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观|“新央企 新长安”,兵贵神速后的长思考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成为继一汽、东风之后,中国汽车第三家一级央企。
“新央企 新长安。”据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所言,从宣布重组到正式挂牌,中国长安汽车只用了短短56天,堪称兵贵神速。
那么,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第100家央企,“新央企”为何是长安?“新长安”新在哪里?背后又是否蕴藏更长远的产业布局?
出行观|“新央企 新长安”,兵贵神速后的长思考-有驾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媒体沟通会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
从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二级单位,跃升为国资委直管一级央企,长安汽车被党中央、国务院选择绝非偶然。在全球汽车产业深刻变革、全球贸易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当下,中国亟需一支技术底蕴深厚、资源整合能力强大的“国家队”冲锋陷阵。
长安汽车不仅拥有长达163年的悠久历史,更始终保持着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基因。从自主研发蓝鲸系列发动机、到与宁德时代、华为等新汽车领域龙头企业合作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长安汽车一直走在央国企技术革新的前沿。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央国企自主品牌的领头羊,长安汽车去年累计销售汽车近27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73万辆;海外销量超过53万辆;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累计销售汽车超过135万辆,创8年以来新高;新能源汽车销售超过45万辆;海外销量近30万辆……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证明了长安有担纲重任的能力。
另外也要看到,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领域,同质化竞争、价格战硝烟弥漫,消耗着宝贵的产业资源。因而近一段时间来,党中央、国务院集中深层次布局,直指破解行业“内卷”。
相较于一汽、东风,此番新长安被赋予了“技术突围+全球化” 的核心使命。其反应的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引导头部央企资源向高增长、高价值赛道集中,避免内部低效消耗,以国家队的协同力量,打破内卷魔咒,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用意。
显然,这要求车企具备前所未有的跨学科、跨产业协同能力,对传统车企的管理架构和思维模式是颠覆性的挑战。因此,中国汽车工业需要的不再是过去的长安汽车,而是“新长安”。
“新长安”之“新”,首在机制破冰。朱华荣在媒体沟通会上坦言,长安汽车过去所拥有的资源太少,现在突然有了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看到的是“满满的机会”。
出行观|“新央企 新长安”,兵贵神速后的长思考-有驾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
过去,重大决策需经兵装集团和国资委双层审批,效率难免受限。成为一级央企后,新长安的决策链条将大幅缩短,这在当下强调效率与创新的汽车产业至关重要。
而在战略上,新长安一方面需聚焦当下战场,更好地执行“香格里拉”(新能源),“北斗天枢”(智能化),“海纳百川”(全球化)等既有战略规划;另一方面还要卡位未来赛道,如探索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业态。
基于此,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计划未来十年在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万余名科技人才。用朱华荣的话来讲,虽然新领域目前体量尚小,但央企必须提前承担起探索责任。
蓝图广阔美好,前路绝非坦途。在媒体沟通会上,朱华荣提出要重塑“产品力、流量力、生态力”,而后两者则是包括“新长安”在内传统央国企明显的短板,也是其能否在未来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其中,流量正成为这位传统车企掌舵人最大的紧迫感。“企业领导人作为流量密码,必须要走在前面。”早在去年北京车展期间,朱华荣就曾公开要求培养长安汽车自己的“雷布斯”和“余大嘴”,并亲自向雷军、余承东等人学习以获取“流量密码”。
然而现实是骨感的,长安目前被寄予厚望的多款新车,未能复制如小米、问界等借助雷军、余承东强大“热搜体质”所实现的上市即爆款的奇迹——央国企的严谨基因如何与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狂欢有效融合,将是“新长安”必须破解的课题。
出行观|“新央企 新长安”,兵贵神速后的长思考-有驾
等待出海的长安汽车 视觉中国
此外,“新长安”成立后,旗下诸多品牌也面临整合提效的潜在课题。如今在集团内部,深蓝与启源价格带过于接近,阿维塔与深蓝部分车型也存在潜在客户分流风险。如何清晰界定品牌定位,避免“同室操戈”、内耗资源,也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
从19世纪的上海洋炮局一路走来,163岁的长安已站上历史新起点。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重要一步,新的征途无疑布满挑战。我们期待并相信,“新长安”能不负重托,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自立自强、真正走向世界一流提供宝贵范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