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坐在车里,手指轻敲中控屏幕时,那种微妙的反馈感——并不是特别硬,也不是特别软,刚刚好。感觉科技在这方面又进了一步。
我记得去年听一个销售说过,他有的客户喜欢这块21英寸的屏幕,觉得看着更爽;但也有的客户觉得太大,反而觉得分心。实际上,这个差别其实挺细腻的,很像你调节电视屏幕亮度一样,其实每个人的偏好不同,但都在追求一个刚刚好的感觉。
深蓝S09和银河M9的空间体验,差别确实不大,毕竟都长到五米二,宽两米出头。坐进去后,深蓝S09的轴距多长?大概有2.95米(估算,样本少),比银河的2.9米略长点。这个差别,实际乘坐时,明显能感受到后排腿部空间更充裕。你试想,你坐在后排伸直腿,深蓝S09的腿部空间能多出几个指头的距离,坐着更放松吧。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深蓝S09的后备箱容积大概在600升左右,银河的在500+升。不瞒你说,这差一百升的差距,比我预想的还要大…(这段先按下不表),尤其是装行李箱,深蓝那边多两个大行李箱也睡得香。
有人说:这大车,负担还是福利?二十岁的我可能偏爱跑跑小车,灵动点,但成家后才意识到,空间才是真的硬通货。想想一家三代上下车,孩子在后座打瞌睡,老人也能坐得舒服,这才是真正的从容。
但,有个问题我得问:大空间是不是驾驶体验会差一些?别靠直觉,我倒觉得,辅助驾驶系统其实可以弥补这个笨重的问题。就像买个好脚垫、换个轻巧的轮胎,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灵巧感。我最关心的是,安全和机械质感到底有没有真材实料。
你会不会觉得,买车像在找菜,菜质量不一样,吃得顺畅不顺畅?深蓝S09理解得很到位,用的超级增程,而银河用的却是电混,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的心跳感。深蓝的增程系统,简单说,它就像那台老式的钢笔,写着写着还留点空间,不会卡顿。而银河的电混就像一只多芒的彩色笔,虽然多彩,但写出来的线条可能会有点跳。
关于机械部件,我其实没仔细想过,但猜测(不确定)深蓝的增程器可能更耐用一些?毕竟串联系统,少了复杂的CG模型,稳定更有保证吧。反观银河的电混,动力虽强,技术上像是一场跨栏比赛,速度快,但要坚持长跑就得看维护和耐用。
提到操控,深蓝S09的底盘调校是不是更偏硬朗一些?我用心感受,倒不像那种软绵绵的,反倒稳得住。这也是它标配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架的优势,就像挂在墙上的画一样,线条清晰,稳固。
这里得指出,银河M9的底盘也不错,但我觉得,毕竟价格比深蓝低点,调校上不可能完全一样。你问,我看得懂吗?日常开起来,差不多就行。如果要上山越野,可能深蓝的底盘更给力吧。
说到价格,刚好我算了下。深蓝S09定价大概在24万到31万之间,银河M9呢,大概19万到26万。我曾经试过算算百公里成本(估算),用纯电续航,深蓝的成本更低——大概每百公里3元左右,而银河的电混可能得4到5元(体感,样本太少)。这个油电平衡,跟使用情境有关,城市堵车,那就省不少油。
我突然想到,深蓝S09为了科技感,配了华为的鸿蒙座舱,界面用起来是不是更顺手?我见过那界面,整个UI就像把手机的一半搬到车里了,操作起来不需要太多学成本。而银河的系统用的飞猫(Flyme)啥的,界面清新,但总感觉没那么直观。这两次测试,华为系统中的那个卡片式UI用起来方便,查车况、导航、娱乐全都一气呵成。
辅助驾驶系统,深蓝的华系系统能识别的判别能力,明显比银河的千里浩瀚更精准一些吧。有人曾说:深蓝的识别就像雷达,而银河只像个望远镜。这话夸张了点,但深蓝的识别反应快,反应灵敏,不容易出错。你会不会觉得,买车其实是在买守门员?
对了,机械素质我还得更正一下:不管用什么技术,机械的底盘传递感,才是根基。就像盖房子,钢筋水泥才是真的。深蓝用的增程器,是不是比银河的驱动电机更扎实?我感觉,这个问题很难给出绝对答案,毕竟都用的都是靠谱的方案。
一个家庭,一台大六座SUV,无非是希望够用且用得舒心。深蓝S09的空间、配置、智能,再加上品牌的可靠性(这是我个人猜测),让我更倾向于推荐它。可我也知道,有些朋友可能挂念价格,更愿意将就点。
这让我想,未来是不是大空间越做越薄?还是说,家庭的真正需求不只是空间那么简单?有一次,邻居的孩子说:我喜欢开一辆能蹦跳、跑得快的小车。我苦笑:年纪轻轻,怎么想到这些?而我更关心的,是坐在车里那份踏实感。
我得问一句:在这大大小小的细节中,有没有哪一处,是你最在意的?那种触碰得到的家族温暖,或许只差一按的方向盘按钮。你说,是不是太高估了这些小事?还是,真是细节决定成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