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推跨悦轮胎,北方冬季换胎难,全季胎市场还待观察

提到米其林在中国发布跨悦系列轮胎这事儿,你有没有觉得,这似乎不像只是推个新品那么简单?一个国际大牌轮胎厂商,专门选在山东烟台搞发布会,推出号称全季节适用、能一年到头不换胎的玩意儿,这里面到底是在图啥?真的能像他们说的,给中国市场开辟出一片新蓝海吗?

大家都知道,轮胎这东西看着不起眼,但真到了买的时候,除了修车店说啥就买啥,很多人其实对花多少冤枉钱、到底该用啥没个谱。尤其北方人,到了冬天要不要把夏天的胎换成冬天的,一直纠结。大部分城市,冬天下两场雪,不换吧担心滑,换了吧用不上,还得花冤枉钱、找人折腾。关键是,现在的中国人,出趟门不是自驾就是跨城,有时候车都开到黑龙江,结果轮胎掉链子,开不开得了都成问题。你说有没有一款,夏天能顶、冬天也稳、一年四季不用操心的轮胎,谁不心动?

可问题来了,真有那么神奇的全季胎,就一定能把中国市场卷成蓝海?我觉得得打个问号。先说说国外的套路。欧洲、美国现在全季胎卖得火,原因看起来很简单,人家那边工资高,换轮胎算时间、算人工都要钱,能省一趟是一趟。而且物价、能源这些涨得飞起,大家都想省心又省钱。而且,欧美那边要么冬天特别冷,要么天气变化莫测,司机们都被教过怎么换胎、怎么选胎,厂商推的东西大家能马上听懂。

可中国不一样,我们北方虽然有点雪,可下起来多半两三天就没影儿,还没到让全民都老老实实上冬胎的地步。再加上多数车主,别说全季胎是啥,不少连对轮胎这玩意的安全性能要求都挺模糊,要不是修车师傅建议,根本不会主动研究这些。更别说那些一年到头,车开得慢悠悠,或者根本不出远门的用户,人家换轮胎只讲便宜实用,哪管你什么“钻石切割花纹,温控科技橡胶”?

但反过来看,米其林这么大张旗鼓弄新品,也不是吃饱了没事干。首先是市场有潜力。你想吧,山东、山西、河北、陕西这些北纬37度附近的地方,现在人口多、车多,天气咋变也让那些天天开车上下班、跨城市出行的人琢磨着“用不用多准备一套胎?”如果真有“一胎用到头”的产品,也许能成。

关键一点,这事靠宣传和教育。以前你跟中国车主说“全季胎”这几个字,八成懵。现在有米其林这么个大牌撑腰,又列出了那么多国际数据——什么湿地制动短1米、雪地制动短23.2米,看着就比夏季胎牛逼——再夸一句“买这一个,全年都用不用换”,心理上起码是鼓励用户去试水。谁不希望自己花一次的钱,省去一整年的麻烦呢?都说懒人是世界科技进步的第一推动力,全季胎,不就是让人更懒、更省事、更有安全感嘛。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市场到底是不是下一块蓝海,我觉得还远着呢。理由很简单:

首先,国内车主对安全重视不够。你问身边开车的亲戚朋友,有几个真把轮胎当回事?多数都觉得反正能跑,轮胎随便点行了。只有亲身遇到打滑、爆胎或者事故,才惊觉“轮胎真是命根子”。要让大家掏腰包为“多一成安全”买单,厂商得下血本搞科普、体验,不能只靠一纸发布会吹牛打广告。

再一个,国内消费习惯还没建立起来。欧美是“买对的”,中国特点是“买便宜的”。同样一个价,普通胎和全季胎差个几百块,消费者自然觉得贵了。得让大家看到长远的经济账:比如不用换两套胎,不用收纳、存放,不怕临时坏天气。这笔账谁帮大家算明白了,才有市场。

最后一点,国内品牌竞争激烈。别以为只有米其林在玩这个高端路线,中国自己的轮胎品牌也在盯着“全季胎”,价格能低不少。用户怎么选,还真不好说。尤其搞不好,等你米其林教育完市场,便宜的、本土的直接“截胡”。

所以,米其林跨悦系列其实最大的意义不在于一次新品发布,而是给中国车主带来了一个新问题:你打算对自己的出行安全负多少责任?你愿不愿意多花点钱,买个省事省心?你相信品牌专家的那套理论数据,还是觉得自己按经验随便换胎就行?或者更深一层,你认不认可“四季胎可能是未来趋势”这套说法?

米其林推跨悦轮胎,北方冬季换胎难,全季胎市场还待观察-有驾

说到这,我倒是觉得,全季胎能不能在中国火起来,得看几个变量:一是车主意识的进化,会不会随着经济水平和安全教育的提高,更多人愿意为安全和便利掏钱;二是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比如真到了后来连极端天气都能hold住,夏天跑不化、冬天跑不硬,省心到极致;三是价格和服务配套跟上,让用户觉得新体验不亏本,还有的赚。最理想的状态,是用户真切因为新产品体验到了便利和安心,这种好处不是广告、不是PPT数据,而是真实开在路上的那种脚踏实地。

其实多数人没细想过,汽车轮胎这种东西的发展,其实和社会变迁、生活习惯变革息息相关。几十年前,大家重视什么?便宜、耐用。但现在出门是长距离、气候是多变复杂,路况变化又大,温度忽上忽下。那轮胎如果还是“夏天一套、冬天一套”这么死板,可不就被全季胎这样的创新干翻了?而这背后,反映的是“大家希望生活更简单、更快捷、更安全”,所有的硬科技、黑科技、本质都是服务于这些刚需。

米其林推跨悦轮胎,北方冬季换胎难,全季胎市场还待观察-有驾

那么最后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中国会不会因为米其林跨悦轮胎上市变成全季胎的蓝海?我的看法是,这个口子已经开了,但要彻底水涨船高、百花齐放,靠一家大厂不够,还得看整个市场的接受度,以及中国司机什么时候真正愿意为一点点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实实在在的安全,买单。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总爱在中国市场看到蓝海、红海这些热词,其实新机会有没有,最终就看用户到底有没有付诸实践,能不能形成规模。要真的变成蓝海,需要的不仅是产品好、宣传到位、价格合理,更是人们开始关注和在乎这些“平时不以为意的小东西”——比如轮胎的进化史,也可以是未来中国汽车生态变革的一个缩影。

人这一辈子,开车上路,有时候拼的不是胆大心细,而是有没有对细节负责,对自己人生本身负责的态度。轮胎只是个切口,背后还是“你期待自己和家人活得更安全、活得更省事”这个命题。而米其林们的新产品,只是赶上了时间的关口,往前又推了一步。最终买不买单,还是得看咱们中国普通人的选择。

米其林推跨悦轮胎,北方冬季换胎难,全季胎市场还待观察-有驾

你现在会不会下次换胎,考虑全季胎呢?你愿不愿意为看不见的安全多花点钱?或者说,到底还得等多少年,才能让这事变得像欧美一样稀松平常?这些问题,不妨留给每一个有车的、还没买车的,甚至没开车但关心生活质量的中国人,慢慢思考吧。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