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推140万方盒新车,自动驾驶难落地,17座实用性存疑

有人说汽车这东西,大多都长一个样,要说丰田能折腾出什么花来,大家也都是见怪不怪了。可这回丰田摊上大事了,一不小心,把自家最贵的SUV给推上市了,价格直接干到一百多万人民币,关键是号称未来能自动驾驶到L4级,最多能塞下17个人,你说这车到底是车,还是移动房子?

讲真,听到一辆车能坐下17人,我下意识以为丰田要重操旧业,搞旅游大巴了。你会不会也第一时间想到那些满大街跑着的金杯、全顺?可丰田偏不,玩出了点新花样,搞出来个看上去就像巨型方块的东西,还专门起了个高科技的名字——e-Palette。说白了,这个名字念出来就像在咖啡馆点单似的,来一杯“易盘乐特”,贵得离谱,让人大脑自动开启吐槽模式。

有人可能会问了,这玩意到底牛在哪?就冲这价格,有啥人会买?你说是花140万买个普拉多,买个雷克萨斯SUV,还是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大冤种?问题抛给大家,有没有可能,我们中国人未来会对这种“大方盒子”感兴趣呢?

丰田推140万方盒新车,自动驾驶难落地,17座实用性存疑-有驾
丰田推140万方盒新车,自动驾驶难落地,17座实用性存疑-有驾

这车外形,说漂亮谈不上,看着就是一个黑白配大面包。要我说,像极了小时候看的那种憨憨的“未来主义”动画造型——没前没后,玻璃窗子大得夸张,四平八稳。唯一的高端感可能就是黑玻璃反着光,晚上停马路上,看起来还有点像自动贩卖机。你想象一下,17个人塞进去,尤其下雨天,车窗全是水汽,那画面绝了。

再说这“座椅布局”,丰田的工程师可能看过不少地铁车厢,主打一个“高效利用空间”。仅有四个固定座椅,剩下都是站着的,或者靠着一个“折叠凳”坐。17个人,4个人能安稳坐下,剩下的靠本事。有人会觉得,这不就是公交吗?其实,跟北上广那些早高峰地铁还有得比,你要真指望开着它全家出行,恐怕还得先定个“起立久坐”的小目标。

动力和续航,讲真没太多惊喜,你要说丰田想玩赛道,不行;你要跑长途,也差点意思。150千瓦马力和那点续航,不比现在很多国产新能源靠谱不少。更别说最高时速80公里,路上开起来,不挨骂挨超都难。可丰田也不是傻,显然这个车不是给你家用的,更像是某些地产项目、活动场馆、旅游景区里面专门拉客用的——也就是“行走的班车”,铁打的底盘专拯救铁打的社恐。

至于什么自动驾驶L4级,现在大部分中国新能源汽车都在吹这个牛,说得啪啪响。丰田这回倒是比较实诚,直接告诉你现在只带L2辅助,未来等合作伙伴给力后,硬件、软件一起补升级,2028年左右有希望让它实现L4自动驾驶。也就是说,现在买到手的车,依然是得靠司机。炒作“自动驾驶的梦”,等于让你心里种一棵树,结不结果靠运气。

最关键的还是价格,你品一品,140万人民币,直接能买台奥迪Q7、宝马X7外加一辆小钢炮,再去海南玩三次,还能剩点钱买两套沙滩裤。这么一个“工地小巴士”,凭什么卖这么贵?我就问一句,真有人甘心出这个价吗?——咱不说家长里短的钱包承不承受,这用车场景都有点费脑子。

你想拿这车接娃上下学,问题来了,你家真有那么多孩子?除非你想承包整个小区。你想拿去旅游,那不如直接租个高级商务车,还更舒服。要真做成移动便利店、路边咖啡馆,是挺好用,但中国的地摊经济,有没有多少人愿意投资一百多万买辆固定资产,然后每次还要跟城管周旋?想当艺人休息室?没错,大明星可能爱,可惜国内影视行业从来都是“预算紧张”,剧组要真有钱,一大溜奔驰斯宾特都能开一列,犯得着买这高科技笨重方盒子?

这车贵得离谱,其实也未必是为了赚普通人的钱,或许瞄准的就是那些需要“面子工程”和“示范效应”的企业机构。比如科技园、会展中心、大学城、产业园、机场来一批,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让领导参观时觉得“咱们这可是国际化、自动化、智能化”,脸上有光。毕竟,很多事不是为了用,而是为了看,说到底,为“面子”买单的往往不是个人,而是公家单位和企业。

丰田推140万方盒新车,自动驾驶难落地,17座实用性存疑-有驾
丰田推140万方盒新车,自动驾驶难落地,17座实用性存疑-有驾
丰田推140万方盒新车,自动驾驶难落地,17座实用性存疑-有驾
丰田推140万方盒新车,自动驾驶难落地,17座实用性存疑-有驾
丰田推140万方盒新车,自动驾驶难落地,17座实用性存疑-有驾

问题来了,这么一辆高价智能方盒子,未来会不会普及?你要问我,我觉得概率不大。说到底,中国老百姓买车还是图实在,你有本事装17人,但价格还得和金杯、五菱赛赛,要不然就悬。更何况,新能源风潮下,国产车企比拼已经疯狂,天天卷价格、卷配置、卷服务、卷智能。你丰田再牛,愿意掏高价买账的大企业毕竟有限。如果过两年国产一开窍,给你山寨一个,功能也齐全,造型也像,价格三十万起步,又让你情何以堪?

很多人看着国外高科技新品眼馋,觉得日本人肯定有两把刷子。但近些年我们也看到了,外国大厂很多点子,放到中国就水土不服。例如日本想象出来的“无人便利店”没搞几天就熄火;美国吹上天的“电动皮卡”只有一堆土豪试,老百姓照样买油车。所以,你真觉得丰田靠一辆e-Palette就能重新定义出行?

设想一下,你有140万预算,会考虑买这样的车吗?假如丰田哪天真想进军国内市场,是不是还得先掏出比同级金杯、别克GL8、五菱MINI更卷的东西来?要我说,只要国内一卷起来,丰田这点优势就没剩下多少了。

丰田推140万方盒新车,自动驾驶难落地,17座实用性存疑-有驾
丰田推140万方盒新车,自动驾驶难落地,17座实用性存疑-有驾
丰田推140万方盒新车,自动驾驶难落地,17座实用性存疑-有驾
丰田推140万方盒新车,自动驾驶难落地,17座实用性存疑-有驾

所以啊,这事其实不难理解。科技、创新、炫酷的外形谁都喜欢,但到底得服务于生活的真实需求。别管是17座还是自动驾驶,买车的“本分”其实很简单:用得上,价格合适,开起来顺手才是硬道理。若一个“方盒子”又重又贵,既不能飙车,有啥高科技还得等未来升级,真正买单的,永远不会是普通家庭。大公司当面子工程买一两台凑个数倒还说得过去,想要大规模流行,难。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如果你有140万预算,是买一辆可以塞17个大活人的“丰田e-Palette”,还是买辆体面大气的豪华SUV,再剩下的钱投资理财、买几辆微型电车随便开?这17人一车的梦想真有那么重要吗?还是说,丰田其实在给世界一个高价的“未来出行”幻想?再或者,这不过是日本老牌车厂的一次“大厂自嗨”,买了不仅仅是车,更买了一份站在科技前端的寂寞?

你愿意花自己的钱去当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吗?想得明白,钱包永远不会被骗走。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