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燃油SUV销量榜到底发生了什么?吉利是怎么封神的?

2025年10月中旬,乘联会公布的9月燃油SUV销量完整榜单,把很多人看傻眼了!

9月燃油SUV销量榜到底发生了什么?吉利是怎么封神的?-有驾

吉利旗下的多款燃油SUV霸榜前列,销量加起来碾压一众合资品牌;曾经的"神车"本田CRV居然只排第14,更惨的是它的兄弟皓影甚至没进前50名。

评论区瞬间炸了:"合资品牌这是怂了?""吉利这是要硬刚本田丰田的节奏?""国产车终于打脸那些只认合资的人了!"

要知道,2025年可是燃油车"最后的倔强"之年,各大车企都在新能源和燃油两条腿走路,结果9月这份榜单,国产品牌在燃油SUV赛道上演了一出"逆袭大戏"。

那问题来了:吉利凭什么能在燃油SUV市场"大胜"?

本田CRV和皓影又是怎么从神坛跌下来的?

咱今天就来好好扒扒这事儿。

9月燃油SUV销量榜到底发生了什么?吉利是怎么"封神"的?

先把重点划出来:2025年9月燃油SUV销量榜单显示,吉利旗下的博越L、星越L等多款车型冲进前十,其中博越L单月销量突破2.8万辆,准确说是28090辆,拿下燃油SUV榜单第一名,在整个SUV市场(包括新能源)也排到第三位;吉利全系燃油SUV加起来,表现相当强势,把合资品牌按在地上摩擦。反观本田CRV,9月销量14345辆,排名第14;皓影更惨,连前50名都没进去。当时很多人不信:"吉利啥时候这么猛了?CRV不是一直卖得挺好吗?"


结果数据甩脸上——这就是2025年9月的真实战况!

9月燃油SUV销量榜到底发生了什么?吉利是怎么封神的?-有驾

吉利这次能"封神",靠的是实打实的硬功夫。先说价格,博越L官方指导价9.99万-12.69万(2025款第四代),限时优惠后起售价才9.29万,入门版不到10万就能落地一台紧凑型SUV,轴距足足有2785mm,比CRV的2701mm还长出一截。豪越L更夸张,7座中大型SUV起售价才12.99万,顶配也不过15.99万。对比CRV那18.59万-24.99万的起售价(虽然有终端优惠),吉利这价格优势太明显了,关键配置还没缩水。博越L全系标配1.5T发动机配7DCT变速箱,最大功率133千瓦(181马力),综合油耗6.85升/百公里;还有2.0T版本,最大功率160千瓦(218马力)。配置方面,15.4英寸2.5K中控屏、Flyme Auto 1.8车机系统、龍鹰一号座舱芯片全给你配上。有网友算了笔账:同样15万预算,买CRV可能只能买个中低配,卤素大灯配织物座椅;买博越L能上高配,LED大灯、真皮座椅、全景天窗、L2辅助驾驶一个不少。

这性价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产品力上,吉利也是硬刚合资毫不手软。博越L搭载的1.5T发动机热效率高,实测城市油耗7升多/百公里,高速更省,比CRV的1.5T还省出不少。空间方面更夸张,博越L车身尺寸4730×1910×1710mm,轴距2785mm,后排腿部空间超过2拳,成年人坐着能舒舒服服跷二郎腿,后备箱常规容积650升,放倒后排能装更多。周末带全家出游,行李箱、帐篷、烧烤架全能塞进去,还有富余。配置这块儿"吊打"合资——10万出头的博越L就有L2级辅助驾驶,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刹车全给你配齐,而CRV要上到更高配置才有类似功能。

有车主实测发现,博越L的车机系统流畅度秒杀CRV那"老年机"车机,语音助手连续对话不卡顿,支持CarPlay、HiCar、CarLife全协议,想怎么连就怎么连。

吉利这波操作还抓住了市场"换购潮"的痛点。2025年正好赶上大量2015-2017年购车用户的"换车周期",这批人开了7到10年车,预算普遍在15万左右,既想要燃油车的"保值加续航不焦虑",又希望配置智能化、空间大、油耗低。吉利精准切入这个需求——博越L主打"大空间+低油耗+高配置",性价比拉满。再加上吉利这两年品牌力提升明显,银河系列新能源车卖爆了,极氪品牌走高端路线,带动品牌口碑往上走。很多原本打算买CRV的用户,去4S店对比完配置和价格,转身下单博越L。

当时很多人觉得吉利就是"低价走量",结果9月销量榜一出——人家不光走量,产品力还硬刚合资!

这波操作,把"国产车只能打低端"的标签撕得粉碎!


本田CRV和皓影为啥"不香了"?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9月燃油SUV销量榜到底发生了什么?吉利是怎么封神的?-有驾

可能有人要问:CRV和皓影以前可是燃油SUV的"销量王"啊,怎么就卖不动了?

难道是车不行了?

