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销5万到不足3万,理想汽车做错了什么?

曾几何时,理想汽车是新势力阵营的标杆,月销5万辆的成绩让对手望尘莫及。然而短短数月,其8月交付量跌至28,529辆,同比暴跌40.7%,甚至被零跑、蔚来等品牌反超。这场断崖式下跌背后,究竟暴露了哪些致命问题?

从月销5万到不足3万,理想汽车做错了什么?-有驾
image

销量断崖式下跌:数据背后的危机信号

理想L系列在2023年风光无限,但2024年却急转直下。从5月的40,856辆到8月的不足3万辆,连续三个月环比下滑,跌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严峻的是,其市场份额被零跑(57,066辆)、蔚来(31,305辆)等纯电品牌蚕食,新势力第一阵营的地位已然不保。

从月销5万到不足3万,理想汽车做错了什么?-有驾
image

这一颓势并非偶然。对比去年同期的4.8万辆,理想今年8月销量缩水近半,而竞品却普遍实现两位数增长。数据冰冷地揭示:当行业加速转向纯电赛道时,理想的增长引擎正在失速。

增程技术红利消退:单一路径的致命伤

理想凭借增程式技术一度吃透政策红利,但2024年多地取消插混/增程车型绿牌资格(如上海占比超20%),直接打击其核心市场。与此同时,问界M9、零跑B01等竞品以“增程+纯电”双线布局抢占用户,而理想的纯电转型却严重滞后——MEGA车型8月仅交付3,000辆,进度落后行业半年以上。

威尔森8月报告显示,80%的新能源消费者优先考虑纯电车型。当市场风向突变,理想“一招鲜”的技术路线反而成了枷锁。

产品迭代失速:从领跑到掉队的三大败笔

对比小鹏G9的快速迭代、蔚来ET5的配置下放,理想的产品策略显得迟钝而保守:

  1. MEGA交付跳票:原定Q2上市的纯电MPV因供应链问题推迟至Q3,错过暑期购车黄金期;
  2. i8产能困局:7月上市的新车8月交付量未公布(乐道L90同期首月即破万);
  3. L系列创新停滞:2024年仅推出配色改款,而竞品已实现智能座舱、超充平台等硬核升级。

用户对“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审美疲劳日益明显,理想却未能拿出更具竞争力的技术亮点。

用户期待值崩塌:理想主义的现实落差

汽车之家调研显示,理想潜客流失率较2023年上升27%,核心矛盾集中在:

  • 技术承诺跳票:5C超充站落地进度仅30%;
  • 服务缩水争议:部分门店取消免费保养政策;
  • 定价策略失误:i8起售价较预售涨2万元,引发老车主集体维权。

当品牌光环褪去,用户发现理想的产品力与价格不再匹配,转投竞品便成为理性选择。

破局关键:理想需要一场彻底的重构

短期来看,加速MEGA产能爬坡(官方称9月目标3,500辆)是止血之策;中期必须重构纯电技术路线,或效仿蔚来换电联盟模式;长期则需建立小米式的用户运营新范式。

理想汽车的困境印证了一个残酷事实:在新能源赛道上,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持续的创新。当“家庭豪华”的故事不再动人,理想的下一张王牌又在哪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