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三天朋友的极氪001,再回到自己的燃油车上,感觉哪哪都不对劲,那种悄无声息又迅猛的推背感和超低使用成本,真的让人回不去

开了三天朋友的极氪001,再回到自己的燃油车上,感觉哪哪都不对劲。那种起步时悄无声息又迅猛的推背感,以及算下来一公里不到一毛钱的使用成本,真的太香了。很多电车车主说回不去了,我现在深有体会。

朋友那辆极氪001是顶配,四驱系统和智能辅助配置都挺丰富。我第一次上手,一脚踹下去的感觉不像是传统车那种机械冲击,反倒像是启动一台随时待命的火箭。朋友坐副驾笑着说:这种推背感,不是一脚油门就能体会的,得慢慢摸。我当时也怀疑,是不是心理作用太大,但实际连续连续多次启动,确实给人带来一种被加速包裹的感觉。这点,油车就难复制了。

开了三天朋友的极氪001,再回到自己的燃油车上,感觉哪哪都不对劲,那种悄无声息又迅猛的推背感和超低使用成本,真的让人回不去-有驾

用车成本更让我心动。朋友说他平时充满电跑个400多公里,扣掉充电桩电费,一公里大概0.08元左右。这数字我还特意翻了下电话账单,虽然有点模糊,但整体感觉是这个区间。反观自己那台两厢燃油车,平均油耗7.5L/百公里,1升油按7元算,算下来差不多一公里得5毛多。差距就不言而喻了。你说贵不贵?

不过说回来,极氪001虽然看起来好,但我也没便宜它。毕竟我在汽车研发那儿摸爬滚打过一阵,知道啥叫复杂。电池包到底如何散热、长时间高功率输出对电池寿命的影响,这些工程师班子花了多少心思。和传统发动机比,那些锅炉烧煤似的热胀冷缩问题没那么多了,但电动车新问题也不少。比如电机控制器的软硬件协调,这东西搞不好突然动力断层,体验会崩。

开了三天朋友的极氪001,再回到自己的燃油车上,感觉哪哪都不对劲,那种悄无声息又迅猛的推背感和超低使用成本,真的让人回不去-有驾

对了,说到体验,我跟朋友开车时聊起来充电问题。他说,大地方有快充挺方便,但小城市和三线镇两个小时才能找到插座,这才是大难题。我回他:对啊,这种城市差异还挺大,严重影响电动车的普及。说到这里,有点像早年油车刚开始普及时,找加油站的烦恼,只是换汤不换药。

当时我看到同价位燃油SUV,像丰田RAV4和极氪相比,油车动力响应确实没那么灵敏,启动时噪音和震动也更明显。可是油车成熟度高,修理网点遍布全国,换个滤芯或者小修,半小时搞定,几乎不用预约。电车就不一样,碰到问题可能得去专门特约店,且部件等料时间长,我修理工朋友就吐槽:这活儿不像以前,零件一个个得等,两三周跑不掉的事多着呢。

一开始我说电动车使用成本低那话,有点太绝对了。比如保养费用,电动车的制动系统、机油换不了,省了一笔,但电池包大修或更换那块钱可不便宜。有人估算过,电池寿命10年左右的情况下算,总孰轻孰重还真得看车用途、里程。毕竟,技术还在飞跃,旧电池回收和充电设施建设都得跟上。(这段先按下不表)

开了三天朋友的极氪001,再回到自己的燃油车上,感觉哪哪都不对劲,那种悄无声息又迅猛的推背感和超低使用成本,真的让人回不去-有驾

顺带提一句,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那场关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研讨会上,行业大佬说过一句话:电池技术的进步,比起15年前传统发动机改进,快速了不止一倍。这不禁让我猜测——能不能说,未来五年内,电动车的电池成本降得再低一半,普及率或将迎来指数级增长?(纯属我这没细想过的猜测)

我一直对新车渠道保持怀疑态度。传统车企靠大经销商维护销售网络,有时你看评论区吐槽维修贵、价格虚高,其实很多背后原因是渠道和厂商博弈,比如库存压力、区域补贴不同。所以,极氪这种相对新兴的造车企业,直接线上销售和服务,省掉环节,但自主服务网络能不能做到全国畅通呢?我没答案,特别是偏远地区,充电基础的缺失,可能是第一瓶颈。

说到车内智能配置,我朋友给我演示了极氪001那套智能语音控制,体验很顺畅。比如用把空调调到22度即时响应,且不会因为车速快就卡顿。我想起我老爸的那辆老燃油车,连蓝牙都配不上,出门堵车还能被打电话催着快点,心情那叫一个复杂。不同价位的车这些差距,是很实在的感受。

开了三天朋友的极氪001,再回到自己的燃油车上,感觉哪哪都不对劲,那种悄无声息又迅猛的推背感和超低使用成本,真的让人回不去-有驾

我忍不住问自己:真的有必要把车换成电动车吗?从性能和成本角度看,答案显然是倾向于是,但现实是生活场景并不总那么适合。比如我平常跑郊区山路,电动车续航焦虑还是实打实的存在。朋友用极氪的四驱系统在蜿蜒山路上表现不错,但那次小坡爬不上去的故事我没细问,得再探听。

说到这里,有点话突然跳出去。前几天跟修理工交流,他说:电动车虽然结构简单,坏的地方少,但一旦坏了,诊断费比传统车高,原因是软件系统复杂,需要专人专诊。这也让我意识到,便利背后可能藏着黑盒成本,未来会不会因为电车普及,维修行业出现新的价格游戏?

开了三天朋友的极氪001,再回到自己的燃油车上,感觉哪哪都不对劲,那种悄无声息又迅猛的推背感和超低使用成本,真的让人回不去-有驾

我想说,这种换车体验让我更警觉,也更期待真正实用的新能源车生态链建设。聊了这么多,你觉得呢,什么样的场景下你会毫不犹豫地买台电动车?或者说,换个问题,你最怕电动车的哪点?我倒是一直在琢磨,车里插满充电线会不会影响驾驶心情,这总得有人算算心理成本吧。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