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铁路,它就是最重要的交通方式。8月25日,宇通客车公布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2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6%;然而,公司的净利润达到了19.36亿元,实现了15.64%的同比增长。
在客车市场整体销量下滑的背景下,宇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非常不容易。尽管如此,宇通客车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2020年,该公司亏损高达5501万元,业绩一度跌至历史最低点。
然而,宇通客车仅仅花了4年时间便再次强势回归,这不禁让人好奇,它究竟凭借什么能够最终胜出?然而,这次的回归绝非宇通的最终站,它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向全球展示:中国制造,必将震撼世界!
其实,宇通客车一开始面临的是极为不利的局面,就像拿着一手烂牌,但令人惊讶的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它竟然实现了惊人的逆转,打出了一张制胜的王牌。
上世纪90年代,当国家取消了统购统销政策后,宇通客车的前身——郑州客车厂遭遇了严峻挑战。它不仅失去了稳定的订单来源,还失去了主要的产品销售渠道。
这直接导致该厂的产品大量积压,销售困难。为了维持生计,厂里的工人们甚至不得不转行焊接防盗门来谋求生活。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尽管计划经济已经“断奶”,但市场经济却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90年代初,出现了农民工南下打工潮,但由于铁路运力有限车票紧张,航空票价又昂贵,公路客运就成了农民工出行的主要选择。
但那时候,长途汽车上的座位都是直挺挺的靠背,坐着相当难受。因此,不少乘客都希望能把座位改成卧铺,好让他们在旅途中能躺下休息,一觉睡到终点。
郑州客车厂敏锐地把握住了时机,率先迈出了股份制改革的步伐,转型成为了宇通客车公司。并且,在众多企业尚未来得及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之际,它已经着手开始研发卧铺客车了。
在1994年,全国客车市场销售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宇通客车却奇迹般地实现了98%的逆势增长。到了1997年,宇通客车更是顺利上市,开创先河,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客车行业的上市公司。
然而,宇通并未就此止步,而是毅然踏上了新的研发征程。它深知,对于一家企业而言,要保持长盛不衰,就必须不断进取,绝不能安于现状。因此,宇通客车再次踏上了“抢占市场先机”的征程。
当时,中国的客车市场主要还是以中低端车型为主导,而高端商务客车领域则长期被日本的丰田柯斯达所垄断。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宇通公司投入了4亿元人民币,历经10年的潜心研发,终于成功推出了T7高端商务车,从而打破了日系客车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地位。
而宇通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在于,当其他客车企业纷纷通过制造跨界车型,比如轿车和重型卡车等,来抢占市场份额时,宇通却坚守初心,专注于大型客车的深度发展,没有盲目地将资源分散到多种车型的开发上。
不仅如此,宇通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展现出了深厚的社会责任感。21世纪初,中国的校车服务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那时候使用的车辆大多是经过改装的车辆或是普通的客车,这种情况导致了校车事故时有发生。
宇通公司着手进行自主研发,并参照美国校车的高标准要求,经过不懈努力,在2008年成功推出了国内首款长头式校车。此后,宇通的校车销量连续15年领跑全国,稳居榜首。
该公司还积极参与制定了十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有力促进了校车从改装车型向专业专用车型的转型升级。到了2011年,宇通客车的全年销售量达到了4.6万辆,成功摘取了全球大中型客车销量第一的桂冠。而到了2016年,这一数字更是跃升至七万辆以上。
然而,每个企业在其发展道路上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各种挑战也会随之而来。然而,宇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了重重挑战,曾连续多年陷入亏损的困境。
自2016年以来,由于国内高铁网络的迅速扩展和私家车的日益普及,客车的市场需求持续下滑。从2017年起,宇通客车的销量出现了下滑,从7万辆减少到了4.1万辆。
更令人瞩目的是,到了2020年,宇通客车首次遭遇了净利润亏损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困境,宇通公司为了扭转亏损局面、实现盈利,最终决定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很幸运,宇通始终坚持“抢占先机”的发展理念,因此在2004年,它就已经勇敢地踏出了海外扩展的第一步,并在那一年成功实现了505万美元的出口总额。
