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Y销量近5万,合资品牌为何陷入窘境?

眼瞅着特斯拉Model Y像是开了挂,销量直冲云霄,把第二、第三名加一块儿都给摁在地板上摩擦。另一边,想当年风光无限的合资品牌,如今竟要靠丰田这根独苗死撑,搞不好还得祭出“跳楼价”才能勉强混个脸熟。这情景,活脱脱就是江湖剧本,老牌门派被横空出世的新势力打得找不着北。

Model Y卖了将近5万台,这数字委实扎眼。有人说,特斯拉靠的是自带光环的Logo,靠的是“傲视群雄”的智能驾驶。这话虽不假,但也不尽然。您想想,现如今新能源车企哪个不是在卷智驾?哪个不是把自家的芯片算力吹上天?可为何偏偏特斯拉一骑绝尘?

特斯拉Model Y销量近5万,合资品牌为何陷入窘境?-有驾

依我看,还得算上“先占鳌头”的便宜。特斯拉早早入局,圈了一波铁杆粉丝。这帮人,对新潮玩意儿接受度高,对“科技范儿”那是真爱。再者,特斯拉的“搅局”效应,也加速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圈的进化。

比亚迪的表现也颇堪玩味。宋Pro、元PLUS、元UP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新能源占比直接过半。这说明啥?说明比亚迪把“物美价廉”这套路吃得透透的。尤其是元UP,起售价还不到10万,直接杀进了“国民代步车”的腹地。这招“农村包围城市”,确实高明。

特斯拉Model Y销量近5万,合资品牌为何陷入窘境?-有驾

当然喽,有人欢天喜地就有人愁眉苦脸。吉利星越L勉强守住了燃油车最后的颜面,可环比下滑肉眼可见。丰田更惨兮兮,虽然卡罗拉锐放、RAV4荣放靠着降价促销勉强维系,但颓势已现端倪。合资品牌,莫非真要偃旗息鼓了?

老实讲,这话略显武断。毕竟,丰田就算再不济,底蕴还在,技术积累和品牌号召力也不是盖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这盘棋上,慢了不止一拍。以前靠品牌溢价坐享其成的日子,那是黄粱一梦了。

特斯拉Model Y销量近5万,合资品牌为何陷入窘境?-有驾

长安CS75 PLUS还能稳住脚跟,说明经典燃油车依旧拥趸不少。但理想L6环比断崖式下跌,从第四名跌到第八名,也算是给大家提了个醒儿。智能驾驶升级,真能力挽狂澜吗?这事儿,还真不好下定论。毕竟,现在的消费者愈发精明,光靠花里胡哨的噱头,是糊弄不过去的。

三月份新能源渗透率达到56.5%,自主品牌在前十名里占了七个席位。这昭示着什么?昭示着中国汽车市场,真的改弦更张了。自主品牌,不再是“低端货”的代名词,而是开始引领风骚。

特斯拉Model Y销量近5万,合资品牌为何陷入窘境?-有驾

但话又说回来,自主品牌也别乐得太早。价格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15万以下的战场杀成了一片血海。比亚迪元UP、五菱星光S等低价车型,杀得昏天黑地。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又能支撑多久呢?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把原因归结为“新能源崛起”时,是否忽略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消费升级。现在的年轻人,对汽车的需求已经远不止是代步工具,而是生活方式的延展。他们更注重智能、个性、绿色环保。

特斯拉Model Y销量近5万,合资品牌为何陷入窘境?-有驾

有人问,燃油车还有未来吗?这问题,恐怕谁也没法拍胸脯保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燃油车企不能积极拥抱变革,不能真正摸清消费者的脉搏,那么,被市场扫地出门只是时间问题。

正如开篇所讲,特斯拉和比亚迪的扶摇直上,合资品牌的日薄西山,不仅仅是一场汽车市场的更迭,更是一场关于技术、品牌、战略的全面洗牌。而在这一场洗牌中,谁能洞烛先机,谁才能笑到最后。

所以,燃油车能否咸鱼翻身?与其纠结于此,倒不如想想,汽车行业,下一步会如何演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