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台小订炸场!享界S9T凭什么让55%用户选纯电?华为技术太香了

当新能源车市还在为“月销破万”内卷时,享界S9T用4万台小订量炸出了行业新高度。更颠覆的是,55%用户跳过增程直选纯电版——要知道,这可是一款起售价大概率超30万的中高端车型。在特斯拉Model Y、理想L7等强敌环伺下,华为和赛力斯联手打造的这款车,凭什么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定金?当“续航焦虑”被801km纯电里程和1305km增程续航双重击穿,当“充电慢”被800V高压平台终结,新能源车的竞争逻辑,可能真的被改写了。

4万台小订炸场!享界S9T凭什么让55%用户选纯电?华为技术太香了-有驾

一、4万台小订背后:不是“华为光环”那么简单

在新能源车市,“小订数据”向来是块试金石。不同于可退订的“意向金”,小订通常需要支付5000-10000元定金,更能反映真实购买力。4万台是什么概念?2024年全年,某新势力头部品牌单车型平均月销不足8000台,而享界S9T仅用几天时间就收割了相当于其半年的订单量。

但把功劳全归给“华为”显然不客观。数据显示,55%选择纯电版的用户中,超过60%是“增换购用户”——他们开过燃油车,也试过其他新能源车,对续航、充电、智能体验有更挑剔的要求。为什么偏偏是享界S9T?

拆解订单结构会发现两个关键信号:一是续航焦虑的“终极解决方案”出现了。纯电版801km CLTC续航是什么水平?相当于从北京到济南往返不充电,或上海到杭州跑3个来回。增程版1305km更是直接对标燃油车续航,彻底消除“长途补能”痛点。二是800V高压平台成了“刚需配置”。华为巨鲸电池平台支持250kW超快充,10分钟补能300km,这意味着用户在服务区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完成大部分补能需求。

更狠的是定价策略。虽然发布会未公布价格,但参考享界S7的定价逻辑(比同配置竞品低10%-15%),S9T纯电版起售价或在35万左右——这个价格带,特斯拉Model Y、小鹏G9、问界M5 EV都在厮杀,但S9T硬是用“续航+快充”组合撕开了口子。

4万台小订炸场!享界S9T凭什么让55%用户选纯电?华为技术太香了-有驾

二、纯电版占比55%:用户用订单投票“技术信仰”

在增程式车型仍占新能源销量半壁江山的当下,享界S9T纯电版能拿下55%的订单占比,堪称“现象级”。这背后,是华为800V巨鲸电池平台的“技术穿透力”。

传统400V平台车型,即便续航做到700km,快充速度也往往卡在“30%-80%需30分钟”的瓶颈。而800V平台通过提高电压、降低电流,实现了“充电速度翻倍,发热减半”。华为巨鲸电池更用了“蜂巢结构”和“冷媒直冷”技术,-10℃低温环境下续航保持率仍超85%,解决了北方用户的“冬季续航焦虑”。

有车主在论坛留言:“以前开纯电车,规划路线比高考还紧张。现在看S9T 801km续航,周末去周边城市玩,来回不用充电,这才是新能源车该有的样子。”这种“续航自由”的体验,正在让越来越多用户从“增程过渡”转向“纯电刚需”。

而增程版1305km的综合续航,则精准击中了“长途出行刚需用户”。华为雪鸮增程系统用了“1.5T高热效率发动机+双电机”组合,亏电油耗仅5.6L/100km,比同级增程车低15%。有媒体实测:“满油满电状态下,从广州开到武汉,表显还剩200km续航,彻底告别‘里程焦虑’。”

4万台小订炸场!享界S9T凭什么让55%用户选纯电?华为技术太香了-有驾

三、华为“技术平权”:把豪华车配置塞进30万级SUV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说:“要让普通用户也能享受高端技术。”这句话并非空谈。享界S9T身上,华为把不少豪华车才有的配置“下放”了。

比如“华为ADS 3.0高阶智驾”,支持无图城区领航、自动避让施工路段、代客泊车等高阶功能,这些以往只在50万级以上车型出现的配置,如今成了S9T的“标配”。

智能座舱更是华为的“主场”。15.6英寸2.5K中控屏+AR-HUD组合,搭载鸿蒙OS 4.0系统,支持“手机-车机-智能家居”无缝流转。最绝的是“声场定位”功能:副驾乘客说“打开窗户”,系统只会降下副驾车窗,避免了传统语音助手“谁说话都响应”的尴尬。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恰恰是用户愿意支付溢价的核心原因。正如一位预订用户所说:“买S9T,本质上是买一套华为的智能生态系统,车只是这个系统的‘移动终端’。”

4万台小订炸场!享界S9T凭什么让55%用户选纯电?华为技术太香了-有驾

四、新能源车市“鲶鱼效应”:没有技术壁垒的品牌该慌了

享界S9T的4万台小订,不止是一款车的胜利,更像一条“鲶鱼”,搅动了整个新能源车市的竞争格局。

对传统车企来说,这是一记警钟。当华为用“电池+电控+智驾+座舱”的全栈技术能力赋能车企,那些还在依赖第三方供应商的品牌,正在失去“技术话语权”。比如某新势力品牌,因自研电池进度滞后,只能采购第三方400V平台电池,导致旗下车型续航始终落后竞品20%以上。

对新势力而言,压力更直接。理想L7靠“家庭用户”定位站稳脚跟,但在800V高压平台和高阶智驾上布局滞后;小鹏G9虽有800V平台,但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覆盖不及华为。享界S9T的出现,相当于在“家庭用车”和“科技先锋”两个赛道同时插旗。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华为正在重新定义“汽车价值”。过去,用户买车看“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现在,看“新三大件”(电池、电机、电控)+“智能三件套”(智驾、座舱、生态)。谁能把这些技术整合得更好,谁就能拿到市场的“入场券”。

4万台小订炸场!享界S9T凭什么让55%用户选纯电?华为技术太香了-有驾

五、从“小订狂欢”到“交付考验”:享界S9T能走多远?

不过,4万台小订只是“开胃菜”,真正的考验还在交付环节。历史上,不少新车型因产能不足、品控问题导致“订单爆棚却口碑崩塌”。

享界S9T能否避免这个陷阱?关键看两点:一是赛力斯的产能爬坡能力。据悉,赛力斯重庆工厂已启动“三班倒”生产模式,目标月产能3万台,但从“小订”到“大订”再到交付,至少需要2-3个月周期,期间若出现供应链问题,很可能引发用户不满。二是华为的品控管理。华为消费者业务的“质量基因”能否完全移植到汽车上?比如智能座舱的流畅度、智驾系统的稳定性、电池安全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让“4万台订单”变成“4万个投诉”。

但无论如何,享界S9T的初步成功,已经证明了“技术赋能+精准定位”的威力。当华为把手机领域的“技术下放”逻辑复制到汽车上,当用户开始为“智能体验”而非“机械素质”买单,新能源车市的竞争,或许真的要进入“技术为王”的新阶段了。

结语:

享界S9T的4万台小订,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新能源车市的“真相”:用户从不为“情怀”买单,只向“价值”低头。当续航焦虑被801km纯电里程击碎,当充电痛点被800V高压平台解决,当智能体验超越期待,消费者自然愿意打开钱包。

对整个行业来说,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未来,没有核心技术壁垒的品牌,注定会被淘汰;能把“用户需求”转化为“技术方案”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而享界S9T,不过是这场“技术竞赛”的第一个“高分答卷”——接下来,轮到其他玩家交卷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