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刚交出的成绩单,确实让人愣了一下。39 个月 80 万辆,这速度放在整个行业里,都算跑得相当快的。更有意思的是,6 月份单月就卖了 52747 辆,还是新势力里的头名。
可细看这 5 万多辆的构成,五个品牌的表现简直像打翻了调味瓶,酸甜苦辣咸全齐了。这背后藏着的,可不只是简单的数字游戏。
先说这 80 万辆的分量。特斯拉从 0 到 80 万辆用了 6 年,蔚来更是花了 7 年多。鸿蒙智行把这个时间压缩了一半还多,凭什么?
关键可能就在 “贵的车卖得好” 这点上。别家还在靠低价走量时,鸿蒙智行的成交均价一直领跑。就说问界 M9,50 万以上的价格,照样卖得火,6 月又交出 13718 辆的成绩,累计都破 20 万辆了。
这可不是偶然。现在买豪车的人,越来越看重那些看不见的 “安全冗余”。比如碰撞测试成绩再好,他们还想要更智能的避险系统;续航再长,也得有快充和应急补能方案。问界 M9 刚好踩中了这个点。
再看问界 M8,6 月卖了 21185 辆。40 万级的车,能卖得比不少 20 万级的还多,靠的就是把家庭场景琢磨透了。第二排的小桌板能架平板电脑,第三排空间够两个成年人舒服坐着,后备箱塞得下婴儿车加四个行李箱。这些细节,比单纯堆配置要管用得多。
整个 6 月,光问界两个主力车型就贡献了 34903 辆,占了总销量的 66.2%。加上其他问界车型,整个系列占比高达 84.7%。这成绩看着亮眼,但也像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万一哪天这个篮子晃了一下呢?
相比之下,享界 S9 就像刚上赛道的新车,后劲挺足。6 月卖了 4154 辆,比 5 月几乎翻了一倍。在 30 万以上的新能源轿车里,它现在是卖得最好的。
不过这里有个隐忧,现在订车的人得等多久?如果产能跟不上,好不容易攒的口碑可能就要打折扣。就像热门餐馆突然火了,要是上菜速度慢了,客人下次可能就去别家了。
智界的情况就更复杂了。上半年累计卖了 46600 辆,同比增长 257%,听着挺吓人。可细看 6 月只卖了 2459 辆,还不到 3 月巅峰时期的四分之一。三个月掉了七成多,这曲线看得人心里发紧。
是 4S 店铺得不够多?还是同级别的竞品太凶?比如比亚迪和特斯拉最近都在这个价位段发力。智界就像长跑选手突然腿软,得赶紧找到问题在哪,不然好不容易攒的势头就泄了。
刚在 6 月底开卖的尊界 S800,算是个新面孔。打着 “时代旗舰” 的旗号,据说用了 800V 快充平台,智能座舱也会有新花样。它的任务很明确,就是往 60 万以上的市场冲,填补鸿蒙智行在这个价位的空白。
但能不能成还不好说。这个级别的买家,见过的好东西太多了,光靠新平台和新系统可能不够。得让他们觉得,花这个钱买的不只是车,还有一种身份认同。
现在整个鸿蒙智行的阵营里,问界就像家里的顶梁柱,扛着大部分担子。其他几个品牌要么还在起步,要么遇到了小坎坷。这种情况就像一支球队,全靠一个球星得分,虽然能赢几场,但走不远。
智界那 257% 的增长,仔细算也算得清。去年上半年卖得少,今年基数一上来,增幅自然就大了。可 3 月卖 1 万辆,6 月只卖 2000 多辆,这种大起大落说明供应链可能不太稳,就像水管时而水流湍急,时而滴滴答答,很难让人放心。
倒是问界在 50 万级市场的稳固,和享界 S9 在 30 万级的冲劲,形成了一个不错的价格带覆盖。就像下棋时,在关键位置都摆上了棋子。尊界 S800 要是能在 60 万级站稳,这盘棋就更活了。
接下来几个月,有几个关键点得盯着。智界能不能把 7 月销量拉回来?享界 S9 的产能能不能跟上订单?尊界 S800 能不能打响第一炮?
按照现在的速度,鸿蒙智行离 100 万辆交付还差 20 万辆,大概需要 8 个多月。要是想快点,比如 6 个月内达成,那尊界 S800 就得给力,每个月至少贡献 3000 辆以上。
长远来看,最好的状态是问界的占比降到 70% 以下。就像一桌菜,不能只有一道主菜,得有冷盘、热菜、汤品搭配着来,这样食客才吃得舒服,店家也不怕某道菜卖完了没人来。
卖得快不算牛,卖得贵还卖得快才是真本事。鸿蒙智行现在就站在这个坎上。接下来是继续靠问界一骑绝尘,还是五个品牌协同发力,不妨再等等看。毕竟买车不是小事,多看多比总没错,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