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巴西搞的那个第1400万辆车下线的场面,讲真,有点魔幻。巴西总统卢拉亲自站台,从王传福手里接过一台宋Pro的钥匙,笑得那叫一个灿烂。这哪是交车仪式,这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叫“不装了,摊牌了”。你以为这是中国智造的高光时刻?错了,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诺曼底登陆”,目标是把那些还在梦游的欧美老牌车企的滩头阵地,一把子给你扬了。
这事儿的本质,就不是什么商业合作,而是一种近乎于修仙小说里的“宗门立派”。你看,过去我们出海,那叫一个委屈,卖点性价比高的车,跟人陪着笑脸,本质上还是在别人划定的规则里当个“外门弟子”。现在比亚迪干了啥?直接跑到南美这块灵气充沛的宝地,说,这片山头我占了,我要在这建立我的“战争兵工厂”,从炼丹(电池)到炼器(整车),我全包了。甚至连山门口那条路,都得刻上我的名字,叫“比亚迪路”。就问你怕不怕?这是继美国、泰国之后,海外第三条“比亚迪路”。三体人看了都得感叹一句,这是要建立宇宙广播坐标啊。
我们必须理解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这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以前大家还讲点体面,你降八千,我送点保养,跟过家家似的。现在不一样了,比亚迪的玩法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在巴西这种地方搞全产业链,就是连桌子带板凳,甚至连餐厅里的吊灯都给你打包卷走。它不是来做生意的,它是来重塑生态的,或者说,它是来当生态本身的。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好的商业竞争就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
我作为一个天天看各种发布会看到快吐了的中年人,对那些高大上的技术名词已经免疫了。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都听得耳朵起茧。讲真,决定这些技术牛不牛逼的,从来不是实验室里跑出来的数据,而是现实世界里那些最不讲理的场景。你自动驾驶再牛,能躲开一个从巷子里鬼探头出来的老头乐吗?你躲不开。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责任就跑不掉。同理,比亚迪在巴西搞的这一套,它的真正考验,不是卢拉总统的微笑,而是巴西那些坑坑洼洼、如同压缩毛巾泡水前一样褶皱的道路,是那些可能随时冲出来的羊驼,是当地说断就断的电网。能过,就是能过。这才是真正的技术验证。
而且这套打法,坏,是真的坏。它直接戳到了巴西这种新兴市场的痛点。这些地方长期被欧美日韩的跨国车企当韭菜割,核心技术和产业链都在别人手里,自己只能出点资源和劳动力。现在比亚迪来了,带着全套的电动化解决方案,相当于一个修仙高手直接给你灌顶,说:“兄弟,别练那过时的燃油车心法了,我这有本《闪电五连鞭》,啊不,《电动化速成宝典》,可以直接让你跳过筑基期,原地飞升。”这种诱惑谁顶得住?它给当地创造就业,培养供应链,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把贸易保护主义这套“金钟罩铁布衫”直接给干穿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造车比作修仙是不是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像。有些品牌,就像那些名门正派,比如奔驰,它卖的不是车,是几百年传下来的“道统”和“玄学”。买它的人,求的不是性价比,是一种身份上的“得道飞升”。而比亚迪现在干的,就是典型的“魔道”崛起,管你什么规矩,管你什么传统,我就是要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加大,加大,再加大我的投入和产能,用绝对的力量碾碎一切。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上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当一个品牌让你觉得它能带你发家致富的时候,那就是另一种更可怕的信仰了。
所以,你看,比亚迪在巴西的这第1400万辆车,它根本就不是一个数字,它是一个宣言。这个宣言翻译过来就是:各位盘踞在此地的老神仙们,你们的时代结束了。我,不是来加入你们的,我是来取代你们的。一边是欧美车企哭着喊着说电动化太难了要放缓,一边是比亚迪在全球疯狂开分基地。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这冰火两重天的剧情,典中典了属于是。
说白了,比亚迪已经悟了。它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如今这个掀桌子的时代,想在全球化里活下来,靠的不是你会造车,而是你能让别人离了你就造不了车。这不是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创市场”的转变,这是从“打工人”到“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变异。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什么?不是什么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结论是,当你发现牌桌上的其他人都在出老千的时候,最理性的选择不是去揭穿他们,而是直接掏出AK47,告诉他们,现在,由我来发牌。这帮人是真的疯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