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张“未来三年新能源车企存活率预测图”刷爆全网,比亚迪以100%存活率稳坐铁王座,理想、零跑紧随其后,小米、小鹏则被贴上“高危”标签。
最让人意外的是,零跑汽车以85%的存活率超越多数新势力,甚至引发“零跑vs理想”的激烈讨论。
据行业观察,零跑今年销量同比暴涨60%,三季度毛利率首次转正,而理想虽率先盈利却陷入产品迭代争议。
这场生死局背后,是技术内卷、现金流博弈与用户心智争夺的三重绞杀。
看着这份榜单,我既为比亚迪这样的巨头鼓掌,更为零跑这类“沉默实力派”捏把汗。
零跑的逆袭就像龟兔赛跑——没有李想的话题体质,没有雷军的流量光环,但人家硬是靠着全域自研把整车成本砍掉15%,把增程式电车做到20万级杀手锏。
反观某些新势力,发布会开得比车还快,用户手册改得比股价还勤,这不正是新能源汽车圈的真实写照吗?
理想用“奶爸车”打开市场固然聪明,但当所有车企都开始堆冰箱彩电,护城河就只剩品牌忠诚度。
零跑选择用三电系统+智能座舱打组合拳,反而在年轻家庭市场撕开口子。
这让我想起华为余承东那句话:“活下去才能谈理想”,现在看简直是行业预言。
更值得警惕的是小米这类跨界玩家,账上趴着千亿现金的雷军,说不定哪天就扔出个“价格核弹”。
新能源淘汰赛已进入读秒阶段,这场马拉松比的不是谁起跑快,而是谁喘气匀。
零跑用五年时间证明:闷声搞技术也能杀出血路。
下次再看到车企存活率榜单时,不要光盯着百分比,要看谁在偷偷修炼“活下去”的内功。
点赞转发这篇硬核分析,评论区聊聊你心中的“幸存者名单”,咱们一起见证中国新能源的黄金时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