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冲击新能源年销百万,比亚迪特斯拉领跑,国产品牌加速崛起

大家都知道,最近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榜单新鲜出炉,这里头有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名字:吉利。说起吉利,“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是多年来挂在嘴边的话,现在瞅准了新能源赛道,竟然快要干成一件大事——今年有望首次迈入全球新能源年销量百万这个门槛,甚至冲进“三强”。这事儿到底有啥讲头?是赶巧凑热闹还是实实在在掀起了行业风浪?咱们就来一块掰扯掰扯。

先说一个小事实,现在新能源车卖得特别猛,但也不是风头无两的时候。你看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又掉到100万以内,这跟以往比确实少了点。再看看全球市场,164.3万辆,同比涨了19%。但大家更关心的是细节,尤其纯电和插混这两兄弟到底谁更厉害。纯电直接干到100万辆+,猛增31%,插混才勉强2%的涨幅,约60万,两个数据一比,心里就有数了:纯电这玩意儿,越来越吃香。

这就好玩了,背后是啥原因?还是老一套,国内市场影响太大。7月纯电乘用车还能保持20%的增长,可插混竟然五年来第一次负增长,增程也跟着掉队,铁打的新能源阵营,也有个别人掉队,拉下了全球成绩。有人说是不是插混就完犊子了?也不能这么绝对,人家还在努力,但市场用脚投票嘛,咱们得承认一件事:比拼的不是谁有补贴,而是谁用着更方便,性价比更高。

说到补贴,这又是决定今年下半年行情的重大变量,美国车主快把税收抵免薅秃了,国内“国补”政策和新能源免购置税也快收尾了,眼瞅着羊毛薅到头,谁还不抢着买车?这阵风在年底前估计还得疯吹几个月,全球新能源销量一下子可能就水涨船高,月均说不定能到180万辆,开挂一样地往上顶,年底甚至突破2000万辆也不是没可能。

来看具体的热销车型,有几个头牌每年都名利双收——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宋、海鸥,您就当是班上的学霸,每回考试稳稳前三。Model Y能蝉联冠军,不是偶然,跟美国人抢着在补贴结束前买的是一回事。比亚迪宋和海鸥这对组合,4万多辆,各自死牢地守着前排位置。后面更多有意思的竞争,得提吉利星愿和海鸥这两个强劲“小钢炮”,上半年一个24.9万,一个26.1万,后面还有出口加持,星愿有可能年底来个反超,谁说小型车就永远打不过比亚迪?

再看比亚迪秦Plus,受优惠政策结束影响销量下去了,但排名反而往上走,这不是搞笑吗?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便宜和质量,要平衡,不然老是靠打折卖,谁会觉得你东西值钱?特斯拉Model 3的日子有点难过了,销量半年两次跌出前五,虽说累计还排在第三,可后头追兵紧得很,海鸥、星愿分分钟就能追上。你说电车这个江湖,谁能在榜首待太久?牌桌上的头把交椅,随时有人抢。

吉利冲击新能源年销百万,比亚迪特斯拉领跑,国产品牌加速崛起-有驾
吉利冲击新能源年销百万,比亚迪特斯拉领跑,国产品牌加速崛起-有驾

五菱宏光MINIEV还是那个不服老的“人民车”,靠实惠的价格,一直有票房。比亚迪秦L、海豹06、小米SU7、问界M8都在榜单上各显神通,尤其是问界M8,仅靠增程版就冲到2.2万,纯电版才刚刚量产,之后还得涨。小米的SU7虽然一直被产能卡脖子,但有新工厂上线,后面增长空间很大。如果有人觉得新能源已经到顶了,不妨看看这些非头牌选手如何一路向前,说明市场大得很,创新机会永远有。

榜单里外,诸如大众ID.4、现代Ioniq 5、雪佛兰Equinox EV,成绩单也让人瞠目结舌。看到美国市场的带动,各路选手奋力上分。有一点值得琢磨,美国市场真是“新世界”,很多车在那里才找到涨势,是不是能带动全球市场的结构换个角度?也许明年榜单里就多了几个美国选手。

谈完车型,咱们再看品牌榜,这才是更“大势”的角力游戏。谁家品牌厉害,谁就是市场真正的领头羊。今年前7个月,三家“超级大户”比亚迪、特斯拉、吉利,撑起了新能源半壁江山。比亚迪不愧是国内大佬,7月30.9万辆,前7个月227.1万辆,可能是特斯拉三倍,躺着把冠军收入囊中。特斯拉靠美国政策的最后一口气,7月终于有回暖,12.2万辆,跟比亚迪比还是差一截。要说今年的亮点,一定是吉利。7月再度破10万辆,累计65.8万辆,全年过百万已指日可待,马上跻身全球“亿元俱乐部”,这不就是从草根逆袭到顶级玩家?