其实不是车的问题,而是本田"掉队"了。

2025年的中国SUV市场,早就不是"只要是合资就好卖"的年代了。国产品牌这几年技术突飞猛进,三大件质量追平合资,价格还便宜一大截;用户也越来越理性,不再迷信"合资等于品质",而是实打实地对比配置、油耗、空间。但本田的策略还停留在"守老路":CRV和皓影这两款车,近年来改款动作不大,配置升级慢、智能化严重落后。

定价策略上,CRV和皓影真是"飘了"。CRV燃油版起售价18.59万,虽然有终端优惠,但落地也要16万往上;皓影起售价也是18.59万。但这个价位能买啥国产SUV?比亚迪宋PLUS DM-i起售价13.58万,混动油耗百公里4.5升;长安UNI-K起售价15.39万,2.0T动力231匹马力;吉利星越L起售价13.72万,空间配置吊打CRV。用户一对比心里就有数了:同样15-16万预算,买CRV能买到啥配置?买国产能上中高配,真皮座椅、矩阵LED大灯、全景天窗、智能车机一应俱全。油耗还更低——博越L的1.5T综合油耗6.85升,CRV的1.5T实际油耗普遍在7-8升,一年多烧不少油钱。

有网友吐槽:"本田是不是觉得中国人钱多?同样配置的车,比国产贵好几万,凭啥?"

这话虽然直接,但确实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配置这块儿,CRV"抠门"到家。2025年了,CRV中低配还在用比较基础的配置,车机系统反应慢不说还不够智能;虽然有Honda SENSING辅助驾驶,但要加到更高价位才能买到。反观国产品牌——10万出头的博越L就有15.4英寸2.5K中控屏加Flyme Auto车机系统加L2辅助驾驶;长安UNI-K更狠,15万左右就能买到智能化配置很高的版本。

9月燃油SUV销量榜到底发生了什么?吉利是怎么封神的?-有驾

有车主实测:CRV的车机导航反应慢,博越L的车机系统秒开,语音控制不用动手。

更别提远程控制功能——国产SUV基本标配手机APP,远程启动空调、查看车辆状态随时搞定,CRV在这方面就落后了。

智能化这块儿被国产甩出好几条街,也难怪用户不买账了。

还有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品牌口碑和市场认知的变化。2018年本田CRV爆发过"机油增多门"事件,虽然后来官方召回解决了,但很多老车主心里还是有疙瘩。中国消费者的购车观念变了——以前觉得"合资就是好",现在更看重"性价比和实际体验"。国产品牌在技术、配置、智能化上的进步,让用户发现"原来国产车也能做得这么好"。业内人士分析:本田这两年把重心放在了混动和纯电车型上,e\:NS系列推得挺起劲,对燃油版CRV的更新迭代明显怠慢,结果被国产品牌抓住机会"弯道超车"。

说白了,不是本田车不行,而是本田太自信,觉得光靠品牌就能躺赢,结果市场狠狠打了脸!

吉利"大胜"背后,国产燃油SUV的"逆袭密码"到底是什么?

现在问题来了:吉利能在9月燃油SUV榜单"封神",靠的到底是短期爆发,还是长期实力?


国产品牌的"逆袭"能持续多久?

9月燃油SUV销量榜到底发生了什么?吉利是怎么封神的?-有驾

从行业趋势看,2025年国产燃油SUV的"逆袭"不是偶然,而是多年技术积累加精准市场策略的集中爆发。技术层面,国产品牌的"三大件"早就不输合资了。吉利的1.5T和2.0T发动机,热效率都在40%以上,已经和本田的"地球梦"、丰田的Dynamic Force处于同一水平。变速箱方面,吉利自研的7DCT,换挡平顺性和可靠性经过大量用户验证,故障率控制得很好。底盘调校上,国产品牌这几年挖了不少外资工程师,吉利请了沃尔沃团队,长城请了前宝马底盘专家,博越L的底盘滤震和操控质感,很多车主反馈"不输合资"。油耗控制——博越L实测百公里6.85升,长安CS75 PLUS实测7.5升左右,比同级别CRV更省。

成本控制和供应链优势,让国产车能做到"价低质高"。吉利、长城、长安这些头部车企,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0%,发动机、变速箱、车机芯片基本自研或国内供应商,成本比合资品牌低不少。举个例子:本田CRV的1.5T发动机加CVT变速箱,成本相对较高,进口零部件多;博越L的1.5T加7DCT,成本更低。省下的钱全砸到配置上——同样15万的车,国产能给你全景天窗加真皮座椅加L2辅助驾驶,合资只能给基础配置。这种"降维打击"式的性价比,让合资品牌根本没法还手。有业内人士算过账,国产品牌在成本控制上的优势,足够让它们在价格战中游刃有余,既能保证利润,又能给用户实惠。

精准洞察用户需求,产品迭代速度碾压合资,这是国产品牌的又一杀手锏。国产品牌这几年特别擅长"听用户的话"——吉利有专门的用户共创平台,每个月收集大量反馈;长安CS75 PLUS几乎每年都有改款,增配不加价。反观合资品牌,产品改款周期长,3到5年一次大改,配置升级慢,新功能要等全球统一策略。举个例子:用户反馈后备箱开口小,国产品牌下一年改款就能调整;用户要求增加手机无线充电,很快就能标配。这种"小步快跑"的迭代速度,让国产车越来越贴近中国用户的真实需求。

