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开BBA的年轻人,最后都吃上了麻辣烫?

最近开车,我总有一种错觉,感觉自己不是在三环上堵着,而是在参加BBA的年度股东大会。放眼望去,蓝天白云标,三叉星辉标,四个圈标,密度大到让人怀疑人生,仿佛买个BBA就跟去楼下超市买袋盐一样简单。

但讲真,这哪是买车,这是一种大型的、当代的、赛博朋克式的行为艺术,是一种名为“我过得很好”的宗教仪式。每一个从奔驰C级里下来,穿着A锥裤精神小伙,都在用生命cosplay华尔街之狼。每一个把宝马停在路边,在车里抽烟的姑娘,都自带一种“姐的故事比你的车还贵”的氛围感。

这套体系的运转,靠的不是发动机,是信仰。一种“车标玄学”。

【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正式启动。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是一场表演,但所有人都默契地当了演员和观众。车企负责搭台,消费者负责掏钱买票,然后上台演给自己和别人看。

为什么开BBA的年轻人,最后都吃上了麻辣烫?-有驾

整场戏的第一个高潮,叫“价格闪电战”。

销售的话术堪比修仙小说里的禁咒,听着特别牛逼,但后遗症巨大。什么“首付X万,月供XXX,年轻人的第一台豪华车”,听得你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不是去买车,是去领诺贝尔经济学奖。二十七八万的宝马3系,优惠完跟高配凯美瑞一个价,就问你怕不怕?你觉得你捡了个天大的便宜,是时代的幸运儿。

坏了,菜了。你以为你抄底了BBA的股价,实际上你只是成为了BBA财报里的一个数据。

朋友苗京京,去年提了奔驰C,提车当天发了九张图,配文“三十而立,犒劳自己”。我当时就感觉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因为又一个潜在用户被BBA用价格战截胡了。半年后,这哥们儿心态崩了。他说,买车的时候,销售顾问嘴里的BBA是压缩毛巾,看着不大,泡水里就给你无限膨胀。但养车的时候你才发现,这玩意儿不是压缩毛巾,是压缩账单。

你把车开进那个装修得比教堂还圣洁的忏悔室,哦不,4S店,都像是一场渡劫。你不是去保养,你是去给自己的信仰充值。账单出来,1300块的首保只是开胃菜,是圣殿的门票钱。后面换个变速箱油,3800没了,那叫“小规模献祭”。我甚至怀疑他们不是在换油,是在给你车开光。这他妈简直是抢劫!

为什么开BBA的年轻人,最后都吃上了麻辣烫?-有驾
为什么开BBA的年轻人,最后都吃上了麻辣烫?-有驾

这时候,开雅阁的同事默默发了个朋友圈,480块保养搞定,配图是4S店送的免费咖啡。杀人诛心,莫过于此。苗京京现在加油,心跳比油价表蹦得还快,他说油箱指针往下掉的时候,像是在看自己的血条。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精髓。BBA不跟你聊存量,它们直接把战场维度给升了。它们用价格优势把你骗进来,然后用保养和维修的“金钟罩铁布衫”把你困死。你以为你是来吃饭的,结果发现你是菜单上那道菜。

然后就是那个玄之又玄的驾驶感受,堪称品牌玄学的最佳体现。

宝马3系,6.8秒破百,数据666,但过个减速带,那底盘硬得像是在向你的腰椎进行一场压力测试,感觉下一秒就要把你颠成散装的。那不叫运动,那叫跟你肾结石有仇。

为什么开BBA的年轻人,最后都吃上了麻辣烫?-有驾

奔驰C级,坐进去确实像坐进了你二舅家的真皮沙发,软,非常软。但转弯的时候,路感模糊得像隔着一层毛玻璃在看世界,俗称“开船”。那不叫优雅,那叫喝高了之后跳天鹅湖,主打一个随缘。

至于奥迪A4L,底盘倒是整挺好,不软不硬。但那个内饰,讲真,我作为一个前奥迪车主,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那是一种工业化的、标准化的、毫无感情的塑料排列组合。我甚至怀疑他们设计师开会的时候是不是在玩真心话大冒险,谁输了谁负责设计门板。你触摸的不是门板,是这个世界冰冷的现实。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可能有点偏激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这些所谓的“槽点”,在一个非BBA车主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但在BBA车主眼里,这叫“调性”。宝马的硬,叫“指哪打哪,人车合一”;奔驰的晃,叫“滤震高级,与世无争”;奥迪的塑料,叫“科技冷静,包豪斯风格”。

你看看,【品牌玄学与用户信仰】就是这么炼成的。这不是产品力,这是神学。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底盘不行,他说我有未来。同理,会买BBA的人,就是为了那个标。你跟他说保养贵,他说这叫尊贵。

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是一种病,没得治。

这才是整场行为艺术的核心——贷款上BBA的年轻人,他们是这场戏里最投入的演员。

4S店销售说,三分之一的客户是贷款买的。我跟你说,这个数据还是保守了。我认识的一个小伙子,首付凑了十几万,月供七八千,提了辆A4L。前半年朋友圈里晒方向盘,晒氛围灯,晒女朋友的微笑,活成了所有人心中的“人生赢家”。后半年在二手车网站上问,“大哥,我这车还能值多少?”

这就是掀桌子式的人生赌博。我不过了,但我要让你们觉得我过得很好。这是用未来的生活品质,去换取当下社交圈的“优先开火权”。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关上车门前,你是人人羡慕的“X总”;关上车门后,只有你知道这个月的信用卡账单有多难看。为了谈生意,为了见岳父,为了同学会上有面子,你给自己套上了一身昂贵的“盔甲”。但这身盔甲,不仅重,还他妈每个月自动扣血。以前开国产车,顿顿小烧烤。现在开着奥迪,只能吃麻辣烫,还不敢加肠。

生活,变成了一场盛大的、不能中断的表演。是假的,都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但那个三叉星辉,那个蓝天白云,是真的。只要标是真的,就够了。

所以,买BBA到底图个啥?

别问,问就是你不懂。这东西跟爱情一样,是一种信仰。你问一个信徒,你的神为什么需要你献祭这么多金钱和精力?他只会告诉你,心诚则灵。

这就是一个耍流氓式的结论,但它最真实。当一个东西超越了物理属性,变成了精神图腾,所有的性价比、所有的参数、所有的槽点,都失去了意义。因为购买决策的关键,已经不在于车,而在于买车的那个人,他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设”。

为什么开BBA的年轻人,最后都吃上了麻辣烫?-有驾

所以,别劝。让人家把梦做完,毕竟,梦醒了,比做梦还疼。

至于后悔?后悔是肯定的,但承认后悔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因为承认后悔,就等于承认自己当初是个傻子。而对于一个BBA车主来说,面子比命重要。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