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的消息一出,瞬间引爆汽车圈。这家曾以15.2万辆年销量碾压理想的新势力销冠,如今竟面临破产危机,让人不禁要问:短短三年,这家企业究竟经历了什么?
从巅峰到谷底的戏剧性转折
2022年,哪吒汽车以15.2万辆的骄人成绩笑傲新能源江湖,红衣大叔周鸿祎更是豪言要投资二十多亿。谁曾想,2025年1月销量暴跌97%至仅剩110辆,这种断崖式下跌比过山车还刺激。三年间累计亏损183亿,215万欠税单、超400起司法案件、1.4亿执行金额,桩桩件件都在为这家企业敲响丧钟。
多重危机交织下的困局
20家经销商集体拉横幅维权,60亿货款打水漂;创始人方运舟被限高,原CEO张勇滞留国外"失踪";134家供应商无奈接受债转股,就连40亿融资也难以填补这个"烂摊子"。更令人担忧的是约50万车主权益,车机频繁断网、"三包"保障缺失,让这些消费者成了最大的"冤大头"。
战略失误与管理混乱
哪吒汽车快速冲击高端市场的决策被证明是致命失误。从6万块的哪吒V到20万级的哪吒S和哪吒GT,产品线扩张过快导致供应链和产品力跟不上。管理层面更是乱象丛生:自研变外包,智驾团队裁员过半,三电系统转交代工厂,连"神话力学"小组研发的"风火轮轮毂"也未能挽救颓势。
行业环境与资金链压力
汽车行业普遍存在的长账期问题(3-6个月,部分长达12个月)加剧了哪吒的困境。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的激烈竞争中,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虽然去年海外销售3万辆的成绩显示了一定潜力,但20亿短期债务对仅剩3.2亿现金的哪吒来说无异于泰山压顶。
破产不等于终结
值得注意的是,"被申请破产"不等于必然破产。这是债权人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启动的法律程序,哪吒仍有回旋余地。业内人士指出,即便进入破产程序,清算过程通常需要1-2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给了哪吒寻求转机的窗口期。
消费者的两难选择
面对不确定性,专家建议车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如果价格合适,尽快处理车辆;若不愿处理,继续使用发挥剩余价值也不失为挽回损失的方式。毕竟谁也不希望一个品牌就此倒下,这不仅关乎企业命运,更关系到数十万车主的切身利益。
哪吒汽车的命运尚未尘埃落定,这场生死博弈仍在继续。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兴衰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故事,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狂飙突进时代的缩影。在期待转机的同时,这个案例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商业启示:神话可以创造奇迹,但最终决定企业命运的,永远是扎实的产品力和健康的商业模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