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银河星耀6的电池耗到15%后,我从广州开到深圳,最后在加油站发现了这台7.98万插混车的另一面

把银河星耀6的电池耗到15%后,我从广州开到深圳,最后在加油站发现了这台7.98万插混车的另一面

凌晨两点,我把车停在服务区加油站,看着油枪跳字。电量显示12%,行驶里程刚过240公里,表显油耗停在3.6L。加油小票打出来,实际加了8.7升油。我靠在车门上点了根烟,算了算这一箱油的成本——按现在的油价,还不到六十块钱。这是我故意把电跑光之后的测试结果,也是接下来这三天,让我对插混轿车这个品类有了些新想法的开始。

星耀6这车,刚拿到手的时候我是有点不信的。倒不是怀疑配置单上那些东西,全景天窗、皮座椅、14.6英寸的屏幕,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我不信的是,一台7.98万起步的插混车,在没电的情况下,油耗能控制在什么水平。毕竟见过太多“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案例,电池一亏,油耗直接飙到七八升,跟燃油车没两样。

把银河星耀6的电池耗到15%后,我从广州开到深圳,最后在加油站发现了这台7.98万插混车的另一面-有驾

所以第二天一早,我就开始折腾这套3挡DHT系统。城市道路走走停停,环路上跑到80、90,高速路段拉到120。全程开空调、听音乐、导航不间断,就是想看看这套混动在极限状态下能撑到什么程度。跑到第三天傍晚,电量彻底见底,这才开始真正的测试。

结果倒是有点出乎意料。市区拥堵路段,油耗能压在4.2L左右,环路和高速综合下来,稳定在3.6L上下。我特意在120公里时速下试了几次超车,深踩油门的瞬间,能感觉到3挡变速箱在工作——不是靠电机硬拉,而是发动机通过齿轮直接驱动。这个动作听起来挺技术化,但落在实际体验上就是一个感受:加速响应快,电量掉得慢。

2752mm的轴距带来的空间优势,在跑长途的时候体现得挺明显。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不会觉得挤,腿部空间富裕到可以换各种姿势。后备厢塞进两个行李箱和一堆杂物之后,还能再放个折叠椅。这尺寸其实已经够得上B级车的标准了,但车价还停留在A级车的区间,多少有点错位的意思。

把银河星耀6的电池耗到15%后,我从广州开到深圳,最后在加油站发现了这台7.98万插混车的另一面-有驾

配置这块,全景天窗是全系标配,这在七万多价位确实不多见。开着天窗跑郊区道路,光线透进来的感觉跟普通轿车完全不一样。皮座椅的质感也还过得去,虽然不是什么高级货,但至少不会有廉价感。14.6英寸的中控屏用起来还算流畅,Flyme Auto系统的语音识别反应挺快,说一句“把空调调到24度,开座椅加热”,基本能一次搞定。

底盘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组合,调校偏向舒适,但也不至于软得没边。过减速带的时候能感觉到悬架在吸收震动,不是那种生硬的咣当一下就完了。跑高速的时候方向盘指向性和稳定性都还可以,当然你要拿它跟二三十万的车比操控,那就没意思了。

静谧性这块做得或许是超预期的。纯电模式下自然没啥噪音,发动机介入的时候也不会突然传来很明显的震动和声音。时速跑到一百多,车内聊天不用提高音量,风噪和胎噪都控制得还行。这个表现放在同价位车里,算是能排到前面了。

把银河星耀6的电池耗到15%后,我从广州开到深圳,最后在加油站发现了这台7.98万插混车的另一面-有驾

120公里纯电续航版本的电池容量是19度多,用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支持快充。如果家里能装充电桩,平时通勤距离在三四十公里以内,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但要是没有充电条件,或者经常跑长途,那省油这事儿就得指望混动系统的效率了。

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这些功能。高速上用过几次,车道居中能力还算稳,不会左右摇摆。刹车介入的时机有时候偏早,大概是偏保守的调校策略。这套系统的硬件配置是1个毫米波雷达加5个摄像头,算是够用的水平。

第四天下午把车还回去的时候,表显总行驶里程是680多公里,充了一次电,加了两次油,算下来每公里成本不到两毛钱。这个数据对于一台家用轿车来说,已经算是比较经济的范畴了。当然,这是在有充电条件的前提下。如果完全当燃油车开,成本会高一些,但也不至于离谱。

把银河星耀6的电池耗到15%后,我从广州开到深圳,最后在加油站发现了这台7.98万插混车的另一面-有驾

这车被叫“卷王”,大概就是因为在7.98万这个价位上,插混动力、能看得见的配置、够用的空间和智能化,这几样东西凑到一起了。品牌力比不上合资,保值率可能也得打个问号,但对于预算卡在十万以内、又想试试新能源的家庭用户来说,可选项本来也不多。

服务区的烟抽完,我发动车子继续往回开。仪表盘上显示电量还剩11%,续航里程13公里。够了,回到市区找个充电桩就行。这三天下来,多少摸到了点这车的脾气。它不是那种让你开一次就念念不忘的车,但放在日常使用场景里,该有的东西基本都有了,该省的成本也确实省了。就这么回事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