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UV月销三万台,直接把途观L打得落花流水,价格腰斩还顺带把合资品牌吓出了心理阴影。这不是瞎吹,是吉利星越L一个月真实销量数据。去年全年卖了27万台,最高峰单月突破三万:这数字放在合资阵营里,基本可以拿来夜谈,让人合不上眼。今年持续两万多的月销量,更像是给合资车企敲了丧钟。指导价十四七万到十八万,看着不便宜,但终端优惠一上来,裸车十三万多就能拿,下手毫无心理负担。人家还标配2.0T高功率发动机加四驱,这配置,要是放在大众体系,那得起码贵上五万。
聊动力,以前合资车主噱头是啥?“我们是大排量,动力强,可靠性高!”星越L直接把动力短板补齐:最大马力238匹,百公里加速7秒多。两驱版本综合油耗7.8升,四驱8.6升,城区开实际9升上下。油耗不算低,但也没虚标,高速压下去会更省心。底盘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转弯时候车身不会来个“自由舞蹈”,操控稳得让家用群体放心。
外观是国货新潮流:直瀑格栅显得凶,突起样式又年轻,车长4米77,轴距2米8多,比老牌途观L还大一圈。这尺寸,说坐三位标体成年人没压力不夸张。轮胎有19和20寸两种,轮毂又大又有型。反观途观L,车价贵、空间还不占优势,用屁股就能感受到“国产崛起”。
内饰学的是“面子工程”:三块12.3英寸屏幕连着唱独角戏,全液晶仪表盘加副驾娱乐屏,科技感溢出来。丐版标配8个扬声器,高配再升一级,成了12个加持品牌音响。用料猛于合资,座椅填充物软硬适中,坐进去不容易屁股麻。不拿屏幕吓你,拿配置替你省心。
定价逻辑堪称“东亚魔法”。指导价让人掂量,优惠直接打骨折。终端降价一万八是常态,裸车跟合资同配置比,省下几万还多出四驱。途观L一对比,价格战显得单方面碾压,高低配切换如同割菜。不仅是买车划算,国产品牌玩的就是“把蛋糕做大、把对手比趴下”那一套。
销量表现一如既往稳定,最近三个月分别在两万多左右,年底冲量完结销量略回落——但依然压着其它国产SUV的头。这优惠力度不算最大,却能换来长期热卖和稳定客户群,毕竟不是谁都能打出好看数据,还能把终端卖到欢。人家追求的是稳扎稳打,不搞虚头巴脑的数据游戏。
实际体验里,车主普遍觉得空间是最大价值。后排地板全平,能把婴儿车推进去,家庭出行就多了一份仪式感。后备箱能放六个行李箱,座椅全能放倒。长途出行,空间无压力。不过隔音有槽点,高速上胎噪风噪比较明显,想要“静谧如林”只能在配置表加钱。
平台升级也是一大亮点。吉利主推的CMA底盘,现在把技术力涨起来,新造型前脸更有攻击性,尾灯贯穿式设计,对标欧美风格。车内大幅减少物理按键,靠触控和语音操控“解放双手”。科技感提升是潮流,也是国产叫板合资的底气。
每月能稳卖两万多台,直接怼合资品牌痛点,大众探岳、丰田荣放都急得跟着降价。一套动力总成加四驱,谁还在乎那些口头上的“合资滤镜”?吉利星越L专攻家庭刚需,配置是给你攒积分快乐的。销售人员直言保养成本比日系稍高,但故障率低,首保免费,以后每五千公里一次,小保养八百来块。主打成本合理又安心,让人每次去保养不至于肉疼。
路上能见到的星越L变多了,尤其年轻夫妻和三口之家是主力军。三年保值率能到60%,比新能源强不少。长期可靠性还得看后续使用,但目前反馈扎实,没什么大毛病。国产SUV一旦加了科技和配置,剩下的就是耐心和时间,把用户口碑做厚。
说到底,新一代国产SUV不是靠一时的低价和堆料取胜,而是用持续的产品力和稳定的用户服务,让合资品牌头疼、让其他国产品牌羡慕。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国产SUV正在用一场价格和技术的双重暴击,把所谓的“合资优势”按在地上摩擦。你看途观L,头发都快被拔光了,还在坚持高价策略;而国产新潮则用真正惠民的方式,开拓了一片新蓝海。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