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老司机花不到8万买台电车,冬天跑了一圈回来,算完账后把开了12年的油车卖了
老张上个月干了件事儿,把跟了他十二年的老迈腾给卖了。小区里好些人不理解,那车保养得挺好,开着也没毛病。他就笑笑,掏出手机翻出这几个月的充电记录:“你看看,一个月电费120块,原来加油得800多。”旁边几个哥们儿凑过来一看,都不吭声了。
去年腊月,气温一直在零下十几度晃悠。很多电车车主群里都在抱怨续航打折狠,有些车跑个一百多公里就得找充电桩。老张那台车倒是挺住了,周末带着一家人去郊区滑雪场转了一圈,来回两百多公里,表显还剩小半格电。这事儿在小区传开后,好几个观望的邻居开始动心思。
说起来,十万块钱的预算,以前根本不敢往电车上想。要么就是那种续航两百公里的占号神器,要么就得咬咬牙往上加好几万。现在市面上有些新出的车型,价格压得特别狠,配置反倒不含糊。老张那台车,赶上活动价,算上补贴,落地还不到八万。
车内空间这块儿,超出了我的预期。有次搭老张的车去钓鱼,后排坐着挺宽敞,脚下是平的,没有凸起的电池包。后备箱塞进去三个人的装备,还能再放两箱矿泉水。他说这车把电池和底盘做到一块儿去了,省出来的空间都给了乘客。这么一搞,车身重量还轻了不少,难怪电耗能压下来。
电池安全这事儿,老张倒是研究过。他说厂家做过那种重卡碾压测试,电池包扛住了没出问题。虽说这种极端情况谁也不想碰上,但心里多少踏实点儿。毕竟电池要是出了状况,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充电的节奏,老张摸得门儿清。平时就在小区慢充桩过夜充,第二天早上拔插头就走。偶尔跑趟外地,高速服务区快充桩半小时能补到八成电,够用了。他说刚开始还担心充电麻烦,用了几个月发现比加油还省事,至少不用专门绕路去加油站排队。
用车成本这笔账,老张算得明白。他每天上下班加起来四五十公里,一个月电费确实就一百出头。以前开油车,光油钱就得小一千,还不算保养。现在电车保养也简单,没那么多易损件,两万公里检查一次,几百块钱搞定。这么算下来,一年能省出小一万块,够全家人旅游一趟的。
开着感受也不一样。电车起步那个劲儿,踩下去就有,不用等转速上来。市区走走停停,脚下轻松多了,不用频繁踩离合换挡。车内安静,关上窗户基本听不见外面的噪音。老张说他媳妇儿最喜欢这点,接孩子放学路上,车里能好好说说话。
车机系统偶尔会抽风。有时候语音唤醒反应慢,得多喊两声。导航界面切换也不够流畅,点一下要等个一两秒才跳转。不过这都是小问题,老张说习惯就好,反正主要功能都能用。
政策补贴这块儿,老张赶上了好时候。以旧换新补贴加上购置税减免,前前后后省了好几万。他说要是晚买半年,可能就没这么大力度了。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小区里新能源车越来越多,有政策扶持,落地价能低不少。
小区物业最近在地库又装了几个充电桩。以前五六个桩经常排队,现在好多了。老张建议想买电车的邻居,先确认小区能不能装桩,这个最关键。要是充电不方便,再便宜也白搭。
上个月老张跑了趟省会城市,单程三百多公里。出发前充满电,中途服务区补了一次电,顺便吃了个午饭。到地方还剩四成电,够在城里转两天。他说这续航,日常用完全够了,除非经常跑长途,否则里程焦虑没那么严重。
买不买电车,终归还是看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固定停车位能装桩,每天通勤距离不算太远,电车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要是经常满世界跑,或者住的地方充电困难,可能还得再掂量掂量。
前两天碰见老张,他正在车旁边检查轮胎。我问他后不后悔卖了那台迈腾,他抬起头:“后悔?省下来的钱,够我多钓好几年鱼了。”说完钻进车里,车窗降下来,冲我摆摆手就开走了。电车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连轰鸣声都懒得留一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