过几台电动车,城里开确实舒服,但一到冬天就露馅,续航缩水得厉害,充电还得排队,折腾来折腾去还不如飞度省心。
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少。有人骂本田耍流氓,说这不就是换了个壳子吗?动力还是那台老掉牙的1.5L发动机,连混动都不给配,这叫什么诚意?
现在国产电动车五六万就能买到大屏、倒车影像、定速巡航,飞度凭啥还敢卖8万起?
还有人吐槽说,本田是真的跟不上时代了,新能源车都卷到这个程度了,飞度还在那儿慢悠悠地改个前脸,这不是等死吗?
其实两边说得都有道理。喜欢飞度的人,看重的就是它的省心和实用。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只要车能稳稳当当地开,油耗低,保养便宜,这就够了。
对这些用户来说,飞度就是最好的选择。那些吐槽的人呢,大多数本来就不是飞度的目标客户。他们要的是智能化、科技感、加速快,这些东西飞度从来就不是强项。
你让飞度去跟电动车比智能配置,那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
价格也是个争议点。现款飞度官方指导价8.68到10.88万,新款如果还是这个区间,很多人觉得不值。但你得这么看,比亚迪海鸥2025款起售价6.98万,305公里续航,看着是便宜,但你买回去就得考虑充电问题。
如果家里装不了充电桩,每次都去公共充电站,时间成本摆在那儿。飞度虽然贵两万,但加油方便,二手残值高,三年后卖出去能回本六七成。这么一算,总体成本未必比电动车高。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略了,就是飞度的用户群体其实挺固定的。年轻人第一次买车,预算有限,想要个皮实耐用的代步工具,飞度就是最佳选择。虽然现在年轻人更喜欢电动车,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这样。
那些在小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充电不方便,买个飞度踏实多了。还有一些家庭的第二台车,就是用来买菜接孩子,不需要太多配置,飞度正好合适。
网上吵得再凶,最后还是得市场说了算。如果新款飞度真的只是换个前脸,动力、配置都没升级,那销量估计还是起不来。但如果本田能加点料,比如搞个混动版本,或者把智能配置提升一下,价格再适当降低,那还是有机会的。
现在的问题是,本田到底愿意为飞度投入多少资源?
这车虽然是品牌的招牌,但利润率其实不高。在整个集团销量下滑的背景下,飞度能拿到多少预算,这是个未知数。
结语:飞度的未来,是"小而美"还是"慢慢消失"?
2025年的飞度,就像一个坚持传统手艺的老师傅,站在快节奏的时代洪流里,努力证明自己还有价值。换了张更年轻的脸,但骨子里那套东西还是老样子——省油、皮实、空间大、好开。
它或许不再是年轻人口中的"超跑",但对那些需要一台靠谱代步车的人来说,飞度依然是不二之选。燃油小型车的生存空间确实在缩小,这是不争的事实。
新能源车凭借支持、使用成本低、智能化配置高,正在一步步吃掉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但这不代表燃油车就没有活路了。只要还有人需要"加油就能走、维修不肉疼"的车,飞度就有存在的意义。
尤其是在那些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地区,燃油车依然是刚需。问题在于,本田愿意为飞度投入多少诚意?光换个前脸肯定不够,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如果能推出混动版本,把油耗降到4升以内,或者把智能配置提升一下,加个大屏、车联网、辅助驾驶什么的,那竞争力立马就上来了。价格再适当往下调,7万多起售,那新能源小车的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
飞度能不能再次成为"神车"?
说实话,难度很大。那个燃油车称霸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电动车和混动车的天下。但飞度可以做到"小而美",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服务好那些忠实用户。
只要品质不下滑,口碑能保持,就算销量回不到巅峰,起码能体面地活下去。最后说句实在话,汽车市场从来都是适者生存。能活下来的,永远是那些既懂得坚守核心价值,又会随着时代改变的玩家。
飞度现在就走在这个十字路口,往左是固守传统慢慢消失,往右是主动求变找到新出路。
本田会怎么选?
咱们拿着瓜子板凳,慢慢看就是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