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一条"4万块骑上宝马G310GS探险车"的帖子直接冲上热榜。
点进去一看,2025年11月,国内某知名二手摩托车平台挂出多台2018-2020款宝马G310GS,表显里程3万到5万公里,卖家报价在3.5万到4.2万之间(含过户费)。
评论区瞬间炸锅:"宝马单缸水鸟,这价格能捡漏?"、"G310GS不是越野神器吗,4万块比买国产街车还便宜?"
要知道,这可是宝马旗下经典探险车,新车2024年售价约5万左右,如今二手车直接掉价到3万到4万区间。
难怪网友调侃:"以前觉得宝马摩托是高攀不起,现在4万块就能让蓝天白云标骑在胯下?"
那问题来了,这台"骨折价"宝马G310GS到底值不值得冲?
4万块骑宝马,是真捡漏还是暗藏坑?咱今天就来扒个明白。
第一部分:4万块骑宝马G310GS,这价格到底是怎么打下来的?
先给不了解的朋友科普下背景。
2025年11月市场上流通的这台G310GS,是宝马2018年到2020年款的入门级探险车,搭载313cc单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25千瓦(实际34马力),最大扭矩28牛米,整备质量170公斤。
这款车主打轻量化和越野通过性,曾经可是宝马旗下的明星产品。
2024年新车市场价约5万左右,官方指导价50900元,但这已经是经过大幅下降后的价格。
算上购置税、保险、上牌,落地怎么也得5.5万以上。
可如今4万块就能拿下2018年到2020年款的二手车,相当于打了八折。
为什么会这样?这得说起2024年下半年国内摩托车市场的那场"大洗牌"。
一方面,国产品牌集体发力高性价比车型,彻底改变了市场格局。
无极350AC和春风450MT这些国产中排量探险车配置拉满,搭载TFT彩屏仪表、双通道ABS、快排系统,还有智能车机,价格却卡在2.7万到3.2万区间。
这就像买衣服一样,同样的质量,一个牌子卖几千块,一个牌子卖几百块,消费者肯定往便宜的买。
另一方面,进口大排量摩托车关税调整及平行进口渠道增多,让像川崎Versys650、KTM390Adventure这类硬核越野车的价格也跟着下探。
原来的生态被打破了,每个环节都在降价。
而宝马G310GS的"尴尬"就在于定位不清。
它虽然挂着宝马标,但核心就是一台313cc单缸入门车。
宝马自家更大排量的F750GS、R1250GS才是真正的主战场,这台G310GS目标用户其实就是"想体验宝马品牌但预算有限的新手"。
可随着国产车配置越卷越高,G310GS的"单缸震动大"、"动力中庸"这些短板被无限放大了。
骑过的老车主普遍吐槽说,买它图的就是个宝马标,骑久了才发现单缸抖得手机都拿不稳,越野性能还不如国产250。
更关键的是时间问题。
这台2018年到2020年款的车龄已经5年到7年,虽然里程不算高(3万到5万公里),但二手车商普遍反映,宝马摩托的保值率前三年掉得狠,五年后基本就躺平了。
2023年同期,同款G310GS还能卖5万到5.5万块,到了2025年,随着更多车源流入市场,价格自然被打穿到3.5万到4.2万的区间。
这不是某一个环节的问题,而是整个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
第二部分:G310GS到底是越野神器还是鸡肋标签,这台车的真实实力如何?
既然价格这么低,那这台宝马G310GS到底值不值得买?
咱先拆解它的核心亮点和槽点。
先说宝马光环之外的硬实力。
作为一台探险车,G310GS的设计确实有讲究。
车架用的是高强度钢管编织结构,这种结构强度高、重量轻,适合长距离骑行。
搭配的是41毫米倒置前减震(行程180毫米)加后减震(行程180毫米),应付非铺装路面比如碎石路、轻度泥地的表现远比普通街车强。
轮胎是前110/80-R19、后150/70-R17的全地形胎,抓地力比公路胎稳当得多。
离地间隙虽然官方没有明确公布,但实测约在210毫米左右,蹲个马路牙子、过个小坎基本不怂。
对比国产同级别探险车,比如贝纳利TRK251离地间隙180毫米,宝马的优势明显。
但是,这台车的短板也藏不住。
首先,那台313cc单缸发动机虽然动力够用(0到100公里每小时加速约7秒),但震动控制真的一般。
转速超过5000转的时候,握把和脚踏能明显感觉到"麻手",这对长距离骑行的舒适度影响不小。
其次,车重170公斤对于新手来说不算轻。
同级别国产车普遍在150公斤左右,这意味着停车挪车的时候需要适应更大的力度,特别是女性骑手或者身体素质一般的人,容易吃亏。
最重要的是配置"复古"。
没有TFT全彩仪表(还是传统指针加小液晶屏),没有手机投屏功能。
虽然ABS是标配(G310GS均配备ABS),但其他智能化配置确实拉不跨。
这就像买手机的时候,有些品牌的旧款虽然便宜,但没有高刷屏、没有快充,用的时候就是一种"凑合"的感觉。
有个真实例子能说明问题。
2025年9月,北京的一位车友花了3.8万块买了台2018年款的G310GS,骑了一个月后吐槽说,周末去怀柔郊区跑山的时候,非铺装路段确实比他的川崎Z400稳。
但跑高速(时速100公里以上)单缸声浪像拖拉机,震得肩膀发酸。
最难受的是仪表盘,晚上看里程都得眯着眼。
但他也承认,要是只骑市区代步加偶尔跑个短途摩旅,这个价格买宝马标,心理满足感确实拉满。
这其实就反映了这台车的真实定位。
它不是为了追求极致体验的,而是为了满足情怀的。
第三部分:4万块买宝马G310GS,到底是捡漏还是交学费,背后藏着哪些选购逻辑?
