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的“冰火两极”!小车热卖难盈利,高端亏损超三百亿!

最近,北汽蓝谷的前三季度财报出来了,拿过来看,感觉就像“半个水腥半个火热”。

车子卖得越来越火,名声传得更远,可仔细看看账本,企业依然在亏损的泥潭里拼命挣扎,而且这坑似乎越挖越深……

北汽蓝谷的“冰火两极”!小车热卖难盈利,高端亏损超三百亿!-有驾

表面风光

从整体上看,北汽蓝谷今年的表现挺不错的。前三个季度,他们一共售出11.15万辆新能源车,比去年多出了超过六成。

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九月份,一个月就卖出了两万多辆,刷新了今年的单月销售纪录。

北汽蓝谷的“冰火两极”!小车热卖难盈利,高端亏损超三百亿!-有驾

这就可以看出,咱们老百姓对北汽新能源的接受程度不断提升,街上出现的“极狐”车也越来越普遍了。

内里隐忧

热热闹闹归别人热闹,麻烦却由自己来背。

要是把第三季度单独拿出来细看,问题就露馅了。

虽然车卖得比去年还要好,但公司整体的营业收入反倒下降了,减了差不多3.5个百分点。

北汽蓝谷的“冰火两极”!小车热卖难盈利,高端亏损超三百亿!-有驾

这还真挺奇怪的,难不成车都免费给客户了吗?当然不可能,关键问题出在“卖的到底是哪款车”。

三季度卖出了4.4万辆车,最主要的功劳归功于极狐品牌刚推出的小型车——T1。

这款车只卖6.28万,跟五菱宏光MINI、比亚迪海鸥一争市场,一上市就火得不行,第一月订单就突破了3.5万辆,9月份真正交付的也有1.01万辆。可以说,没有它,销量估计会特别差。

北汽蓝谷的“冰火两极”!小车热卖难盈利,高端亏损超三百亿!-有驾

可是,大家都清楚,这种价格低廉的小车,主要靠的是多卖少赚的策略。

卖一辆车,可能就只是赚点辛苦钱,甚至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赔钱冲宣传。虽然能把销量搞上去,但对于公司整体的收入和利润贡献,真的算不上多大。

另一方面,那位被寄予厚望的“冲高”明星——享界品牌,却出了点小问题,掉了链子。

到了三季度,享界只卖出了8,200辆车,比二季度还要少点。虽然新推出的享界S9T订单还算不错,但因为产能有限,加上市场上像问界M9、理想L7这些强劲对手的冲击,始终没有办法搞出个大规模的销量。

高端车拉不动销量,利润自然就难有提升。就像家里一样,指望出去赚大钱的那个人没赚到钱,光靠节省花费,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

核心困局

卖车赚不到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亏本。

到了第三季度,北汽蓝谷又亏了超过11个亿。

这事情都不算新鲜事儿了,算下来,他们已经连续亏了23个季度,五年多时间里累计亏掉了超过330亿元,哎呦,这数字真叫一个吓人,差点能把不少公司给拖垮。

长时间的亏损就像个没底的深渊,不断消耗着公司的积蓄。到九月底,公司的净资产只剩下20.87亿元,比去年年底已经缩水了大半,真让人心疼。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现金流变得越发紧张,手头上的资金减少了将近一半,而短期借款反而大幅上涨,这说明公司目前的状况挺吃紧,偿还债务的压力也变得更大一些。

战略迷思

面对这样的局面,北汽蓝谷采取的招数就是“以价换量”。

这几年,极狐品牌的价格一路往下走,从十几万的车型直接变成了六万左右的小车。这样的策略在短时间内效果立竿见影,销量也迅速攀升了。

不过,这样的做法也带来了不小的问题,品牌一时间就被套在“便宜货”的标签里,想要推出高价车就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赚钱成了大难题,只靠卖低价车,根本难以覆盖不断上涨的研发和运营支出。

小车市场的争夺真是激烈,极狐T1虽然起步挺好的,可是面对五菱、比亚迪这些耕耘多年的老牌劲旅,想要长久站稳脚跟,还是个悬念。

未来出路

北汽蓝谷也没闲着,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比如,联手小马智行,搞无人驾驶出租车,目前已经有300辆车在进行下线测试。

极狐品牌不休,正努力打入国际市场,想把车推向全球各地。同时,公司还打算筹集60个亿,用于研发新车型和推进智能化技术。

这些方向确实挺有潜力,但问题是,远水难解近渴。自动驾驶要实现商业化还得时间,海外市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眼前最要紧的事儿,还是得想办法把享界这个高端品牌真正打响,或者让极狐在卖车的同时,找到个能盈利的门路。

结语

所以,北汽蓝谷现在就像个“偏科”的学生,用低价策略把“销量”这门课硬是在及格线晃悠,但“盈利”这门课一直挂科,加上欠的债越 piling 越严重。

在这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里,只靠销量没利润,终究是玩火自焚的事儿。

北汽蓝谷要想快速找到盈利的路子,不能总靠花钱来抢市场,这可是关系到它的存亡的关键一环。这条路呢,估摸着不会轻轻松松走过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