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打各的,去同质化,解读4月份新势力销量

4月份国产新势力销量出炉,这些数据是媒体根据新势力已知销量进行排名,不过在我们确定了最终销量之后,发现整个榜单没有太大的出入。那么,正好我们今天来逐个聊聊新势力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各品牌的风向。

首先,零跑以4万1的销量稳居榜首,在3月份创造了37000+的销量之后,零跑竟然还能实现增长,突破4万大关,可见在战略转折之后,零跑确实走出了生存困境。

各打各的,去同质化,解读4月份新势力销量-有驾

蔚小理阵营分化

先来说小鹏,4月份交付35045辆,环比3月份的33205辆,增长5.54%。今年小鹏表现确实不错,在解决了一些“内部”问题之后,小鹏终于可以轻装上阵,最大限度上去打造产品竞争力,要知道这也是小鹏汽车连续6个月交付破3万了。谈到具体车型的功劳,我认为小鹏MONA M03算得上是功臣。

各打各的,去同质化,解读4月份新势力销量-有驾

相比于3月份来说,理想品牌的销量出现了环比下滑。4月份交付33939台,对于3月下滑7.46%。编者主观上认为,目前理想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虽然它在“蔚小理”中最早实现盈利,但后续产品更迭似乎有些乏力。纯电路线信心不足,现有产品矩阵也难有创新,随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理想品牌竞争护城河薄弱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了。

各打各的,去同质化,解读4月份新势力销量-有驾

在蔚小理三家中,蔚来算是比较惨的一个。尽管在4月份实现了58.92%的环比增长,但对于蔚来本身而言,品牌影响力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我们拆分4月份的销量。会发现蔚来品牌交付19269辆,乐道品牌交付4400辆。如果蔚来品牌影响力达不到预期,那么包括乐道以及萤火虫品牌,都很难稳定价值锚点,多少有点为了盈利,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各打各的,去同质化,解读4月份新势力销量-有驾

小米战略换挡

对于小米汽车而言,4月份好像不是一个好时段。巨大的品牌声量,让它发生任何事情,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这种关注对于小米而言弊大于利,一方面产能有限,大量关注无法转换有效订单,但遇到问题,网络上口诛笔伐,也会让其损失一定的品牌声誉。

各打各的,去同质化,解读4月份新势力销量-有驾

由此来看,4月份小米汽车交付28000+随说相比于3月份的数据,出现了轻微下滑。但我个人认为,适当降速,让企业的注意力回到产品本身和服务上去,是更有利于小米汽车长期发展的好事儿。而且,小米汽车也不存在盈利和资金上的压力,那就更应该注重品牌在汽车领域的建设了。

各打各的,去同质化,解读4月份新势力销量-有驾

鸿蒙智行静默蓄势

截止到5月7日,鸿蒙智行未通过官方渠道公布4月份销量数据。这也是第二个月没有公布销量成绩了,很多媒体的猜测,鸿蒙智行4月份的交付量有望破3万,不过在没有拿到准确数据之前,我们不对交付成绩做进一步解读。

各打各的,去同质化,解读4月份新势力销量-有驾

5月份其实有些值得关注的点,包括尊界S800上市,问界M8上市,后者将会是鸿蒙智行的主要销量来源,而尊界S800则是探索中国品牌豪华新高度的一次尝试,至于结果我们自然也需要等产品正式上市之后,看市场的表现。

尽管鸿蒙智行没有公布4月份销量,但是通过过往的市场表现,也并不需要担心品牌销量上会有大的波动。要知道,仅仅在五一长假期间,鸿蒙智行全系车型累计大定就突破了22000辆,这个成绩以及很有说服力了。

各打各的,去同质化,解读4月份新势力销量-有驾

结语:4月销量榜单折射出新势力阵营的深度分化。"蔚小理"面临转型阵痛,各自在技术路线与品牌定位中寻找新平衡;小米的降速与鸿蒙智行的战略蓄力,展现出后来者的差异化竞争智慧。当行业从野蛮生长步入精耕细作阶段,价格战表象之下,实质是体系能力的全方位较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