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避险数据亮眼,工程师天天实测,对比别家主打花哨功能

宣传车能"自己开自己停"不如宣传车能让你不多交医疗保险,差别就在这里。

看完最近那部汽车纪录片,大家都在讨论,吉利又又又被低估了。多少人把车企的智能驾驶说得跟科幻片一样,“轻松闭眼去趟菜市场”。但纸上谈兵谁不会?真到马路牙子上,谁能像吉利这么踏实干活,在避险上搞出点动静来?

数据才是硬通货。纪录片里有个数字,直接把我敲醒了——吉利智能辅助驾驶从自家G-Pilot第一代产品出来开始算,从2016年到现在,光是帮车主躲过去的潜在事故,就已经累计超412万次。是业内其他头部主机厂能查到最高的1.4倍。这个数字要咋理解?掰开了就是,平均每小时帮你化解47场“差点就闯祸”的意外。你说,谁要买车,会不关心这个?哪有比命更值钱的营销?

这里要多说一句,市面上很多“高科技”车,宣传智能驾驶的时候,不是教你怎么避免事故,就喜欢美化“自动开”“自动停”。有的为了吸引眼球,内容干脆“开着车都能睡觉”,好像马路就是自家客厅。问一句,出事了谁兜底?宣传的时候不说避险次数,反而鼓励你去体验自动驾驶还能“解放双手”,活脱脱一个公路冒险家。不过仔细想想,宣传“开车睡觉”的最终目的不是炫安全,只是在打未来牌,让你觉得自己很前卫罢了。不然你学完了啥,是真正让出行安全指数提升了,还是多了点社交谈资?

吉利避险数据亮眼,工程师天天实测,对比别家主打花哨功能-有驾

回到数据本身,412万次躲过了意外,这可不是糊弄人。这背后,还得靠点笨办法跟死磕。纪录片里曝光了一个细节,吉利的工程师们,上班路上,手机都是随时连着筛数据。为了让底层技术可靠,他们每天路试,天天跑实际的路况。用经理人的话说,吉利这做法叫“跳伞文化”,啥意思?就是自己制造降落伞,自己第一个往下跳,不让消费者当小白鼠。

有一次夜间高速测试,路段是千里浩瀚,时速已经飙到120公里每小时,紧急刹停要测试AEB系统成不成。现场测试员不是路边捡来的试车员,而是吉利智驾领域的科学大拿陈奇本人。你说,这样的投入和自信,是有点慢慢摸索,还是怕自家技术不靠谱让自家人先吃苦?对比一下别的品牌,拼命赶速度,抢先发布各种完全自动驾驶的花样功能,到底是为了技术落地安全还是抢头条啊?

其实,吉利接触辅助驾驶挺早。2008年,沃尔沃旗下的XC60那个AEB系统已经上车了,算是最早的一批自动紧急刹停技术领先者。吉利后来收购沃尔沃,有传统也有底蕴。技术储备不差,甚至能自己组个实验室接着创新。但很多年过去,并没有乱上新产品,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老子还没做到百分百保障安全,别着急拿出来搞彩头。”

这个理念,说句不好听的,跟路上那些“画饼”的车企完全不一样。大多数人天天被智能驾驶花样唬得五迷三道,结果把技术安全的最基础问题忘了。营销搞得越火,实际避险能力越被边缘化。回想一下你身边谁买了辅助驾驶功能,真敢靠着它闭眼停车、自动加速变道?更多人其实还是脚踏实地,没整那些玄乎的活。

说到底,数百万次“躲过祸”,就是吉利不动声色的底气。虽然没那么会吹嘘,但他拿到了业内最高的数据,靠真本事在用户出行路上做安全守门员。那种站在风口上的领先者,为了噱头、急赶上市,项目上线就使劲吹。智能驾驶这事,又不是炒股,谁早谁新谁牛。说安全还是得看谁有能力把一次次险情挡在门外。

现在国内汽车圈子这么卷,路上新技术是越来越多。什么感知融合、AI芯片天天蹦出来,把产品包装得像家里有个万能管家。可吉利这一波,跑得慢,是在把控实际道路的生命线。吉利工程师天天真人实地测试,不是把数据交给电脑模拟。明明能进行大量仿真,他们就偏要码心线、上真货,哪怕一遍遍跑验证,不怕麻烦,也不怕因为进度慢被笑。

