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新车扎堆:烈马1966、猛士M817等八款车型齐上阵
这个周末,天气闷热得让人发懒,可汽车圈却不安分。刚洗完自家那台老SUV,还没收拾工具,群里就炸开了锅,说是有一大波新车消息冒出来——烈马1966复古版、东风猛士M817、吉利全新博越,还有奇瑞风云X3/X3L、鸿蒙智行尚界H5,以及特斯拉Model Y L和英菲尼迪QX80两款概念车,最后还夹着个Mustang GTD Liquid Carbon。说来也巧,这几天正好碰到邻居换车,他纠结选啥,一边问我一边吐槽现在的选择太多。
先说烈马1966吧,这玩意儿8月16号预售的,两种配置价钱分别38.66万和43.66万,说实话,不便宜。但这回真把复古做到了骨子里。外观直接致敬初代Bronco,那徽标放在前脸,有点像小时候在路边见过的美式越野。三种配色,双拼也有。我隔壁修理厂王师傅摸着下巴感慨:“这前杠和轮眉做得讲究,比咱当年修进口件省心多了。”不过还是保留可拆门可拆顶这些骚操作,下雨天别乱来,不然座椅进水后味道难散。
内饰主打“曙光沙白”,还有专属铭牌装饰,看起来确实高级,但空调出风口位置有点尴尬,我试坐时发现腿容易蹭到。据说动力用的是2.3T发动机,202kW功率,也就是老江铃福特那套,加10速自动变速箱,大脚版还给三把差速锁和赛级悬挂,“七地形模式”听起来唬人,其实城市用不到那么多花活儿。有意思的是,他们官方宣传敞篷模式适合去草原露营,我倒觉得更适合带娃兜风吹头发。
转头再看东风猛士M817,这名字总让我想起部队里的硬汉。这次8月17日上市,两种配置价格比之前预售降了一万块——31.99-34.99万元。不少销售都说Pro版最划算,但Max那个丹拿音响是真香。外观上继承了917的大气场,不过收敛不少,更偏向城市通勤,据小区门卫大爷的话,“不像以前那么吓人”。尾灯还是十字造型,小细节挺走心,比如拖钩裸露设计方便救援(我去年冬天帮朋友拖雪地就吃过亏)。
内饰科技感强,中控屏加抬显组合,再搭华为鸿蒙5.0系统,用习惯手机的人估计会喜欢。不过NAPPA皮座椅夏天暴晒后烫屁股是真的,无解。动力方面1.5T插混+双电机,总共505kW功率,据群友测零百只要五秒出头。但有人反映CLTC续航1300km实际跑下来也就1100左右,高速掉电快一点。有位技师提醒,新手别盲目追求高性能混动,该定期检查电池包冷却液,否则极端天气下容易报警。
吉利全新博越也是同一天上市,共四个版本,现在优惠7000元,所以最低7万多能落地一台紧凑SUV,对年轻家庭来说诱惑不小。这代长4549mm,比上一代略长一点点;轴距2707mm,也是微增。“这尺寸挤进地下室停车位刚好,”物业张叔点评。他们家去年买了旧款,每次倒库都磕磕碰碰。这回外观改成直瀑格栅,更沉稳些,不像以前那么激进;尾灯贯穿式设计,小孩晚上认自家车方便不少(亲测有效)。
内饰环绕布局,还搞了如意橙配色,有点跳脱但耐脏性一般。我坐进去感觉14寸中控屏够大,不过反应速度偶尔卡顿(销售嘴硬说是演示机问题)。Flyme Auto系统据说支持无线快充50W,但朋友抱怨部分安卓手机兼容性不好,经常识别失败。此外动力依旧1.5T四缸+7DCT组合,从静止到100码只需8秒不到,对市区通勤足够,就是高速超车时油门响应稍慢半拍。
