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安全”的幌子下,一场针对6000名卡车司机的精准清洗正

有时候,现实生活比B级片还要B级片,充满了荒诞、暴力和黑色幽默。

你以为开卡车是个纯技术活,只要会踩油门会打方向盘,能把几十吨的铁疙瘩从A点安全送到B点,你就是人民的好同志,供应链的螺丝钉。

但现实会告诉你,朋友,你太天真了。

现在在美国开卡车,你不仅得是老司机,你还得是个英语八级辩手,不然路边的警察叔叔分分钟让你明白,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或者说,知识直接终结你的命运。

这事儿魔幻就魔幻在这里。

迈阿密的一家驾校,气氛比高考考场还紧张。教练索勒老哥,cosplay成一个不苟言笑的警察,对着一车厢说西班牙语的学员进行灵魂拷问:“开了几钟头了?这批货拉到哪儿去?”

他这不是在演,这是在救命。

“道路安全”的幌子下,一场针对6000名卡车司机的精准清洗正-有驾

因为就在过去几个月,全美国有将近6000名卡车司机,就因为在这种路边随机抽查的“英语听力考试”中没发挥好,被当场吊销执照,直接从方向盘后面被一脚踹下了公路。

是的,你没听错。不是因为你酒驾,不是因为你超速,不是因为你疲劳驾驶连撞十八棵树,而是因为警察觉得你英语不利索,你就不配掌握方向盘。

这把火,烧得整个货运行业嗷嗷叫,供应链的血管眼看就要堵塞了。

然后,更骚的操作来了。

特朗普政府,挥舞着正义的铁拳,对着全美最头铁的加州就是一记重锤。交通部长达菲同志,一脸正气地宣布,由于加州没有严格执行这个“英语必须过关”的新规,联邦决定,冻结给加州交通部门的超过4000万美金。

理由是什么?

达菲部长说得那叫一个义正辞严:“加州是全美独一份,居然敢不确保开着几十吨重卡车的司机能看懂路牌,能和执法人员正常交流!让一群只有小学英语水平的人开着移动的钢铁堡垒在路上横冲直撞,这是对美国人民生命安全的公然蔑视!”

为了让这个理由显得更加伟信正,官方还特地搬出了一个“血淋淋”的案例。

说今年8月,佛州发生了一场惨烈车祸,一个印度裔司机辛格,因为违章掉头,搞出了三条人命。事后联邦调查局一查,好家伙,这哥们英语烂得一塌糊涂,12道题就答对2道。

你看,逻辑闭环了。

因为辛格英语不好,所以他开车不安全。因为他开车不安全,所以他出了致命车祸。所以,为了全美国人民的安全,所有英语不好的司机,都必须滚出这个行业。

达菲部长拍着桌子吼:“全国一刀切,绝不手软!”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道理?为了安全,牺牲一点点“不方便”,似乎是值得的。

但问题是,所有在行业里混饭吃的人,从公司老板到一线司机,都在指着交通部的鼻子骂娘:这纯属扯淡。

“道路安全”的幌子下,一场针对6000名卡车司机的精准清洗正-有驾

没有任何数据能证明,英语水平和驾驶安全有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

就连负责执行的FMCSA(联邦机动车运输安全管理局)自己都承认,绝大多数的卡车事故,罪魁祸首是司机犯困,或者开车走神,跟司机能不能背诵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没有一毛钱关系。

现在你搞这么一出“史上最严英语考核”,表面上是为了安全,实际上是把整个运输行业往火坑里推。司机缺口本来就大,你这一搞,简直是往动脉上拉了一刀,全美国的供应链都得跟着喷血。

这把刀,还特别精准地捅向了拉丁裔老哥的腰子。

在美国卡车司机群体里,有超过15%是拉丁裔。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经验丰富、驾驶记录完美的老司机,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英语带点口音,或者在紧张的时候,大脑会习惯性地切换回母语。

现在好了,他们成了新规下最大的“试验品”。

行业咨询公司的总裁怀斯曼,气得直接开喷:“这标准完全是主观的!一个警察觉得你OK,你就能过。换一个警察,可能就觉得你不行,当场就把你毙了。这跟俄罗斯轮盘赌有什么区别?”