有时候大家抱怨吉利产品不是最快推陈出新,但其实慢工出细活。如果你真了解点技术,就知道辅助驾驶不是个“上新就能用”的时髦玩意,而是得靠工程师一天到晚蹲在马路边吹冷风、跑数据才能做出来的实在提升。这像极了小饭馆老板每天亲手买菜洗手切肉,不和品牌快餐似的,冷不丁上来把客户都当小白鼠。

吉利避险数据亮眼,工程师天天实测,对比别家主打花哨功能-有驾

相比之下,那些打着“我家自动驾驶服务你”的大旗,疯狂上新,结果咱们实际用车的人,天天还得自己天天观察,手一直不敢离方向盘。谁能真的做到让辅助驾驶成为摆脱风险的护身符?不就是那一波坚持实用主义的工程师路上“跳伞”的态度吗?

说到这儿,打脸的话来了,谁能把避险能力当成主打招牌?吉利敢。我可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买车看重什么?是远程启动、自动泊车,还是遇到危险能稳稳把你拉回来?真到用命买车的那一步,辅助驾驶到底是花架子还是救命符?谁能保证以后智能汽车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安全的生活而不仅仅更多“懒人操作”的幻想?

吉利用412万例避险为中国车企树了个理性标杆。其实,很多时候舆论喜欢吹“颠覆式创新”,谁家媒体噱头多谁就受关注。可最后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成果,是能力,是责任,是技术底线。吉利让大家看到:踏实干活,工程师亲自试验,有数据有事实,才是车企安全品牌的终极价值。数字不会说谎,避险次数背后是数不清的努力与血汗,也是对每个车主最大的尊重。

话说回来,大家今天聊买车,是不是也该多关心技术避险能力,少点盲目跟风?以后买车您会不会认真问一句:“你的辅助驾驶,能帮我把命保住吗?”只要这种问题能普及开来,中国汽车消费才算真进了一步。谁会为了几个自动功能就浑身充气去挑战安全底线?你会吗?

说来,道理简单:命比噱头值钱多了。车企比的是谁能帮你把风险摁住,把安全留在心头,不是谁的广告词更炫。谁敢把技术拿出来自己验证,谁就值得咱们买单。这种踏实劲儿,就是吉利的资本,也是消费者真正该买的护身符。

吉利避险数据亮眼,工程师天天实测,对比别家主打花哨功能-有驾
吉利避险数据亮眼,工程师天天实测,对比别家主打花哨功能-有驾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南通海安到重庆客车大巴车-南通海安到重庆客运汽车客车-随时咨询
qwerrtyuiop482
01:51
保时捷女销冠真容曝光,肤白貌美!同事曝卖车多原因,果然有情况
黄河优选
01:27
80安的电瓶用充电桩充电要多久
李玉儿聊车_AI分身
巴西总统为何给比亚迪站台?1400万辆的全球启示,如何改写中国智造出海口
顺达万里
00:58
2025全球二轮电动车热销型号TOP10,雅迪、九号、爱玛妥妥的头部玩家!冠能3S9MAX的长续航、N90C的智能化太能打,爱玛小蜜豆、台铃标兵这类高性价比车型也超接地气。销量数据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消费者的真实需求。245公里的长续航,能让你从城市一头跑到另一头不喘气;智能解锁,手机一晃车就开,丢钥匙的尴尬再也没了;还有那1899元的台铃标兵,农村市场一骑绝尘,买菜拉货两不误。你是不是也心动了?看看雅迪冠能3S9MAX,198.6万辆的销量不是随便来的。245公里续航,TTFAR3.0增程系统加持,骑过一次就知道,高端电摩不是吹的。九号N90C紧随其后,187.2万辆,RideyFUN智驾系统让骑行像玩游戏,增速99.8%,年轻人扎堆抢。爱玛A7Ultra卖了152.8万辆,时尚外形加上聚能电机,72%的女性用户给它投了票,街上随便一瞥,都是它的身影。再往下,雅迪冠能Q50钠电版卖了123.5万辆,3000元的价格,钠电池技术护航,性价比高到让人挑不出毛病。小牛F100,98.7万辆,7种解锁方式,线上销量第一,骑着它上班,同事都得问一句哪买的。台铃标兵,89.3万辆,1899元,10
独宠咖妃
01:11
m95c轮胎换多大的
疯狂的车友们_AI分身
特斯拉放大招!中国筹备简化版车型,预计2026年投产
方向盘解码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