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准备买车的朋友都遇到了一个幸福的烦恼。
走进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店,销售人员都会热情地向你介绍挂着绿色牌照的混动车型。
听着听着,两个新名词就冒了出来:“增程式混动”和“插电式混动”。
这两个词听起来就像亲兄弟,都宣称能用电、能烧油,解决了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也比传统燃油车省钱。
于是,不少人就觉得,既然都是混动,技术应该大同小异,随便选一个就行了。
但如果您真的这么想,那可能就要为将来的用车体验埋下隐患了。
事实上,增程和插混虽然都叫混动,但它们在技术原理、驾驶感受、使用场景和长期成本上,存在着天壤之别,可以说是两条完全不同的技术赛道。
今天,我们就用最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把这两者的区别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帮助大家看懂门道,选对自己的车。
首先,我们得从最核心的问题入手:车辆到底是怎么跑起来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增程和插混的“基因”完全不同。
我们先看增程式混动,它的工作逻辑非常简单直接。
您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台“自带发电机的纯电动汽车”。
在这套系统里,真正驱动车轮的,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角色——电动机。
那台汽油发动机呢?
它的任务很纯粹,就是个“后勤部长”,它的唯一工作就是燃烧汽油,带动发电机发电,然后把产生的电能输送给电池或者直接供给电动机使用。
换句话说,发动机本身跟车轮之间没有任何机械连接,它绝不参与直接驱动车辆。
这种“发动机发电、电动机驱动”的模式,在技术上被称为“串联式”结构。
它的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没有复杂的变速箱和传动机构。
目前市场上主打这一路线的品牌,比如理想汽车和问界系列,它们提供的驾驶体验本质上就是一台纯电动车,只不过用一台发动机彻底消除了里程焦虑。
再来看插电式混动,它的内部结构就要复杂和精妙得多了,可以说是一个“全能型团队”。
它的动力系统里,不仅有电动机,还有一台性能强大的发动机,更关键的是,它们之间通过一套精密的控制系统和类似变速箱的机构(例如比亚迪的DM-i系统中的EHS电混系统)协同工作。
这套系统就像一个聪明的指挥官,会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智能地分配任务。
在城市里低速行驶或堵车时,它会优先使用电力,由电动机驱动,实现零油耗和绝对的安静平顺。
当您把车开上高速公路,需要长时间稳定巡航时,指挥官会认为这是发动机效率最高的区间,于是让发动机绕过电动机,直接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车轮,此时它就像一台高效的燃油车。
而当您需要急加速超车时,指挥官会下达“全力出击”的指令,让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发力,爆发出最强的动力。
所以,插电式混动是真正的“油电双核”,它既能作为纯电车使用,也能作为高效燃油车使用,还能实现油电合力,这种模式被称为“并联式”或“混联式”。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已经将插混技术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成熟和领先的高度。
理解了底层的技术差异,我们再来谈谈这两种车开起来的实际感受,这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如果您的主要用车场景是城市通勤,每天往返于家庭和公司之间,那么增程车带来的体验堪称完美。
因为在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它就是一台纯粹的电动车。
起步加速迅猛而安静,动力输出如丝般顺滑,没有传统油车换挡的顿挫感。
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上,走走停停之间,车内始终保持着一份难得的静谧,这种高级感和舒适性是传统燃油车无法比拟的。
然而,一旦场景切换到长途高速,增程车的短板就会显现。
当电池电量消耗到一定程度(通常是20%左右的阈值),那台作为“发电机”的发动机就必须启动工作了。
为了保证发电效率,这台发动机通常会维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高转速区间持续运转。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它的噪音会比较明显,而且是一种与车速变化不匹配的、持续的“嗡嗡”声,一些驾驶者会觉得这种声音比较单调和恼人,影响了高速巡航的舒适性。
尽管新一代的增程车在发动机隔音降噪方面做了大量优化,但这种“发动机在高转速下发电”的物理特性是其工作原理决定的,难以完全消除。
插电式混动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则更为均衡。
在高速公路上,当它切换到发动机直驱模式时,驾驶感受就和一台调校精良的燃油车非常相似。
发动机的转速会随着车速和油门深度而变化,声音是人们所熟悉的那种沉稳而有力的轰鸣,更容易被接受。
更重要的是,由于是发动机直接驱动,能量传递效率更高,因此它的高速亏电油耗表现非常出色。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国产插混SUV,在亏电状态下跑高速,百公里油耗普遍能控制在5到6升的水平,这对于一台自重接近两吨的家用车来说,是相当惊人的成绩。
最后,我们来算一笔关乎钱包的经济账和使用便利性的账。
从纯电续航里程来看,增程车为了强化“城市用电”的优势,通常会配备容量更大的电池包,纯电续航里程动辄达到200公里以上。
如果您家里有方便的充电条件,那么日常通勤基本可以告别加油站,用车成本极低。
但凡事有利有弊,大电池也意味着更高的制造成本和潜在的更换成本。
一旦出了质保期需要更换电池,费用可能高达数万元。
同时,在高速亏电行驶时,由于能量经过“油-电-驱动”的多次转换,存在一定的能量损失,其油耗往往会高于同级别的插混车型。
插电式混动的纯电续航里程相对保守一些,一般在100到150公里之间,但这也足以覆盖绝大多数人的单日通勤需求。
它的核心优势在于综合表现,特别是满油满电状态下,其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轻松突破1200公里,让长途出行变得毫无压力。
在应对极端天气,比如北方寒冷的冬季时,所有电动车的电池性能都会打折扣。
增程车纯电续航的缩水会更明显,导致发动机启动更频繁。
而插混车因为有强大的发动机作为后盾,不仅能保证动力,还能利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余热为车内供暖,相比于纯电制热对续航的影响要小得多,表现更加稳定可靠。
从市场选择来看,插电式混动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参与的厂商众多,从十几万的家轿到几十万的豪华SUV,产品线极为丰富,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从容选择。
而像比亚迪等主流品牌,其成熟的技术和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也让后续的维护保养更加便捷和放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