现在问题来了。
如果你手里有4万块的预算,到底是冲这台宝马G310GS,还是选国产高配街车或探险车?
关键得看你的需求。
从性价比角度看,如果你追求的是"品牌溢价加基础越野能力",对配置要求不高,能看转速知道时速就行,G310GS确实是个"情怀之选"。
毕竟宝马标的保值率虽然不如以前,但转手时(比如骑两三年后)还能卖2.5万到3万块。
国产同级别车可能只剩1.5万块出头,残值率摆在那儿。
但如果你更看重"实际骑行体验",那国产同价位车型可能更香。
比如无极350AC,2.67万块左右,配置TFT仪表加双通道ABS加快排系统。
动力是322cc双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30千瓦,最大扭矩31牛米。
震动和声浪都比单缸舒服,长时间骑行不会那么累。
或者春风450MT,3.16万块左右,排量449.5cc双缸,最大扭矩44牛米。
越野配置拉满,搭载辐条轮毂、高离地间隙220毫米、长行程KYB减震,适合真的想去西藏、新疆跑长线的玩家。
对于想要体验宝马品牌的人来说,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加点钱上国产大排量。
春风650NK新车价格约39400块,落地约4.5万,比4万块的二手G310GS成本相近。
650NK搭载649.3cc双缸发动机,最大功率52千瓦,最大扭矩62牛米,配TFT仪表加电子快排。
整体动力炸裂,更偏向街车操控,适合压弯、跑山。
更重要的是,买二手车得盯紧"车况"这个关键。
宝马摩托的维修成本确实比国产车高一些,原厂刹车片、发动机零件成本更高。
这台2018年到2020年款的G310GS虽然里程不高,但得检查发动机有没有渗油(单缸机的常见毛病)、减震油封是否老化(影响骑行质感)、电路有没有老化(宝马摩托的线路比较复杂)。
业内人士建议,最好找专业技师验车,或者让卖家提供近半年的保养记录,别为了一个宝马标就冲动下单。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这台4万块的宝马G310GS挂出来后,评论区直接成了辩论现场。
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
有人问,4万块买宝马摩托,不如加点钱上国产大排量,比如春风650NK。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
春风650NK确实是台好车,动力更强,配置也更高,新车价格约39400块,落地约4.5万,和4万块的二手G310GS成本相近。
但区别在于定位不同。
G310GS更轻更灵活,适合城市穿梭加轻度越野。
春风650NK更偏向街车操控,适合压弯、跑山。
如果你想要的是"宝马标加轻量化",选G310GS。
如果追求的是"动力炸裂",春风650NK或者升级款春风675NK(35980块)更合适。
还有人问,二手宝马摩托的维修保养贵吗,会不会买得起养不起。
这个确实是关键问题。
宝马Motorrad官方提供3年到3次机油保养套餐,包含原厂机油和工时费,建议保养周期为1年或10000公里。
相比国产车确实会贵一些,但G310GS的保养成本属于宝马摩托中较为亲民的。
总体来说保养成本相对可控,但具体费用建议咨询当地宝马授权店。
还有一个担心就是,2018年到2020年款的车龄5年到7年了,会不会哪天突然报废。
实际上国内摩托车没有强制报废年限(除非年检不通过),只要车况正常、手续齐全,骑到10年、15年都没问题。
但要注意,部分城市对外地牌照摩托车有限行,比如北京长安街禁摩,买之前得先查清楚当地政策。
另外,这台车的行驶证和发票一定要齐全,否则过户会卡壳。
结语
从这台2018年到2020年款G310GS的"骨折价"就能看出,摩托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国产车卷配置、进口车卷价格,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
对于预算4万块、想体验宝马品牌又不想硬刚大排量街车的朋友来说,G310GS确实是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但前提是你能接受它的单缸震动、复古配置,以及二手车可能存在的车况风险。
这台车本质上就是一个选择题。
你看重品牌和情怀,就选它。
你看重体验和动力,就加钱上国产高配或者进口大排量。
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
最后灵魂拷问就是,如果让你选,4万块你是会冲这台情怀宝马,还是加钱上国产高配,亦或是再攒攒钱买更大排量?
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