吉利这么猛,到底凭啥?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你看,背后当然工具很多,比如产品线全、性价比稳、出口上量快,关键还是踏实干事,不急功近利。比起有些品牌只知道靠补贴活着,吉利更像是“真刀真枪”做生意,难怪有爆发。很多人只看到销量数字,却没注意到吉利的布局:它没在一棵树上吊死,新能源轿车、SUV、MPV哪路都成气候,出口也搞得有模有样,你说这种企业怎么可能会“躺平”?

榜单后排也不太平,五菱、大众、宝马,各自盘着各自的小阵地,零跑、问界、小米、现代这些二线品牌,不断借着新品、产能和渠道突破。小米SU7是今年的“新宠”,7月份终于破了3万辆,产品火爆的同时拼命扩大工厂,俨然一副追赶头部的架势。沃尔沃、广汽埃安、奥迪的销量都在下滑,说明老牌劲旅也会遇上转型的阵痛期,不上心不创新,就会被市场遗忘。

吉利冲击新能源年销百万,比亚迪特斯拉领跑,国产品牌加速崛起-有驾
吉利冲击新能源年销百万,比亚迪特斯拉领跑,国产品牌加速崛起-有驾
吉利冲击新能源年销百万,比亚迪特斯拉领跑,国产品牌加速崛起-有驾

有意思的是,榜尾深蓝和启源死咬不放,都在2万辆出头,不服输的劲头就是后进生转身学霸的典型。还有连斯柯达都能冲击榜单,你说竞争已经白热化到什么地步了?这表明一个道理,新能源不是“有钱有政策才玩得起”,只要思路清楚、技术靠谱,谁都可以出头。

吉利冲击新能源年销百万,比亚迪特斯拉领跑,国产品牌加速崛起-有驾

回到吉利冲击年销百万这事,放在三年前谁能信?当年中国车企不少人还在犹豫新能源到底能不能挣钱,吉利能坚决转型,是胆识也是远见。更重要的是,吉利不仅扎扎实实把市场做起来,出口也打开新局面,这份亮眼的成绩不是靠泡沫堆出来的。当下来看,比亚迪仍然统治中国市场,特斯拉继续吃美国补贴的“老本”,吉利是在两边夹缝里杀出血路。以后全球品牌角力,未必只有中美两个极端,“中国品牌自主崛起”可能真的成为全球新能源的新趋势。

这里让我想起一个关键问题:靠补贴撑的市场,能持续吗?答案很难戳破,如果没有持续创新、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补贴早晚会撤走,企业就得自己找出路。因此,吉利模式对后来者是一堂生动的“活课”,政策能助力但不能永远依赖,终究还是要靠实力。

吉利冲击新能源年销百万,比亚迪特斯拉领跑,国产品牌加速崛起-有驾

下半年行情你要问会怎么变?我的看法是,年底前肯定还有一个“抢购高峰”,毕竟政策红包不常有,消费者都怕贵了才下手。但再往后谁能继续强势,就得看谁产品硬、渠道广、售后稳,企业真正拼的是长远,不是临时赛跑。

新能源赛道的真正答卷,是谁能既有技术、又能规模化,还能国际化。吉利今天能冲进全球百万三强,说明中国新能源企业在世界舞台站稳了脚跟,更厉害的是,它用自己的方式做到了国际认可,不仅不靠着别人跑腿,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外用户也开始买中国车,这是国家和行业整体实力的体现。

说白了,这份榜单给我们的启示很简单——中国新能源车企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只靠政策救济的小孩,真正跑出来了。未来是谁的天下?我觉得不是谁补贴多谁就赢,而是谁能把客户心思琢磨透,把技术产品做到极致,把服务渠道拉得足够长。市场是无情的,但机会也永远在路上。

所以别只盯着销量数字看热闹,更得往后思考——企业的下一个拐点在哪?谁会成为明天的“新能源巨头”?会不会有更多中国品牌改写全球格局?这些,无疑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思考。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