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摩托车圈子里,出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一些原本铁了心要买雅马哈NMAX155这款明星车型的朋友,在最后关头竟然纷纷退订,转而选择了一款国产踏板车,叫豪爵UFR150。
这事儿让不少人感到好奇,雅马哈这个牌子在大家心目中分量可不轻,技术、品质、口碑都摆在那儿,怎么就会被一台国产车给“截胡”了呢?
这背后到底是因为大家手头紧了,开始追求性价比,还是说咱们的国产摩托车,真的在某些方面已经做得足够出色,甚至超越了这些国际大牌?
咱们今天就来掰开揉碎地聊聊,看看这台豪爵UFR150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让消费者做出这样的选择。
首先,咱们得从最根本的问题说起,那就是骑车上路,什么最重要?
答案肯定是安全。
很多人买车的时候,会下意识地认为,大品牌、进口车就等于更安全,这是一种惯性思维。
但实际情况是,安全感这东西,不是靠一个车标就能给的,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配置来保障。
咱们可以设想一个很常见的场景,晚上加完班回家,天已经黑了,可能还飘着点小雨,路面湿滑。
你在路上骑着车,旁边的汽车一辆接一辆地从你身边开过。
这个时候,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一对能把前方道路照得亮如白昼的车灯,和一个能在关键时刻帮你稳住车身的电控系统。
豪爵UFR150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实在”。
它用的是欧司朗品牌的LED大灯,还配了一个特别厚的透镜。
很多车主反映,这个灯一打开,光线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整面“光墙”铺在路上,照明范围非常广,亮度也很高,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把一台高配汽车的大灯给装了过来。
在没有路灯的国道或者雨雾天气里,这种强大的照明能力带来的安全感,是任何花里胡哨的设计都比不了的。
相比之下,一些合资或进口车型的原厂车灯,在照明效果上往往就显得比较保守了。
如果说灯光解决的是“看得见”的问题,那电子辅助系统解决的就是“站得稳”的问题。
这可以说是UFR150让很多NMAX155准车主倒戈的核心原因。
UFR150配备了博世的双通道ABS防抱死系统,还有日立的TCS牵引力控制系统。
这两个东西听起来很专业,咱们用大白话解释一下。
ABS大家可能都熟悉,就是你紧急刹车的时候,它能防止车轮锁死,让你不至于直接摔出去。
而TCS,这个在NMAX155上没有的配置,就特别关键了。
它的作用是防止后轮打滑。
比如你过一个洒水车刚经过的弯道,或者路面上有点沙子,你油门稍微给大了一点,后轮就可能瞬间失去抓地力开始打滑,车子很容易失控。
TCS系统会在检测到打滑的千分之一秒内,主动限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帮你把车轮重新“按”回地面上。
对于每天都要在复杂的城市道路通勤的人来说,这套系统等于多上了一道保险。
而NMAX155接近两万七的售价,却没有配备TCS,这让很多注重安全的消费者心里犯了嘀咕:我多花的钱,到底花在了哪里?
说完了安全,再来聊聊舒适性。
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很多人每天都要骑着它上下班,一坐就是半个多小时甚至更久。
如果车子骑着不舒服,那绝对是一种煎熬。
不少骑过NMAX155或者本田PCX160的车主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减震偏硬,路感太清晰了,过个减速带或者小坑洼,颠簸感会很直接地传到身上,短途骑行还能接受,时间一长,腰部和臀部就很容易感到疲劳。
豪爵UFR150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用了一个比较“越级”的办法,它在后轮用上了带有气囊的减震器。
这种减震器通常是在更高级别、更大排量的摩托车上才能见到的。
它的好处就是过滤震动的效果特别好,处理颠簸的时候不是硬碰硬,而是多了一份柔韧,感觉就像把一张硬板凳换成了一张软沙发。
经过减速带的时候,车身的起伏被抑制得很好,不会有多余的晃动,即使后面带着人,舒适度也比传统的减震要高一个档次。
这种体验上的提升,对于追求骑行品质的用户来说,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除了减震,UFR150在骑行姿势的设计上也花了不少心思,比如车把的角度、坐垫的厚度和脚踏板的空间,都进行过优化,让大多数身高的驾驶者都能找到一个比较舒展、放松的姿势,长时间骑行不容易累。
再加上它还有脉冲点火和自动启停功能,等红绿灯的时候发动机可以自动熄火,车身非常安静,没有了传统踏板车怠速时的那种抖动,整个骑行的质感和高级感都提升了不少。
当然,很多人对国产车最大的疑虑还是在于品质和可靠性。
过去的一些印象让大家觉得国产车虽然便宜,但用的零件不好,小毛病多。
不过,UFR150这款车似乎想改变大家的这种看法。
它的做法很简单,就是“集全球之大成”。
拆开看它的核心部件,会发现很多都来自国际知名的大牌供应商,比如德国博世的电控单元、日本精机的仪表盘、日本NGK的火花塞、日本富士的离合器等等。
这种做法虽然成本更高,但保证了核心部件的品质和可靠性,也让消费者更有信心。
此外,在一些细节设计上,也能看出它的用心。
比如它的发动机进气口位置设计得很高,藏在坐垫下方,这样在跟车行驶时就不容易吸入地面的灰尘和污水,不仅能延长空气滤芯的保养周期,还能从根源上避免一些因为进气不洁导致的发动机或传动系统问题。
这些都是用户在日常使用中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好处。
最后,也是最直接的一点,就是价格。
UFR150的售价在一万七千元以内,而雅马哈NMAX155的价格则要高出近一万元。
当一台车在安全配置、舒适性配置上都明显优于对手,同时核心部件的品质也有保障的情况下,价格却便宜了这么多,这就让很多消费者开始重新思考一个问题:我多花那一万块钱,去买一个品牌标签,到底值不值?
当然,UFR150也并非完美无缺,它也有自己的短板,比如用户普遍反映它的极限速度不算高,加速到一百公里每小时之后就比较乏力了;坐桶的空间设计得不太合理,放不下一个全尺寸的头盔,这对于需要储物空间的通勤用户来说是个不小的麻烦;还有它的仪表盘菜单逻辑有些复杂,查找信息不太方便。
但是,当这些缺点和它近万元的价差以及多出来的那些硬核配置放在一起衡量时,很多人觉得这些小问题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对于大多数把踏板车当成日常代步工具的人来说,安全舒适地到达目的地,比追求那一点点的极限性能要重要得多。
这件事也反映出,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再盲目迷信品牌光环,而是更看重产品本身能带来什么样的实际价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