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开车防高温病细节

#破解夏季高温病#夏季开车时,高温、闷热环境易引发中暑、脱水等高温病,需注意以下细节,做好预防:

一、上车前:降低车内初始温度

- 提前通风降温:开车前先打开车门、后备箱,让车内热空气对流(约1-2分钟);或降下4个车窗,启动车辆后低速行驶1-2分钟,快速排出热气。

- 避免暴晒关键部位:停车时用遮阳挡覆盖前挡风玻璃,给方向盘、座椅套上遮阳套,减少阳光直射导致的局部高温(如方向盘温度可能达60℃以上,易烫伤皮肤)。

夏季开车防高温病细节-有驾

二、行车中:保持舒适环境,及时补水

- 调节车内温湿度:

- 空调避免直吹身体(尤其头部、颈部),温度建议设为24-26℃,可开外循环10分钟后切换内循环,防止车内缺氧;若开长途,每1-2小时切换一次外循环,补充新鲜空气。

- 若出汗较多,可在车内放一盆水或湿毛巾,增加湿度(避免过度干燥导致口干、喉咙不适)。

- 及时补充水分:

夏季开车防高温病细节-有驾

- 随身携带温水或淡盐水(避免大量喝冰水,以免刺激肠胃),每次喝100-150ml,少量多次饮用,不要等口渴再喝(口渴时身体已轻度脱水)。

- 可备含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但避免过量(含糖量高易增加肠胃负担)。

- 穿着与防护:

- 穿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避免穿深色、紧身衣(深色吸热,紧身衣影响散热);若穿凉鞋,避免赤脚踩油门/刹车(防止脚部出汗打滑,也避免脚垫高温烫伤)。

- 戴透气遮阳帽或使用车载遮阳帘,减少阳光直射头部,降低头部升温速度。

三、特殊情况:警惕突发高温风险

夏季开车防高温病细节-有驾

- 避免长时间暴晒后立即开车:若车辆暴晒超过2小时,上车后不要立即关闭所有车窗开空调,先开窗+空调外循环,待温度降至舒适范围再关窗,防止闷热导致头晕。

- 别把这些物品放车内:打火机、香水、碳酸饮料等在高温下可能爆炸;矿泉水瓶若被阳光直射,可能形成“凸透镜”聚焦热量,增加内饰起火风险。

四、身体信号:及时应对不适症状

- 若出现头晕、心慌、出汗多、口干等轻度不适,立即找安全地点停车,下车到阴凉处休息,喝少量淡盐水,解开衣领透气,一般10-15分钟可缓解。

- 若症状加重(如恶心呕吐、体温升高、意识模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