更离谱的是,交通部至今拒绝公布官方的“路考题库”。司机们只能像没头苍蝇一样,互相打听,今天张三被问了“你从哪来”,明天李四被考了“你老婆孩子好吗”。

这已经不是在考核语言能力了,这是在考核心理素质和猜题技巧。

于是,魔幻的自救开始了。坦帕市一个物流公司老板,自己开了个“英语速成班”,还倒腾起了教材,教司机们至少在紧急关头能喊出“Help”。

迈阿密的索勒教练,一边给学生们补课,一边感叹,这行当是越来越卷了,以前是技能的比拼,现在直接升级成了语言和技能的双重竞赛。

德州28岁的年轻司机桑切斯一语道破天机:年轻人学英语快,问题不大。真正被精准打击的,是那些干了一辈子,经验比谁都丰富,但就是学不来第二语言的老师傅。

“道路安全”的幌子下,一场针对6000名卡车司机的精准清洗正-有驾

“他们开车比谁都稳,一辈子没出过事。就因为一个新政策,一夜之间就可能被砸了饭碗,这才是最可怕的。”

你以为这是特朗普政府的独创吗?

不,历史是个圈。早在2016年,奥巴马执政时期,也搞过类似的规定,但那时候的标准很宽松,考不过顶多罚点钱,车你还能继续开。当时FMCSA的官方说法还是“没有证据表明英语差会导致事故”。

几年过去,同一拨人,换了个老板,说法就180度大转弯,变成了“英语不好就是马路杀手”,而且是“零容忍”,一次不过,直接禁驾,想回来?流程复杂到你怀疑人生。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FMCSA在2023年的报告里明确写着,只有3.8%的商用驾照持有者英语能力有限。绝大部分事故,还是因为疲劳和健康问题。

但手握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

交通部不仅要搞,还要“秋后算账”,威胁各州必须严格执行,谁不听话就断了谁的粮。华盛顿州和新墨西哥州立马滑跪,表示“坚决执行”,只有加州头铁,于是成了被杀给猴看的那只鸡。

这4000万的资金,直接卡住了加州公路巡警的脖子,这笔钱本是用来搞路边安全检查的。达菲部长还假惺惺地表示:“这些钱本该属于我们亲爱的加州执法英雄们!”

潜台词就是:加州的警察兄弟们,你们的钱被你们州长搞没了,恨他去吧。

一出完美的甩锅、分化、打击一条龙。

而在这场神仙打架中,凡人正在遭殃。

数据对比极其讽刺:截至本周一,头铁的加州只有7名司机因为英语问题被拉黑。而在“坚决执行”的德州,这个数字是500人。

在美墨边境重镇拉雷多,当地90%的居民在家里都说西班牙语。一个物流公司的CEO坎佩罗愤怒又无奈:“这规矩就是在砸我们的饭碗!各州执法标准还不一样,司机们连怎么应对都不知道!”

他说出了整个行业最深的恐惧:“这会让墨西哥裔、拉丁裔司机被系统性地针对,被贴上标签。现在所有人都怕了,感觉自己随时会因为一句话说不明白就失业。”

在远离边境的马里兰州一个卡车驿站,疲惫的司机们在按摩椅上打盹,吃着热食。这里像个小联合国,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乌尔都语此起彼伏。

一个刚入行两个月的比利时小伙,会说五六种语言,他坦言:“英语当然有用,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但那些不会说英语的老司机,他们的驾驶技术比我这种新手强太多了!”

安全和效率,经验和规则,在这场风暴中被搅成了一锅粥。

社交媒体上,人们痛骂这是“用安全当遮羞布,实际上在搞移民打压”。

但无论外界怎么骂,政策的铁拳已经砸下。司机们只能在不确定性中挣扎,有人开始自学口语,有人心灰意冷准备转行。

所有人都像在等待戈多一样,盯着这场风暴的走向,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迎来更疯狂的收割。

而那些被新规踹下公路的6000个家庭,他们的故事,早已被淹没在宏大的“道路安全”叙事里,无人问津。

毕竟,宏大叙事里,人从来都不是目的,只是代价。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