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天还没亮,手机已经开始哔哔作响,推送弹窗像雨点砸在屏幕上,平台说,顺路接单奖励翻倍,单量暴涨,乘客在等你,钱似乎就在前头晃来晃去,可人没动,车也没动,马路上静悄悄,排队的多,出发的少。
点开软件,订单刷着屏,名字、目的地、价钱,一大串像彩票号码,偶尔有个“加价十元”的,后面还备注“行李不多”——说不准,可能一箱榴莲也算“没多少”,有车主皱眉,关掉页面,想了想又点开,反复爬楼,像在等什么天降好单,或者,等一个借口。
“你为啥不接?”有人问我,微信弹出一条语音,是老王,他家住五环外,去年国庆接了三单,半路乘客说后悔,要求折返,油钱没补,差点打起来,老王说,这年头,开顺风车靠的不是胆量,是心理承受力,碰到“难缠型”客户,心态崩了,比车胎爆了更难修。
平台抽成是多少,没人说得准,后台数据显示,2025年10月2日,乘客支付216块,到司机手里只剩下132块,油价涨到7.8元一升,跑一趟顺路的,油费刨掉,剩下的像捡漏一样,捡到啥算啥,遇上堵车,送到地方天都黑了,乘客还问,“怎么这么慢”,司机心里嘀咕,天黑路滑,谁赔你夜宵钱。
平台客服说,单量比去年多了30%,但活跃司机没涨多少,反而掉了两成,有人评论,“车主不想挣快钱了吗”,也有人说,没意思,开车本来图个顺路,现在变成了风险投资,偶尔遇到好说话的乘客,像中彩票,不靠谱。
10月3日,东三环外,见到一位接单的司机,姓刘,四十多岁,他说,接单全靠心情,约单能否顺路,看运气,遇上“豪车控”乘客,嫌弃车型,嫌弃颜色,嫌弃空气净化器不够香,刘师傅笑笑,点根烟,说,“反正差评不怕,我怕心堵”。
有人说,顺风车就是车主和乘客的相互治愈,但2025年国庆档,治愈变成了防御,谁也不想先把底牌亮出来,怕被套路,怕被投诉,怕被拉黑,怕被平台扣分,怕平台一句“服务不达标”,扣掉奖励还要写检讨,车主吐槽,乘客也不爽,谁都不满意。
10月4日,网络上开始流行一句话,“顺风车不是你想搭,想搭就能搭”,有博主发视频,演示下单全过程,五分钟无人接单,乘客留言,“加钱也没人理”,下面有车主回,“钱不够油费,谁愿意陪你聊天”,一来一回,像打乒乓球,没人接球,平台冷场。
换个角度,乘客说,节假日计划满满,票买好了,行李收拾好了,就差一辆顺风车,平台广告打得天花乱坠,承诺“安全准时”,结果等了半小时,司机迟迟不接单,投诉无门,只能发朋友圈吐槽,“平台不靠谱”。
司机说,车是自己的,人是活的,顺路才接,不顺路坚决不碰,顺风车变成了顺心车,心里不舒服,单子再好也不接,软件上看着单子排队,自己开着空车走高速,心安理得,没人能说什么,乘客也只能认栽。
“难道司机真不想挣钱了?”我问,没人立刻回应,空气里飘着一股无奈,有人说,钱好挣的时候,没那么多麻烦,现在麻烦多了,钱没见多,心还累,谁愿意自找苦吃;也有人说,平台规则变了,司机不是傻子,算账算得比银行还细,亏本生意做一次就清醒。
10月5日,国庆还剩两天,平台推送还在继续,奖金额度再翻,司机群里气氛冷淡,偶有人冒泡,发个截图,“又是乘客点名要豪车,价钱只多五块”,群里一阵哈哈,没人响应,大家都习惯了,看着单子不动,像在看别人的热闹。
我试着下单,备注写得很诚恳,“无行李,绝不投诉,顺路就好”,等了15分钟,没人接,手机屏幕暗像是给了一个答案,顺风车这个事,看上去很简单,真做起来,复杂得很。
有人说,平台该改规则了,有人说,乘客要体谅司机,有人说,这个市场快散了,没人能给出解法,只有订单还在涨,司机还在犹豫,乘客还在等,谁都不想先迈那一步,谁都怕吃亏。
今年国庆的顺风车,像一场没开幕的戏,演员都在场,观众也在,台词没人说出口,故事却还没结束,等下一个节假日,看会不会有新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