用户要什么,国产品牌就给什么,这种灵活性是合资品牌羡慕不来的。

吉利这两年靠银河系列新能源车,银河L7等车型月销过万,极氪品牌做高端电动车对标特斯拉,把品牌形象拉到了"科技加高端"的层面;长城靠坦克系列,坦克300和坦克500成为越野爆款,树立了"硬派SUV专家"形象。这种品牌溢价,带动了燃油车的销量——很多用户冲着"吉利现在牛了"、"长城现在厉害了"的心态,愿意尝试它们的燃油SUV。

说白了,国产品牌的"逆袭",靠的是"技术硬+价格狠+迭代快+品牌强"的组合拳。

合资品牌如果还抱着"品牌溢价"躺着赚钱,接下来只会被国产越甩越远!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市场正在发生的真实变化。

9月燃油SUV销量榜到底发生了什么?吉利是怎么封神的?-有驾

网友都在争论啥?这些问题你肯定也想问!

9月燃油SUV销量榜出来后,评论区吵翻天了,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有人质疑吉利9月销量暴涨,是不是靠降价促销"冲量"。实际情况是:博越L终端优惠确实有,但这在行业内很正常——CRV终端也有优惠,途观L甚至有更大优惠。关键看性价比:博越L优惠后起售价9.29万起,配置吊打同价位合资;CRV优惠后也要15万往上,配置却是中低配。至于质量,吉利这几年故障率大幅下降,博越L上市这么久,大规模质量投诉极少,保值率也在稳步提升。

所以说吉利销量高不是靠"冲量",而是实打实的产品力赢得了用户认可。

还有人纠结保值率的问题。

确实,CRV的保值率比博越L高一些。

但算总账就不一样了:假设都开3年卖掉,CRV落地18万(优惠后算),3年后按保值率算能卖12万左右,亏6万;博越L落地12万(优惠后算),3年后按保值率算能卖7万左右,亏5万。博越L虽然保值率低一点,但因为买车价格低,实际亏损反而更少!而且2025年二手车市场变了——新能源车大量涌入,燃油车整体保值率都在下滑,CRV的保值率比几年前也降了。与其纠结保值率,不如看哪款车"用车成本更低":博越L油耗6.85升、保养便宜,CRV油耗7升多、保养稍贵,开几年博越L能省出不少用车成本。

这么一算,谁更划算一目了然。

9月燃油SUV销量榜到底发生了什么?吉利是怎么封神的?-有驾

有网友担心,国产车现在这么猛,合资品牌是不是要完蛋了?

也不至于。

合资品牌在20万以上中高端市场、混动技术、品牌沉淀上还是有优势的——比如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CRV混动版百公里油耗5.3升,技术成熟度和燃油经济性确实领先国产;丰田的THS混动、大众的技术,在全球市场验证多年。但15万左右这个"国民价位段",合资品牌如果不降价、不增配、不加快智能化,确实会被国产蚕食得越来越厉害。有业内人士预测:几年后,15万以下燃油SUV市场,国产品牌份额会继续提升;15-20万市场,合资和国产会进入"胶着期"。

所以说不是合资要完蛋,而是市场格局在重新洗牌,谁能跟上用户需求,谁就能活得好。

还有人问燃油车不是要被淘汰了吗?

现在买燃油SUV会不会后悔?

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确实已经接近60%,但燃油车短期内不会消失——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充电设施不完善,用户对续航里程焦虑,燃油SUV依然是刚需。而且燃油车有个优势:保有量大、二手车流通性强、维修保养便宜,县城修理厂都能修。如果你是经常跑长途自驾游的,不用担心续航和充电;如果家里已经有一台新能源车,燃油车当备用或长途车;如果预算有限且看重性价比,同价位燃油车空间和配置更实惠。

这三类人买燃油SUV不会后悔。

当然如果你在一二线城市、家里有充电桩、日常通勤为主,那买插混或纯电更划算。

买车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看你的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

9月燃油SUV销量榜到底发生了什么?吉利是怎么封神的?-有驾

9月销量榜只是开始,国产燃油SUV的"翻身仗"才刚打响!

从2025年9月这份燃油SUV销量榜就能看出:国产品牌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能抄袭合资"的角色了,人家现在玩的是"技术硬刚+价格屠杀+体验升级"——吉利博越L凭啥能卖2.8万台?因为10万出头给你L2辅助驾驶加全景天窗加智能车机,而CRV同价位只给你基础配置。

这哪是竞争?

分明是"降维打击"!

本田、丰田如果还抱着"品牌溢价"的老思路不放,接下来只会被国产越甩越远。

市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

国产品牌用技术突破、成本控制、用户洞察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接下来的战场只会更激烈。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现在给你15万预算买燃油SUV,你会选"性价比爆表"的博越L,还是"品牌光环"的CRV?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