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15万的车,比50万豪车还能救命?中国汽研全优认证背后的技术门道

这台15万的车,比50万豪车还能救命?中国汽研全优认证背后的技术门道

前两天在4S店,看到一个奔驰车主试驾完尚界H5后愣在那儿不说话。销售小伙子问咋了,这哥们憋了半天说:“我那台40多万的车,AEB在停车场都经常误判,这15万的车居然能在120码下精准避开前车事故?”

说实话,这事儿我一开始也不太信。毕竟按常理,便宜没好货嘛。但仔细琢磨了中国汽研那份测试报告,发现门道确实不少。

权威测试里的“异类”成绩

中国汽研这个机构,搞汽车测试几十年了,标准严得要命。他们设了七大高危场景,覆盖50多个极端工况。你知道20万以内有几台车全部通过?就尚界H5一台。

这台15万的车,比50万豪车还能救命?中国汽研全优认证背后的技术门道-有驾

最狠的是那个“前车消失”测试。想象一下,你开着车120码在高速上,前面的车突然闪开,露出一台静止的事故车。普通人这时候多半是踩死刹车祈祷,但H5能在1.5秒内判断出该变道还是刹车,然后稳稳绕过去。

还有个“野猪横穿”测试,听着像段子,其实挺实用。晚上在山路开车,突然蹿出个大型动物,你看见的时候基本来不及反应。H5那套192线激光雷达能提前感知,减速绕行一气呵成。

华为那套算法确实有两把刷子

技术层面,华为ADS 4.0的思路挺有意思。传统车企搞自动驾驶,基本靠实车跑数据,见一个场景学一个。华为直接用AI生成各种极端场景,让系统在“虚拟世界”里练个遍。

这台15万的车,比50万豪车还能救命?中国汽研全优认证背后的技术门道-有驾

就像那个“儿童鬼探头”测试,小孩突然从车后蹿出来,哪怕被遮挡了四分之一,系统也能识别并刹停。这背后是因为AI已经在云端演练过成千上万次类似场景。

雨天那些场景更实用。踏板车在雨中突然切入,路面湿滑,传统AEB可能要么不敢动,要么一脚急刹把你甩出去。H5的MoE架构会根据路况自动切换决策模型,该刹车刹车,该让行让行。

硬件配置确实下了血本

192线激光雷达,这配置放在两年前得是百万级豪车才敢用。探测距离250米,分辨率比行业平均高一倍。配上3颗4D毫米波雷达、11颗摄像头,基本做到了360度无死角。

实测下来,百米外的轮胎碎片都能识别,夜间雨雾中的行人也跑不了。关键是在逆光、隧道这些摄像头抓瞎的场景下,激光雷达还能正常工作。

这台15万的车,比50万豪车还能救命?中国汽研全优认证背后的技术门道-有驾

那个eAES增强型紧急转向,同级别里独一份。传统AEB只会傻乎乎地直线刹车,eAES能“边刹边让”。路口电动车突然窜出,如果直线刹车来不及,系统会小幅转向规避,把正面碰撞变成轻微刮蹭。

被动安全也没含糊

车身84%高强钢,25%潜艇级热成型钢,听着挺唬人,实际效果确实不错。“九横五纵”框架设计,前后防撞梁都用的好材料,四门都有防撞钢梁。

那个2.3米长的侧气帘挺实在,翻车时能覆盖前后排车窗。再配上预紧限力安全带,基本把乘员保护做到位了。

电池安全用的是华为自家标准,每块电芯都过X光检查。电池包里有云母板、陶瓷隔热层,底部三层防护。最关键是那个CPM碰撞解锁模块,碰撞断电后车门还能正常解锁,这细节很多豪车都没想到。

这台15万的车,比50万豪车还能救命?中国汽研全优认证背后的技术门道-有驾

开起来的感受

XMOTION数字底盘调校得不错,百公里制动34.2米,麋鹿测试78.3码,这成绩在同级别里算优秀。过滤路面颠簸的同时还保留路感,过弯侧倾控制也比一般日系SUV强。

续航方面,增程版综合1360公里,北京开到上海不用加油。城市通勤基本用纯电,一周费用30-50块钱,比坐地铁都便宜。

市场反应说明问题

这台15万的车,比50万豪车还能救命?中国汽研全优认证背后的技术门道-有驾

预售18小时破5万台,现在累计超16万台。核心用户群30-40岁,有孩子有房贷,对安全特别敏感。很多人就是冲着“避免一次事故即回本”来的。

华为ADS全系标配,这点比较厚道。不像有些品牌,把安全配置当选装包割韭菜。

当然,技术再先进也不能完全依赖,该注意的还是得注意。但从目前表现看,H5这套系统确实把20万以内车型的安全天花板又抬高了一截。

对于家里有老有小的朋友,这个价位能买到这种安全配置,性价比确实不低。至于值不值得,还是那句话——安全无价,但钱包有限。怎么选择,各位自己掂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