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轱辘界又蹿出个新角儿,传祺的向往M8乾崑系列,嚷嚷着要跟华为深度绑定,电门到底,续航直冲1200公里+。
这数字一摆出来,着实让人心里咯噔一下。
不过,咂摸咂摸滋味,这年头,车厂跟科技大拿“结盟”早就见怪不怪了。
个个都在吆喝“智舱”,好像不跟互联网攀个亲,车都不好意思溜达出门。
但是咧,这种撮合真能扎扎实实解决用户痒点,还是纯粹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先聊聊这续航里程。
1200公里,听着齁甜,但这是在CLTC工况下跑出来的。
圈里人都门儿清,实操起来,能有个七成利就算烧高香了。
况且,插电混动,归根结底还是个电老虎,要是桩子拉胯,或者长途奔袭找不到补能的地儿,这1200公里也就成了纸面富贵。
再瞅瞅华为的鸿蒙座舱和乾崑智驾系统。
这俩行头听着云里雾里,其实就是个车载交互和自动驾驶帮手。
现在市面上类似的玩意儿多了去了,华为的独门绝技在哪儿?
是丝滑如德芙?
还是功能满天飞?
又或者更懂咱这疙瘩的路况?
这些都得亲身试水才能定论,光瞅着彩页上的参数,不顶个屁。
当然,也不能一竿子支到天边。
华为在通信基站和芯片研磨上的硬实力,那是有口皆碑的。
要是它能把这些绝活儿移植到车上,拔高车辆的聪慧程度,那对咱老百姓来说,铁定是好事一桩。
只是,铁疙瘩毕竟不是手机,安全系数才是硬道理。
自动驾驶辅助再溜,也不能完全卸掉驾驶员的担子,万一擦枪走火,这锅谁来背?
这事儿也折射出一个挺耐人寻味的苗头,那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迭代升级。
早些年咱总念叨“弯道超车”,现在看来,这个“弯”越来越陡峭,也越来越难啃了。
老牌车企想在智联化方面有所斩获,就得跟科技公司抱团取暖。
但这抱团也暗藏玄机,谁来掌舵?
谁来兜底?
肥肉怎么分?
这些都是要掰开了揉碎了盘算的。
说到底,咱老百姓真正惦记的,不是这车塞了多少黑科技,而是它好不好上手,稳不稳当,皮不皮实。
要是一款车只是堆砌各种高精尖玩意儿,但开起来膈应,或者隔三差五掉链子,那再智能也是白搭。
所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到底能不能“向往”,还得看它能不能戳中用户的痛点,而不是只在发布会上扯几句嗓子。
至于身价几何,那更是重中之重。
要是价格高企,那估计也只能是少数玩家的玩具了。
与其翘首以盼各种“神仙科技”,不如撸起袖子把车打磨好。
说到底,汽车不是日用品,它系着人命关天的大事。
但愿车企们能铭记于心,少一些花架子,多一些真材实料。
毕竟,消费者都不是傻子,谁是真心实意,谁是想薅羊毛,一眼就能看穿。
末了,回到最初的问题,传祺和华为的“联姻”到底是蜜里调油还是磕磕绊绊,现在还不好盖棺定论。
但有一点板上钉钉,那就是汽车江湖的厮杀只会愈演愈烈。
谁能真正把准用户的脉搏,谁就能在未来的牌局里占得先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