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上市港股,融资超10亿美元,出口和新能源表现突出

奇瑞这家车企,最近给港交所带来了点不小的动静,把IPO这事儿玩得有板有眼,融资额度一上来就突破了10亿美元,光靠募资额就甩了全球绝大多数同行一条街。

别以为上市只是个热闹的SHOW,背后考验才刚刚开始。

是的,奇瑞这波进场,别说引来投资人围观,连隔壁的大佬级对手都照了照镜子,估值、成长性,一项项都在那儿PK着。

不过话又说回来,外头的资本没傻到只看短线爆发,全都盯着长期能不能玩转。

特别是这个出口高手,奇瑞这几年不是纯靠国内吃饭,出海业绩占了一半不说,还是中国车企出口榜头号选手,咱搁哪儿也是面子工程。

可话讲到这,刚上市难免让人心里打鼓:奇瑞到底是不是能穿越周期的优质票,还是一波流玩个热闹?

来,咱们先看股市开局的成绩。

上市首日,港股直接收涨3.8%,把气氛炒得热烘烘。

短短三天,股价又涨了4.1%,收报32.02港元,按市值算也上到了240亿美元。

和隔壁上汽集团一比,体量基本旗鼓相当,但市值还差30亿美元。

你要拿给美国大佬通用汽车看,人家580亿美元的身价,奇瑞想要超越还得努把力。

不过抛开绝对市值不谈,那些投资人看的其实是市盈率这种“气质分”。

奇瑞2024年利润市盈率约12倍,反观比亚迪港股22倍,吉利也有20倍,啧,这不就好比打游戏升级,奇瑞这号还有一段攒经验的空间。

说白了就是,市场给了希望,但并不是无脑追捧,未来能不能稳住长期成长,得真正拿业绩说话——尤其是保持高增速这件事。

毕竟谁都知道,风头过去容易,常红难啊。

聊业绩增长,说点干货。

最近八个月,奇瑞稳坐中国汽车销量第五,出圈速度不少人都看在眼里——860,126辆,同比涨了22%,比大多数对手都快一截。

更多的是出口数据让人上头,8月一波操作直接让海外销量首次超过国内,实现了月度单项突破。

这意味着啥?