所以,当宇通正式进军海外市场时,依托这些年累积的坚实根基,其海外业务迅速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为公司扭亏为盈创造了良好机遇。
宇通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够针对各国特有的需求,量身定制适合当地使用的车辆,正因如此,宇通客车在海外市场上广受欢迎。
比如,为了适应挪威的极端寒冷气候,宇通公司会特别设计能够抵御严寒的纯电动客车。这种客车在零下25摄氏度的极端低温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高达374公里的续航里程,其续航达成率甚至能达到97.3%。
同时,宇通非常重视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这种服务模式不仅助力公司赢得了利润较高的订单,更是其成功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因素。例如,宇通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散件组装工厂,这样就能够实现当地化生产,并且还能为当地的员工提供技术培训服务。
宇通客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超过330家授权服务站,这些服务站遍布95个国家,确保了故障修复率高达98%。到了2024年,宇通客车的出口销售量终于迈上了1.4万辆的新台阶。
宇通不仅在海外市场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新能源车领域,更是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公司的扭亏为盈立下了汗马功劳。
事实上,宇通早在1999年就已经着手布局新能源领域,因此,当2020年的危机到来时,公司迅速行动,迈出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步伐。
所以,到了2024年,宇通公司售出了13795辆6米以上的新能源客车,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激增了93.26%,使得宇通在行业内排名第一。新能源客车在其总销售量中的比例达到了32%,相比上一年度,这一比例上升了11个百分点。
在同一年里,宇通凭借372.18亿元的营业收入、41.16亿元的净利润以及72.11亿元的现金净流量这三大经济指标,强烈地释放出这样一个信息:昔日的行业领军者已经强势回归,并且实力更加雄厚了。
尽管如此,宇通仍在不懈奋斗,持续向前,因为毕竟还有许多客车企业都怀揣着成为行业领军者的梦想。
实际上,宇通面临着许多未来的机遇。国内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将刺激公交车辆采购需求的增长。宇通则巧妙地利用了这一轮政策机遇,使得其新能源公交车的销售量与前一年相比激增了118%,市场份额也因此提升到了21.68%。
不仅政策方面为客车市场增添了新的推动力,而且旅游市场的回暖也催生了新的需求。随着国内旅游市场渐渐回暖,相关旅游客运车辆的采购需求也随之增加。
因为宇通公司早早地预见到旅游和团体客运市场即将回暖的趋势,因此提前着手研发既轻便又节能的高端轻型客车。
为了满足游客倾向于小团体出游的需求,像天域S12和房车天骏V6这样的车型备受欢迎。因此,在上半年,宇通公司的轻型客车产销量实现了迅猛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暴涨了74%。而且,不仅国内市场需求在增长,海外市场的销量也同样有所提升。
仅在上半年,宇通的出口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3.19%。即使在标准严苛的欧洲市场,宇通也取得了批量销售和重复购买的双重佳绩。
例如,宇通向挪威再次交付了287辆纯电动客车,且这些订单均为回头客的下单,这充分证明了宇通新能源客车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
并且,由于宇通长期致力于技术积累,每年都会将营业收入的5%投入到技术研发中,如今这些投入终于开始展现出其重要价值。
例如,L4级别的自动驾驶巴士“小宇2.0”已经成功在全球六个国家投入运营,并且它是目前唯一一款同时在中国、美国以及新加坡获得测试许可的微循环巴士。尽管宇通目前正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并且抓住了众多机遇,但它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
比亚迪、宇通等公司凭借高性价比策略迅速开拓市场,到了2025年2月,比亚迪的大型客车市场占有率已经攀升至7.33%。尽管宇通在市场份额上保持领先,但它也不得不面对由价格战带来的挑战。
其实,打价格战并非我们面临的主要难题,通过一些调整策略还是能够应对的。真正导致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调整。
当新能源客车享受的补贴逐渐减少时,如果推行的以旧换新政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企业的应收账款会大幅增加,从而导致现金流面临紧张局面。
除了在国内面临的挑战,海外市场同样面临着一些难题。例如,如果中东地区的本地化生产比例要求过高,比如沙特阿拉伯要求达到60%,那么这可能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宇通客车能够从一个几乎破产的小型汽车零部件工厂,发展成为大中型客车领域的全球领头羊,它的成功逆袭绝非巧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