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一个能让普通老百姓瞠目结舌的数字,如今却成了车评圈的“封口费”。蔚来这波操作,真让人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似的,堵得慌。搁以前,李斌一句“旗舰评测合作价不设上限”,咱也就听听,谁成想还真不设限,一出手就是500万,砸得人眼冒金星。这钱是给车评人陈震的,说是评测费,可明眼人都瞧出来,这更像是“ hush money ”,买个清静。6月10号中午12点以前,陈震一个字都不能透露,跟地下工作者似的,神秘兮兮。蔚来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研发什么尖端武器,结果就为了防个车评人,像防贼一样。你说这玩的是哪一出啊?
这500万砸下去,激起的水花可比蔚来新车本身大多了。大伙儿现在买车,谁不瞅几篇评测,看看视频?好家伙,现在发现这些个评测,搞不好就是个定时炸弹,不到点不炸。咱看到的那些花里胡哨的预告片,都是剪辑过的,也不知道藏了多少猫腻。更扎心的是,这500万一条的“沉默”,直接把普通人的声音给淹没了。车主群里那些小毛病、小问题,还没冒个泡就被“钞能力”按下去,跟海底的暗流似的,涌动着却无人知晓。你说这公平吗?咱老百姓买个车容易吗?攒钱、比价、看评测,到头来发现,所谓的“权威评测”,可能早就被资本绑架了。
6月10号中午12点,陈震的视频准时上线。视频里,新车的参数确实亮眼:150度电池、900公里续航、3秒破百,妥妥的性能怪兽。可这背后的代价是什么?是500万的“沉默”,是无数车主被掩盖的真实声音。这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封口的!咱们老百姓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体验,不是被包装过的“完美”。那些被“钞能力”掩盖的问题,最终还是会暴露出来,到时候,谁来买单?是蔚来?是陈震?还是那些被蒙在鼓里的消费者?这500万,买来的究竟是新车的口碑,还是未来的危机?这个问题,值得所有人深思。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