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特斯拉对外宣布旗下两款热门车型Model 3/Y长续航版本迎来重大产品升级。具体来看,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表现亮眼,其CLTC续航里程增加到了753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也缩短至3.8秒,不过售价有所上调,从之前的27.55万元涨至28.55万元起。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Model 3长续航版百公里加速的提升并非源于硬件方面的改变,而是通过为车辆标配“加速提升”软件包来实现的。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特斯拉此次选择涨价的时机有些特殊,当前其全球销量正遭遇寒冬。在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了13%,净利润更是暴跌71%。在中国市场,4月的销量同比下滑幅度高达43%,甚至被挤出了新能源车销量前十的行列。
有网友评价称,购买特斯拉的消费群体相对固定,他们几乎不会考虑其他电车品牌,很难被劝动去选择别的车。
逆势涨价,老谋深算
此次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的升级远非简单的价格上扬。据特斯拉官方介绍,该车型配备了采用全新化学配方的电池包,尽管电池可用度数保持不变,但得益于整车能效管理系统的优化,续航里程实现了显著增长。
而在加速性能方面,其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至3.8秒,这一飞跃并非依靠硬件的改动,而是通过为车辆标配原价1.41万元的“加速提升”软件包达成。
与Model 3长续航版不同,同步升级的焕新Model Y长续航版采取了别样的策略。它的续航里程增至750公里,但售价依旧维持在31.35万元不变。这种差异化的定价策略,精准地反映出特斯拉对不同产品市场定位的细致把控。
面对Model 3长续航版1万元的官方涨价,特斯拉同步推出了一系列限时福利政策。在7月31日前下单的消费者,能够叠加享受“5年0息”贷款、8000元保险补贴(仅限Model 3)、8000元车漆选装礼金以及充电权益。若将这些权益计算在内,实际购车成本或许会低于涨价前的水平。仅保险补贴和车漆礼金这两项的价值就已达1.6万元,完全能够覆盖1万元的涨价幅度。
特斯拉这种“明涨暗补”的策略十分巧妙,既维持了产品高端的定位,又为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提供了缓冲的余地,尽显其在市场营销方面的老练与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涨价的只是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这大概率是一种临时的策略,同时也表明特斯拉对其新款车型充满信心。倘若此次Model 3涨价后市场反应不佳,特斯拉完全可以再挑选一个合适的时间点进行限时促销。
西边不亮东方亮
特斯拉此次涨价的节点颇为微妙,正值其全球业务深陷严峻挑战之际。从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来看,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暴跌71%,全球交付量更是降至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业绩表现令人堪忧。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面临的竞争压力尤为突出。5月,Model 3的销量仅为1.38万辆,还不到小米SU7同期2.8万辆销量的一半。到了6月底,小米第二款车型YU7上市,仅18小时就斩获24万辆锁单量,这无疑是对Model Y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让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处境愈发艰难。
欧洲市场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特斯拉在瑞典的销量暴跌超过80%,荷兰、丹麦、法国等市场的跌幅也均超过了50%,市场表现一片惨淡。与此同时,公司内部还爆发了员工联名公开信要求马斯克下台的事件,这进一步暴露出特斯拉在内部治理方面存在的危机。
面对这一系列的多重挑战,特斯拉正在积极布局一系列战略突围措施。其中,低价车型成为了关键的一步棋。特斯拉首席财务官Vaibhav Taneja已经确认,起价约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的平价车型计划于今年6月启动生产,这或许能帮助特斯拉吸引更多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提升市场份额。
除了低价车型,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和能源业务构成了特斯拉的“三驾马车”。马斯克在季度财报会议上着重强调,Optimus人形机器人将在2025年底在特斯拉工厂部署数千台,并计划在五年内实现百万台的量产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能源业务成为了当前特斯拉少有的亮点。第一季度,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7%,储能部署装机量更是猛增154%。这一强劲的增长势头,为身处困境的特斯拉提供了宝贵的转型缓冲期,也让外界看到了特斯拉在其他业务领域的潜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