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Max版实测!29.99万买双电机四驱,800km续航+激光雷达

你肯定也见过这样的场景:朋友盯着手机屏幕眉头紧锁,手指在计算器上戳个不停——这是在算贷款买特斯拉?还是在纠结极氪的充电桩安装?这时候要是有人拍他肩膀说:"别算了,29万多能买双电机四驱带空气悬挂的电车",他准觉得你在讲科幻故事。但当我真正把小米SU7 Max版开上城市高架时,仪表盘上跳动的激光雷达指示灯让我确信,这个曾经只活在发布会PPT里的"性能怪兽",如今真的能开回家了。

一脚电门的灵魂拷问

小米SU7 Max版实测!29.99万买双电机四驱,800km续航+激光雷达-有驾

上周五的试驾场地上,我把驾驶模式拧到"赛道+"的瞬间,销售小哥突然抓紧了头顶扶手。这个动作让我笑出声:"至于吗?"话音未落,后背就像被巨浪推着撞向座椅。瞄了眼仪表盘——2.9秒破百!比官方宣传的2.78秒只差零点几秒。更神奇的是四驱系统带来的安定感,雨天湿滑的路面上全油门起步,轮胎居然没打滑。同行的汽车媒体老张连连咂嘴:"我去年试的某豪华品牌双电机车,售价六十多万还没这推背感呢。"

开回充电站时特意观察了能耗。全程开启25°C空调和座椅通风,激烈驾驶了23公里,表显耗电8%。换算下来满电大约能跑715公里,和官方800km的CLTC续航存在合理差距。这里分享个省电诀窍:把动能回收调到"自适应"模式,系统会根据前车距离自动调节回收力度,下高架匝道时竟反向充了3公里电量!

小米SU7 Max版实测!29.99万买双电机四驱,800km续航+激光雷达-有驾

激光雷达的夜间魔术

真正让我改观的是深夜的智能驾驶体验。那晚十点从浦东机场接人,开启城市领航功能后,车辆自动识别出施工区临时摆放的塑料路锥。当时右侧有辆开着远光的货车,后视镜里白茫茫一片,系统却稳稳把车往左平移了半个车道。同行的工程师小林指着中控屏解释:"双激光雷达相当于给车装了夜视仪,雨雾天探测距离比摄像头远两倍。"

小米SU7 Max版实测!29.99万买双电机四驱,800km续航+激光雷达-有驾

更实用的是自动泊车彩蛋。开到酒店地库时,我故意选了最窄的机械车位。当屏幕弹出"检测到59cm富余空间"的提示时,后座朋友惊呼:"这比我老婆侧方停车还精确!"实际用了1分半钟自主泊入,轮胎离杆子正好一拳距离。不过要提醒大家,遇到无划线的野地停车场时,还是自己接管方向盘更稳妥。

豪华配置的意外惊喜

小米SU7 Max版实测!29.99万买双电机四驱,800km续航+激光雷达-有驾

本以为29万的车内饰会妥协,没想到拉开车门就被细节惊到:中控台麂皮材质摸着像猫肚皮般柔软,调节空气悬挂时能听到"嗤"的充气声。最绝的是选装的智能香氛系统,开到佘山盘山路时突然自动切换成雪松香型,朋友打趣:"这车怕不是闻到我手心出汗了?"

音响更是超出预期。实测播放《渡口》时,鼓点声是从脚底传来的,人声定位在正前方。后来查配置单才发现,25个扬声器里有4个藏在座椅头枕里。回程时朋友在后排睡着,悄悄开启"老板模式",把他的座椅调成135度躺姿,靠背按摩居然没吵醒他。

小米SU7 Max版实测!29.99万买双电机四驱,800km续航+激光雷达-有驾

省出装修钱的精打细算

肯定有人问:比特斯拉Model 3贵好几万值不值?这么说吧,开Model 3的朋友坐进后排第一句话是:"你这车偷了迈巴赫的座椅吗?"实测后排膝部空间多出近一拳。无线充面板更是贴心,放上小米14 Pro瞬间跳出"50W MAX"提示,喝杯咖啡的功夫充进35%电量。

购车时的小心机值得分享:创始版虽能提现车,但专属碳纤维后视镜对普通用户意义不大。不如选常规Max版加装20寸轮毂,过弯时像吸盘般稳当。必选的只有香氛系统,车载冰箱要看需求——它会让后备箱牺牲个登机箱的空间。

现在每次在地库解锁车辆,贯穿式灯带像星河般亮起时,总想起销售说的那句:"30万预算买电车就像玩俄罗斯方块——要么堆续航,要么堆配置,能严丝合缝全满足的方块可不多见。"开过三周后终于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当激光雷达在暴雨天勾勒出模糊的障碍物轮廓,当双电机带着啸叫声冲上山路弯道,这辆贴着小米标的中大型轿车,正在用颠覆性的体验重写游戏规则。建议你亲自去试驾时,重点感受下刹车脚感,毕竟用户实测评价:"这制动能力,说是百万豪车都有人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