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崩塌:德系豪华车的神话破灭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华销量下滑15.5%,奔驰下滑14.2%,奥迪下滑10.3%。这一下滑趋势自2024年就已显现,当年宝马全球销量暴跌13.4%,奥迪更是狂跌11.8%。
更加触目惊心的是价格体系的崩塌。奔驰A级裸车价已跌破12万,与普通品牌家用车站在同一起跑线;宝马i3终端价不足25万**,比上市时接近腰斩。曾经需要加价购买的奔驰GLC、宝马X3等热门车型,如今终端优惠普遍超过20%。
BBA的纯电动车表现更为惨淡。2023年,BBA三家纯电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合计占有率仅2.1%,而同期比亚迪年销突破300万辆,理想、蔚来等新势力也纷纷突破50万辆大关。
渠道溃败:4S店关闭潮背后的服务危机
“以前加价提车,现在门店跑路。”这已成为BBA车主的真实写照。
2025年上半年,全国23个城市超过80家奔驰4S店终止授权,大量宝马、奥迪经销商也纷纷转投新势力阵营。无锡一家宝马门店突然关门,车主预存的万元保养费无处退款;郑州一家经营十余年的奥迪经销商直接改换门庭,卖起了问界。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蔚来已在全国布局2300座换电站,理想提供上门取送车维修服务,用户通过手机App即可一键预约,体验远超传统4S店模式。
产品失效:BBA电动车的三大硬伤
1、“油改电”的先天缺陷
BBA多数电动车型并非基于纯电平台开发,而是将电池硬塞进燃油车底盘。奔驰EQC因此屡屡因电池故障被投诉,续航严重缩水;宝马iX3在极寒天气下实际续航仅235公里,不到同价位国产电动车的一半。
2、智能化的代际差距
当小鹏城市NGP已覆盖20个主要城市,华为ADS4.0实现无图智能驾驶时,BBA的智能辅助系统还停留在基础L2级别。奥迪至今没有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奔驰到2023年底才勉强推出L2+级系统。
年轻消费者直言不讳:“BBA的车机系统,操作流畅度还不如千元安卓手机。”
3、价格体系的全面崩溃
BBA初期试图维持电动车的高溢价,奔驰EQC起售价超过50万,奥迪e-tron高达55万,远高于特斯拉和国产高端电动车。发现市场不买账后大幅降价,又引发老车主集体维权,品牌溢价彻底崩塌。
新旧对比:智能电动车全面超越
30-40万元价格区间,燃油车占比从2025年1月的68.4%骤降至6月的54.9%,问界M8和M9,已经连续N个月获得40万和50万以上车型销量冠军,新能源车正式成为市场主导。
国产智能电动车在各个方面实现对BBA的全面超越:
技术层面:比亚迪DM-i混动技术热效率秒杀BBA的P2架构,问界M9搭载的HUAWEI ADS4.0智能驾驶系统性能远超奥迪现有技术
用户体验:理想汽车的“冰箱、彩电、大沙发”精准满足家庭用户需求;蔚来的用户社群和贴心服务让BBA的传统“高冷服务”相形见绌
市场表现:鸿蒙智行2025年6月销量全面超越BBA同级车型,特斯拉全球年交付量是BBA三家纯电车型总和的3倍
理性选择:别为过时的情怀买单
鸿蒙智行汽车
BBA的没落,本质是工业时代思维与数字时代的碰撞。当传统豪车还在强调发动机功率和零百加速时,智能电动车已在重新定义什么是好的出行体验。
如今,20万级有比亚迪汉、小鹏P7、问界M5等优秀国产电动车型;30万级有问界M7、极氪001、理想L7;50万级以上有问界M9、蔚来ES8、仰望U8。这些车型在续航、智能、体验各方面均已超越同价位BBA产品。
豪华的核心不再是车标赋予的身份象征,而是技术实力与用户体验。在新能源时代,继续选择BBA,不仅可能面临“买即贬值”的经济损失,还要承担售后无门的风险。
你的下一辆车,何必是BBA?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