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的保命技巧,修车工不说,学会能省两万

现在咱们马路上跑的车,十辆里头得有好几辆屁股后面都带着个“T”的标志,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从合资品牌的大众、通用,到咱们国产的长安、吉利,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说已经成了绝对的主力。

大家都喜欢那踩一脚油门,动力说来就来的推背感,感觉特别爽快。

涡轮增压的保命技巧,修车工不说,学会能省两万-有驾

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摆在大家面前:为什么同样是2.0T的发动机,有的人的车开了二十万公里,开起来还跟新车一样有劲儿,而有的人刚开个五六万公里,就开始冒蓝烟烧机油,加速的时候还带着奇怪的啸叫声?

很多人把这归结为运气不好,买到了质量差的车。

其实,这背后很大程度上不是运气问题,而是用车习惯的巨大差异,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自己车上这个涡轮增压器到底是个什么“脾气”。

要弄明白怎么养护它,我们得先知道它平时过的都是些什么“苦日子”。

您可能觉得发动机舱里挺安稳的,但对涡轮增压器来说,那简直就是个极端恶劣的工作现场。

首先是它的转速,您的发动机转速表,红线区一般也就六七千转,可涡轮增压器的叶轮转速,在您深踩油门的时候,最高能达到每分钟二十万转,是发动机转速的几十倍。

这是个什么概念?

就是在一秒钟内,那个小小的叶片要转三千多圈,比牙医手里那个高速钻头还要快得多。

在这样的超高转速下,即使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灰尘,撞上去都跟一颗小炮弹一样,破坏力非常大。

其次是温度,发动机排出来的废气,温度能高达九百多摄氏度,这股滚烫的气流是直接吹在涡轮上的,足以把钢铁烧到通红。

涡轮就是常年在这种高温“烤验”下工作的。

那么,支撑着这种超高转速和超高温度的,是什么高科技轴承吗?

其实核心就是一层薄薄的机油膜。

机油通过一条非常细的油道被泵送到涡轮轴承里,形成一层油膜,既要负责润滑,又要带走巨大的热量。

所以,这层机油膜就是涡轮的“生命线”。

知道了涡轮的工作环境有多苛刻,那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操作对它的伤害是致命的了。

这里面最常见,也是最伤车的一个坏习惯,就是跑完高速或者激烈驾驶后,车一停稳,立刻就熄火走人。

涡轮增压的保命技巧,修车工不说,学会能省两万-有驾

这个动作看似潇灑,但对涡轮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当您熄火的一瞬间,发动机停止运转,机油泵也马上停止工作了,输送到涡轮的那条“生命线”就等于被切断了。

可是,刚才还在以十几万转高速旋转的涡轮叶轮,由于巨大的惯性,它并不会马上停下来,它还会继续空转几十秒甚至更长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滚烫的涡轮轴承就是在没有任何机油润滑和冷却的情况下进行“干磨”。

一次两次可能感觉不出来,但日积月累,这种损伤就会不断叠加,导致轴承磨损、间隙变大,最终的结果就是涡轮异响、漏油,动力严重下降。

到时候去修理厂一检查,人家告诉您涡轮总成得换了,那费用动辄就是大几千甚至上万块,这笔钱花得实在冤枉。

正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在跑完长途高速或者激烈驾驶之后,到达目的地不要着急熄火,让发动机在原地怠速运转一两分钟。

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听首歌,或者收拾一下车里的东西。

这个过程就是为了让机油泵继续工作,让循环的机油充分冷却一下还在高速旋转的涡轮,同时让它的转速自然地降下来。

当您听不到发动机舱里那种涡轮特有的尖锐“哨声”时,就说明它的转速已经降到安全的范围了,这时候再熄火,对涡轮的保护才是最到位的。

说完了停车,我们再聊聊启动。

很多人还保留着一个老观念,就是冬天早上着车,一定要在原地热车个三五分钟,等水温上来了再走。

这个习惯对于以前的老式化油器车是必要的,但放在今天普遍是电喷的涡轮增压车上,就有点过时了,甚至可以说是有害无益。

长时间原地怠速热车,发动机的升温速度其实很慢,汽油燃烧不充分,不仅浪费燃油,还特别容易产生积碳,这些积碳同样会附着在涡轮的叶片上,影响它的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您只是在热发动机,但变速箱、轮胎、悬挂这些部件都还是冰冷僵硬的。

科学的热车方式应该是,车辆启动后,原地等待大约三十秒到一分钟,这个时间足够让机油泵将机油输送到发动机的各个角落,包括最顶端的涡轮。

然后就可以挂挡起步了,但关键在于接下来的三到五公里路程要“温柔”驾驶,让发动机转速尽量不要超过2500转,避免急加速、大脚油门。

涡轮增压的保命技巧,修车工不说,学会能省两万-有驾

通过这种低速行驶的方式,让发动机、变速箱和整台车都一起、均匀地热起来。

等您看到仪表盘上的水温表指针到达正常的工作位置,就代表整台车都进入最佳状态了,这时候您就可以正常驾驶了。

在日常驾驶中,还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开车越“佛系”,转速越低就越省油、对车越好。

其实对于涡轮增压车来说,长期在市区里用一两千转的速度走走停停,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转速过低,废气流速慢,很难把燃烧产生的积碳有效地排出,这些积碳就会在涡轮内部,尤其是那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可变截面涡轮(VGT)的调节机构上堆积起来,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机构卡滞,让涡轮响应变慢,感觉车子加速无力。

所以,我们需要定期给涡轮来一次“大扫除”。

这个方法很简单,不需要花钱去修理厂。

您可以每个月找一两次机会,在路况允许的高速或者快速路上,把变速箱挂到手动模式或者S挡,故意用一个比较低的挡位,比如三挡或四挡,然后把发动机转速拉高到三四千转的区间,并保持这个状态行驶几分钟。

这时候,高温高压的废气流就会像高压水枪一样,强力地冲刷涡轮和排气管路,把附着在上面的积碳吹走、烧掉。

做完这个操作后,您会明显感觉到车子的油门响应变得更轻快,动力也更顺畅。

最后,也是最基础的一点,就是机油的选择。

如果说前面的驾驶习惯是“行为学”,那机油就是涡轮的“营养学”。

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机油的作用远不止润滑这么简单,它还承担着关键的散热和清洁功能。

因此,必须使用质量更好的全合成机油。

因为普通矿物油或者半合成机油,在涡轮那几百上千度的高温下,很快就会氧化变质,形成一种叫“油泥”的黏稠物,这些油泥会堵塞住那些比头发丝还细的机油通道,导致涡轮润滑不良而损坏。

全合成机油有更强的耐高温和抗氧化能力,能保证在极端工况下依然提供稳定的保护。

同时,机油的粘度标号,比如5W-30还是0W-40,一定要严格按照您车辆说明书上的厂家规定来选择,不要自己想当然地更换。

而且,由于工作环境更恶劣,涡轮车的机油衰减速度也更快,所以保养周期要比同款的自然吸气车型适当缩短一些,比如厂家建议一万公里保养,那涡轮车最好在七八千公里的时候就去更换机油,这笔钱是保证发动机健康长寿的必要投资,绝对不能省。

总而言之,涡轮增压器并不是一个娇气的部件,它是一个精密且强大的高性能零件,只要我们了解它的工作原理,用科学正确的方式去对待它,它就能持久稳定地为我们提供澎湃的动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