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为何持续加码湖北?东风“链”动全球的产业引力

外资为何持续加码湖北?东风“链”动全球的产业引力

武汉这座城市,表面看是个大学生扎堆、热干面飘香的地方,背地里却悄悄变成了外资车企们争着抢着要进驻的大本营。朋友小李前阵子还在感慨,说他家楼下新开了家博格华纳工厂食堂,伙食都比公司好,一问才知道人家在武汉搞新能源汽车电机生产线,每100秒就能造出一台电机。想想我早高峰堵在二环路上,人家的电机已经咔咔下线十几台,这效率直接把人整不会。

东风汽车在湖北这片地界儿,就是那个带头大哥,不仅自己玩得溜,还拉了一帮兄弟一起搞事情。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以前说起湖北汽车产业,大伙印象还停留在传统整车制造,现在谁敢小瞧?现在是“整车+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全套服务,一条龙给你安排明白。本地配套率超80%,全球TOP10零部件企业有7家落户这里,小区门口随便遛弯都能碰见隔壁楼住着个做安全气囊研发的工程师。

外资为何持续加码湖北?东风“链”动全球的产业引力-有驾

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讲过一句话:“从武汉到襄阳、十堰这一条带,全是东风的人马和供应链。”对外资这叫啥?叫“零距离配套”。以前做项目老得海运空运等货,现在工厂门口就是合作方仓库,省心省钱还省事。有网友调侃:湖北这个地方,不光鸭脖好吃,连造发动机都自带辣劲儿。

像博格华纳这种巨头,在武汉六年扩建三次。总经理张新发也直言不讳:刚开始只是引进国外产线试水,现在最先进的生产线直接放这里了。这信任感,比相亲对象父母请你吃饭还真诚。一位老同学就在那边工作,他说每次公司组织团建,都忍不住炫耀:“我们厂一年能造几十万台新能源电机,你们羡慕吗?”我只好默默点根烟——别说,还真有点馋他们福利食堂的小炒肉。

但故事没完呢。过去大家觉得中国制造就是世界工厂,可现在轮到湖北反向输出技术了!康明斯跟东风合作30多年,两边合办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以前欧美那边出方案,中国来适配;现在倒过来了,有70%的研发活是在中国完成,比如氢能发动机,从湖北送回欧美市场用。我一个爱折腾模型的小伙伴听完后嘀咕:“以后买进口柴油发动机会不会写‘Made in Wuhan’?”脑补画面有点魔幻,但现实确实如此。

外资为何持续加码湖北?东风“链”动全球的产业引力-有驾

采埃孚、法雷奥、新思科技这些国际大牌,也纷纷把研发中心设在武汉。他们不是冲着便宜劳动力来的,而是真正盯上了创新能力和完整生态圈。有段时间网上传疯一句话,“世界车谷看经开”,原来不是吹牛皮,是因为像光谷这样集聚200多家智能汽车相关企业,高精度地图、芯片这些卡脖子技术都有突破,全国首个“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区也落户这里。不少业内人士打趣:谁要是在光谷混两年,说不定哪天就蹦出来当自动驾驶领域的大佬啦!

这些硬核实力背后还有软环境撑腰。比如自贸区推出什么“拿地即开工”“跨境贸易秒通关”等28项改革措施,据说审批时限压缩60%。身边朋友吐槽买房贷款慢,我只能安慰他,你看看人家公司批项目速度,再看看银行按揭效率,就知道差距在哪儿啦。而且交通更不用提,“九省通衢”、长江黄金水道、高铁3小时覆盖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物流快递分分钟全国飞。这基础设施搭起来,对外资吸引力简直离谱,有时候感觉比抢春运火车票还激烈一点。

外资为何持续加码湖北?东风“链”动全球的产业引力-有驾

有人会问,为啥偏偏选中湖北?孙俊聪专家分析得透彻:这是“一核引领、多链协同、全球辐射”的局面。“世界车谷”为核心,把汉孝随襄十串成一条超级产业走廊,还联动宜昌动力电池和荆州汽车电子,一个1小时产业圈呼之欲出。据我观察,经开区附近的新盘最近价格又涨了一波,好多人其实冲的是未来就业机会和生活便利度去的吧?

而且别忘记,每一次行业升级背后都有一个灵魂人物——这回就是东风。不夸张讲,没有它持续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不断迭代产品搞创新,那些国内外资本可能早跑去其他地方投资喽。一位老司机总结很精辟:“没有强大的主心骨,再好的政策都是纸上谈兵。”每当看到新闻里军山新城云峰工厂千万辆新能源下线,我都会想起初中班主任讲的话——抓住时代红利才能站稳脚跟。这波属于整个湖北人民一起喝汤啊!

外资为何持续加码湖北?东风“链”动全球的产业引力-有驾

顺嘴八卦一下,上周逛超市遇见邻居王阿姨,她女婿就在某知名合资品牌做工程师,说最近公司准备再招一批软件开发岗,因为法雷奥的软件中心今年又扩编。他们内部笑称,“以后修理厂师傅都得先学Python”。听起来挺科幻,其实也说明当地人才需求变化太快,只要肯学习肯钻研,就业机会满天飞,比捡共享单车赚得多多啦!

有人担心这么多国际大牌涌入,会不会让本土品牌压力山大。但事实证明,有竞争才有成长,而且很多技术最后都是互相融合共同提升水平。我表弟去年毕业进了一家供应商单位,本以为天天搬螺丝钉结果被派去参加芯片联合攻关组,他回来第一句话就是:“原来国产团队也可以这么硬核!”后来发现他们部门领导还是从德国总部挖来的专家,中德美日混搭办公环境,各种文化交融,看着就很洋气哈~

外资为何持续加码湖北?东风“链”动全球的产业引力-有驾

最后扯远一点,今年不少网友讨论,如果没有强大的供应链支撑,仅靠单打独斗,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壁垒。有意思的是,经常刷论坛看到神评论,比如“小鹏(指某网友ID)表示自己虽然工资一般,但骄傲于每天骑行经过军山新城时,看见千万辆新能源下线标语,总觉得自己也是历史参与者之一。”生活碎语间透出的自豪感,让人忍俊不禁,也算是一种另类幸福吧?

今天聊这么久,也是因为身边越来越多人关注这个话题,无论你是不是汽迷,是不是行业内卷受害者,都可以试试统计一下,自家小区或者朋友圈里到底藏着多少来自经开区或光谷的新晋工程师、小老板甚至咖啡店创业青年,下次聚会可以组个队PK谁懂更多关于新能源汽车冷知识,说不定还能赢杯奶茶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