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中国家庭,曾经梦想过“全家出行不打仗”?
说实话,自从我有了娃,每次说周末去郊区,“后排坐谁,行李放哪,姥姥能不能伸展腿”,这些问题比“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还复杂。
要不是车太小,动不动就得像俄罗斯方块一样塞人塞包,谁不想来一台面子里子都能打的MPV?
但问题又来了:买个MPV,是不是就等于穿了一身“老板专用西装”,一天到晚别人都觉得你要出去谈生意?
东风风行这次带着星海V9横空出世,摆明了“我要让豪华MPV进千万家”,这话一听就是先把噱头打满。
什么东方美学、三联大屏、航空座椅……把MPV玩出花样了。
但话说回来,这一波操作真能打动中国人那颗“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心吗?
还是说,又是厂商给自己加戏,消费者只能当“云体验官”?
先捋捋这事儿。
星海V9,东风风行首款新能源中大型MPV,噱头是东方美学+科技感+大空间。
前脸用“中国结”镀铬中网,还配分体式流光LED大灯,侧面流畅,隐藏B/C柱,车身长度直接“卷”到5米2,轴距3米多,光这尺寸,商务和家庭估计都能塞下。
内饰主打41英寸三联屏,第二排航空座椅有按摩、加热、通风、横向滑动,第三排还能坐下1米8大汉,空间、舒适,这波是冲着主流合资MPV“下绊子”来的。
智能化也没少整活,8核芯片,TAI 4.0车机,四音区语音交互、微信互联、高清三联屏,爱奇艺、腾讯视频,直接把小朋友的iPad也省了。
安全呢?
L2+级驾驶辅助、12超声波雷达、4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还能50米循迹倒车、遥控泊车……看得出来,这不是只想做个“多拉快跑”的老实MPV,那是要当懂你的“出行助理”。
但说到这儿,我就想问一句:车企的“智能化”到底是为了让你开得更安全,还是让你开着更像“数码产品”?
你说这个41英寸三联屏,功能丰富是好事,但万一副驾驶刷抖音刷得笑出声,影响司机专注,谁来管?
又比如那个L2+辅助,咱们中国路况复杂到什么程度,真能指望自动跟车、变道、上下匝道,就万无一失?
我个人有点“中年人多疑症”,科技再炫酷,还是希望大家别过度依赖,“能用但别全信”。
再说动力。
1.5T插混,最大功率113kW,纯电200公里、综合1300公里续航,油电双修,听起来很美。
但我知道有的朋友嘴上说要环保,心里还是怕冬天电池掉电、假期高速堵车只能靠纯电“原地干瞪眼”。
厂商说“零焦虑”,我觉得,焦虑这玩意儿是写在中国用户基因里的,得慢慢来。
不过,三四线城市的朋友敢不敢第一辆家用MPV直接选插混?
欢迎评论区聊聊。
再扒一扒安全。
全车高强钢70%,A/B柱1500MPa钢管,气囊从4到9个,三排都能保护,碰撞标准对标国际。
但你仔细想,家用车安全永远是“越厚道越好”,可大部分人买车前都不是想着“我撞了咋办”,而是“这车看上去结实不结实”——这是不是咱们消费观念还停留在“以貌取车”?
我有个朋友买车就只关心:“这车气囊够多吧?”对于星海V9这种看起来“安全配置堆到牙齿”的车,其实更适合“细致型家庭主妇”或者“安全焦虑症患者”安利。
价格层面来说,17.99万-27.99万,覆盖四大系列、十几款配置,既有适合家庭的中国结系列,也有商业范儿的青云梯旗舰。
家用推荐200km中国结,算是续航、空间、经济性都均衡。
商务想要面子、科技感,青云梯、智享系列随便挑。
这价格定位,硬杠别克GL8、腾势D9这些合资/新势力,性价比确实“闹革命”了。
不过,问题又来了,中国消费者在MPV上“撒钱”的底气,真有跟换iPhone一样频繁吗?
有人说星海V9是20万级全能新标杆,也有人喊“自主MPV还要努力”,我倒觉得,MPV这事儿和相亲一样,不能只比颜值、只拼配置,还得看缘分。
你预算有限,家里又真有“多口之家”需求,星海V9绝对值得关注;但你追求品牌光环,或者说“必须得是合资才体面”,那这车估计还“劝不动”你。
毕竟,咱们国人是出了名的“看重第一印象”,要大众认账,星海V9还得靠时间来验证。
很多人喜欢问:“一个MPV到底能改变什么?”我的答案是:它能让你在一辆车里装下三代人的矛盾和幸福,也能让你少听点“爸妈坐得不舒服”的碎碎念。
但再好的MPV,不能解决中国家庭的根本问题——那就是,去哪都想带全家,还想每个人都坐得像头等舱。
你说这现实吗?
最后我想问,在智能化、科技感、空间舒适、安全配置都这么堆的今天,买车到底是买未来,还是买当下的“确定感”?
星海V9能不能成为下一个“国民神车”,还得看咱们这些普通人,愿不愿意为“更好的出行体验”多掏点钱,多试错一回。
你们觉得,二十多万买这样一台全能MPV,值得吗?
留言聊聊,万一哪天真开上这车,咱们一起体验一下“面子空间双赢”的快乐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