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燃油车价格大跳水,合资品牌“放水”促销力度空前,消费者购车迎来史上最大实惠

近两个月,汽车市场上一直在看价格跳水。我自己也在琢磨:这次放水的背后,是不是供应链的压力突然变得比原先预想的大?还是说车企打算拼个最后一把,把库存清仓走人?反正每天早上刷新闻,看到合资品牌那边的促销都搞得挺空前,说白了,有点像超市打折促销,买得越多,折扣越大。

那天早上我和朋友聊天,他刚买了个朗逸,五万多块搞定你信不信?昨天还在问我是不是要不要升个级。我心里嘀咕:这价格,真不是在开玩笑吧?按样本少的估算(这段先按下不表)这款车特价能降到8万元以内,算上利息和油耗(以百公里5元计算,折腾个五六年,油钱也得上万元),对比起以前的价格,折扣力度大得让我惊讶。

9月燃油车价格大跳水,合资品牌“放水”促销力度空前,消费者购车迎来史上最大实惠-有驾

可是我也在想,为什么这个时候合资品牌都勇敢放血?我觉得一方面,很多供应链已经开始缓过劲来了,零部件的成本逐步回落。另一方面,厂家利用这个时间窗口,想清空库存——你知道,每年车型更新快,新车一到,老款库存必须得清掉,否则占地又占空间。但又不能说得太明显,毕竟促销这个事儿,嘴上说的漂亮,执行起来其实挺折腾。

对比今天两个车型:一辆朗逸和一辆宝骏530,价格差不多,配置也相差不大,可我发现朗逸的促销特别水果价,就像菜市场里卖的最后一篮苹果,我曾经在4S店试过,销售老板说:这车只剩几台,差不多就这个价。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看到那个促销海报,居然还附带几千块的礼包,不算真的赠品,但折价也是实打实的。难怪这次销量大增。

9月燃油车价格大跳水,合资品牌“放水”促销力度空前,消费者购车迎来史上最大实惠-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合资品牌的促销力度几乎要打破原有的价格区间限制——是不是他们都担心线上销售占了部分市场份额?毕竟这波优惠,二线品牌的价格都跟自主品牌差不多了。你会不会觉得,有时候自主品牌给我感觉像老店的经典菜,虽然味道还可以,但缺点就是不够新鲜。我一朋友说:自主车现在就像吃家常菜,老少咸宜,但是合资车给人感觉就像华丽的快餐,有调料,有新意。你有没有觉得,销售变得太拼价格以后,除了价格之外,车的心灵鸡汤还能靠些什么吸引用户?

我以前一直觉得,降价一时爽,后续售后更关键。你会不会担心,频繁打折会不会让消费者心里形成只要优惠就买的惯?这其实算是供需博弈——如果厂家一开始就把价格锁死,后来想涨价就难,反倒变成了被动应战。我猜,合资品牌这次放水,其实也是个试水标杆——一方面稳住用户,一方面试探市场反应。是不是他们也在问:这波降价,稳得住吗?

9月燃油车价格大跳水,合资品牌“放水”促销力度空前,消费者购车迎来史上最大实惠-有驾

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存疑。我还看到一个猜测:是不是所有降价其实都藏着货币贬值的影子?毕竟,美元走强、供应链压力缓解,国内零部件价格能不能真‘回暖’?(这段其实我没有太深想过,只是随意猜的,不一定靠谱。)

说到这,又想起我那天上午跟售货员聊天,她说:最近车子卖得明显快了,很多有意向的都在问价格。我心里一惊。这不就是说明,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在不断提高?或者说,市场的心理预期发生了变调——不用等大促,随时都能买到实惠。

9月燃油车价格大跳水,合资品牌“放水”促销力度空前,消费者购车迎来史上最大实惠-有驾

回头看那些杀出血路的优惠,比如凯迪拉克XT4,几乎送车一样,价格降低了8万。奥迪Q3也是在首页那边直接喊话,品牌还能保持一定高端感,但价格—明显下来一些,这种策略其实挺值得玩味:股价一样,跳水折射出来的,是品牌信任的变动,还是单纯的库存压力?我不知道。

那你觉得,坐在看似优惠阵营里的人,是不是都在赌未来?比如市场会不会因此变得更加理性反而,没有以前那么盲目追求优惠?我有时候在想: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是不是太容易动心了?只是那一抹折扣,让人忽略了车到底有没有那么划算。

9月燃油车价格大跳水,合资品牌“放水”促销力度空前,消费者购车迎来史上最大实惠-有驾

或许,最后关键还是这个:我们买车,除了看价格外,心里还藏着点什么?是不是对品牌的信任?还是对未来用车体验的期待?自我安慰的那些合理化,其实都在试图说服自己:这次冲动,没错。你呢?有没有在心里,为某个合适的价格犹豫再三?或者反正看着这个折扣,脑袋一热,就把买单给拖了出来?(这段我就不多想了,留个悬念,让你自己琢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