竞争壁垒杠杠的。

你要说奇瑞的“后台”,其实就是出口、加新能源这两大杀手锏,哪一个单拉出来在行业都是排头兵。

集团还有捷途、星途这种分品牌撑场面,母公司奇瑞集团95%的销量都靠着安徽总部这边,规模战头部阵容没虚的。

新能源车板块去年就飙到了第六,8月卖出71,218辆,增长还高达53%,占了全体销量将近三成。

说到底,这两条赛道正好赶上国家政策和全球市场的风口,奇瑞顺势冲了出来,总有点“老天赏饭吃”的意思。

可真要“饭碗牢”,单靠数据漂亮还远远不够。

你瞧8月出口量,129,472辆,同比涨幅32.3%。

海外基地建起来了,什么马来西亚、越南、泰国都有布局,可以期待下半年还要继续冲。

而国内市场,说实话,现在打得是价格战,各家都拼命往下压,竞争那叫一个惨烈。

有消息称中国主管部门今年对缓解行业价格战会有新动作,谁能拿到好政策扶持,谁可能就先赢一局。

但那都是外部变量,内功还是得耗在产品力和持续创新上头。

拉回来看财务数据,2025年一季度奇瑞总营收682亿人民币,同比涨24%。

乍一看还是很强势,但和去年比稍稍减慢,原因嘛,也不难猜,整个行业价格战闹腾了一年多,产品价格往下走,毛利率自然缩水。

去年同期14.9%,现在只剩12.4%。

奇瑞在这方面“自救”是挺快,行政开支砍了40%,这波操作稳住了大盘。

研发部分没太大缩水,这算是给未来留了后劲。

整个季度净利润47.3亿,对比去年同期直接翻番。

你可以说,用管成本稳住了利润,但这招用久了要掉链子,对研发、品牌建设这些“慢火炖”的环节,总不能一直靠省钱。

再加上,新能源和出口这块长期还需要持续加码。

一个品牌,想要可持续没捷径,别看前面数据好看,要是后续没拉升,市盈率和估值也就到此为止了。

再说新能源汽车领域。

很多人都盯着比亚迪、特斯拉。

其实数据显示,比亚迪今年前八个月国内新能源销售才涨了5.5%,特斯拉居然还跌了6.9%。

奇瑞同期却猛增64%。

这成绩拿到台面上,不说碾压,有点“后来者居上”的节奏。

当然,这只是国内数据,国际扩张还得看政策和各地市场环境,难度一点不小。

尤其欧美这一块,合规禁令、贸易壁垒啥的,总是让人心里打鼓。

到这儿,有人开始担忧了,长期看奇瑞真的能hold住吗?

风险点其实不少,产能过剩就是最明显的。

国内现在车价乱斗,利润被削,投进去的研发和渠道要见效周期又长,时间一拖,行业格局就变了。

出口也是,别看今年攻势猛,下年贸易形势咋变化谁也说不准。

奇瑞上市港股,融资超10亿美元,出口和新能源表现突出-有驾

国际化布局,不确定性随时拉高,谁能保证下一个关税、下一轮环保要求不来个“大跳水”?

这些都压着车企必须不断创新,把成本、质量、技术都捏得牢牢的,才能守住市场。

说白了,没有什么“永动机”增长,这行业就是得边跑边变。

所以,奇瑞上市只是旅程的新起点,绝不是终点。

股价和市值只是表面,真正要看的是背后基本盘。

出口的宽阔赛道,新能源高增速,还得加上成本控制和持续创新这几板斧。

长远看,要突破现有市盈率和同行差距,还得靠自己的硬实力。

但可别忘了,竞争对手也不是吃素的。

大家都在拼命加码海外市场,国内新能源赛道又涌进一大堆新玩家,说不定哪家踩中了新技术,就能直接洗牌。

奇瑞之前能领跑,靠的是胆大心细,现在要稳稳当当地玩下去,既要管好账,还得趁新机会拉高品牌溢价,这才是硬功夫。

未来最大的不确定,就是政策、行业和全球贸易环境能不能配合。

比如中国如果出新规扭转价格战劲头,或者国际更开放,那奇瑞就真有可能继续一路高歌。

反之,万一遇到贸易壁垒、新能源补贴退坡,挑战也不会少。

底线是,奇瑞必须证明自身不仅增长快,还能稳住利润,能把创新和成本控制做到最好;国际化的步伐一旦放缓,市值和市场信心就可能受挫。

所以投资者现在看好奇瑞,更多是在赌未来。

谁都知道,并不是上市了就一劳永逸,反而得更谨慎打磨长期价值。

奇瑞能不能在全球汽车这片红海里继续亮眼,就看后面每一步还能不能踩得够准。

短期内业绩华丽是信心牌,长期吃饭还得看自己的牙口。

说到这,咱不得不说一句:汽车行业这水太深了。

谁也无法拍胸脯保证,每年度都是高增长。

但奇瑞的打法,至少证明了“会游泳”,还有勇气往外游。

新的市盈率天花板不是天生的,靠的是持续的增长动力和稳健的管理。

市场短期追捧容易,长期守业难。

奇瑞现在正站在这个分岔路口,投资者在等它答卷。

当然,咱也乐见中国车企有进取心,毕竟谁不希望国产品牌冲出世界?

但还是要提醒一句,行业变局下唯创新、稳健和耐心可期。

风口下的涨势是好事,最好能变成一阵和风细雨,养出真正的常青树。

话说扯了这么多,不知屏幕前的你怎么看奇瑞的这波上市?

你会选长期持有,还是等风头一过就落袋为安呢?

咱们评论区等你说说。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