奇瑞家的事最近也热闹——风云X3纯电跟X3 PLUS增程同时上线,一个主打新能源,一个照顾续航焦虑症患者。据技术交流群里老司机爆料,全铝壳体结构抗腐蚀能力提升明显,而且猎鹰智驾L2级辅助功能,在他们县城弯道表现不错,就是语音指令识别偶尔抽疯。同平台的iCAR 03早期用户反馈,今年冬季低温掉电厉害,新批次似乎有所优化。“猎鹰500智驾”其实就是升级芯片加全景影像之类的小改动,但对于爱折腾电子设备的人是福音也是麻烦,多一个功能就怕坏一个东西。
顺便提一句,大号版本X3 L月底成都亮相,到时候产品线更丰富。有段子手私信问:猎鹰200/500到底区别在哪?其实主要差芯片算力与摄像头像素,一般家庭用基本无感知,要不是对智能驾驶特别敏感可以不用太纠结这一项。另外纯电续航401km/520km参数听着很美好,高原地区实际体验要减20%起步,这是西藏拉萨某租赁公司老板亲口讲的经验教训。
再往下聊鸿蒙智行尚界H5,这台据传售价18-23万元,是华为第五“界”,定位平权智能驾驶车型。一哥们看图片分析,说第二排空间比他家的MPV还宽敞,两拳距离妥妥够伸腿。他关注的是机械门把手保留的问题,因为曾经遇到电子故障被困在里面一次阴影至今未消除。而且该车型主攻传统SUV造型,没有运动溜背那些噱头,看重家庭用户安全需求。他老婆表示激光雷达什么的不懂,只关心是不是防撞灵敏度高。今年9月才正式上市,现在只能靠流出的谍照猜测细节,据称会推纯电跟增程两个版本,各取所需吧!
至于特斯拉Model Y L嘛,目前只有媒体曝光图能看见,都在上海工厂托板运输阶段。我表弟是4S店销售,他透露预计35万元左右六座布局,将近180毫米加长轴距150毫米,也就是说空间直接翻倍。“YYY”标志挺神秘,好多人以为是什么隐藏彩蛋,其实只是内部命名罢了。而且19寸轮毂搭配香槟金涂装,很挑审美。有客户吐槽二排独立滑轨虽然高级,但是维护成本高,以后坏一次估计得破费几千块。据他说综合功率340kW零百五秒级,而82度三元锂包理论751公里续航实际上城区堵两小时掉格子肉眼可见,所以数据看看乐呵即可。当年老Model S第一次进我们县城的时候,也是被大家围观半个月,如今遍地都是,变化真快啊!
英菲尼迪QX80 Track Spec/Terrain Spec概念两兄弟,上周发布会上视频画面切换得飞快,让不少媒体同行抓耳挠腮。其中Track Spec追求公路性能极致化,那哑光漆面黑化处理乍一看跟美国大片里的肌肉怪兽一样霸气,全系650匹最大输出,被称作品牌史上最强量产机器。不过维修站小李提醒一句:“这么大的V6双涡轮,如果国内油品不过关,很容易积碳。”而Terrain Spec则彻底奔野外去了,下护板、防脱圈胎甚至帐篷射灯都有现成接口,可以直接户外露营。如果以后引入国内,就怕审批手续麻烦死你……透明底盘技术很酷炫,可惜目前市政道路坑洼较少派不上多少用场。在北方山区或许才能真正发挥威力吧?
最后压轴Mustang GTD Liquid Carbon,又是一台收藏级狠货,全碳纤维身板连喷漆都省,自带赛车范儿。不久前微信群有人晒图讨论,引擎盖下面那颗815匹V8机械增压发动机声浪震耳欲聋,上赛道合法飚起来绝对拉仇恨。不过买它需要通过厂家审核流程,而且限量供应,就算砸钱没关系,人脉资源才关键。有趣的是这种裸碳纤维材料维修难度巨大,一旦剐蹭补漆根本无从下手,只能整块更换。所以王师傅笑言:“你敢开出去溜达一天回来肯定哭。”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上个月修理厂来了辆年代久远的进口Bronco,被主人珍藏多年仍然精神抖擞。一番闲聊之后才知道,当年的经典终归会以各种方式回归市场,而新的故事又悄悄开始酝酿……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