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今年7月份咱们国家纯电动汽车的销量成绩单出来了,这份榜单就像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照出了现在大家买电动车时,心里头都在想些什么,兜里的钱都愿意花在哪些车上。
咱们今天不讲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就用大白话,好好聊一聊这份榜常单背后透露出的门道,看看咱们中国老百姓的汽车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哪些有意思的变化。
咱们先从最亲民的,也就是价格在10万元以下的市场说起。
这个价位的车,主要是满足咱们普通人日常上下班、接送孩子、买个菜的代步需求,所以讲究的就是一个实惠、好用。
过去一提到这个,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五菱宏光MINIEV,那个满大街跑的小巧电动车。
但是,7月份的榜单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排在第一名的,竟然是吉利汽车推出的一款叫“星愿”的新车,一个月就卖了44274辆。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它不仅把第二名的五菱宏光MINIEV(27337辆)和第三名的比亚迪海鸥(22941辆)甩开了一大截,甚至比那些卖二三十万的明星车型卖得还要多,成了7月份所有纯电动车里当之无愧的销量总冠军。
这就说明一个很实在的道理:在入门级市场,大家对品牌的迷信没那么重,谁的产品好、性价比高,谁就能赢得市场。
吉利星愿这次显然是做对了,可能是在空间、续航或者配置上,用同样甚至更低的价格,给出了超出大家期待的东西,所以一下子就火了。
这也给所有车企提了个醒,别以为在低端市场就能高枕无忧,只要有更好的产品出现,消费者是会用真金白银来投票的,咱们国产品牌之间的这种良性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老百姓。
接着往上看,是10万到20万这个价格区间。
这可以说是现在中国家庭买车的主力战场,也是竞争最激烈、最“卷”的地方。
几乎所有品牌都在这里布局了核心产品,想方设法吸引消费者。
7月份的战况突出一个“胶着”,大家卖得都差不多,谁也没能把谁彻底甩开。
拿到第一名的是小鹏汽车的MONA M03,卖了15704辆。
小鹏汽车前段时间遇到了一些困难,这款车被看作是他们重新振作的关键,一上市就能拿到这个级别的冠军,说明他们的产品定位和策略是成功的,找准了年轻家庭用户的需求。
紧跟在后面的是比亚迪的元PLUS(11739辆)和吉利的银河E5(11470辆),你看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间,就差了不到三百台车,可以说是贴身肉搏了。
这说明在这个价位段,没有绝对的王者。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的领头羊,实力雄厚,而吉利的新系列银河也能迅速跟上,展现了咱们传统大厂转型后的强大实力。
对咱们买车的人来说,这种激烈的竞争是天大的好事,因为厂家们为了抢客户,就必须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增加配置、优化价格,我们能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车。
然后,咱们再来看看20万到30万这个备受关注的市场。
能买这个价位车的人,除了实用,也开始追求品牌、科技感和驾驶体验了。
这里的竞争,更像是明星选手之间的对决。
冠军大家都很熟悉,还是特斯拉的Model Y,一个月卖了30766辆,实力确实没得说。
这么多年过去了,它在品牌影响力、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积累的优势,依然让很多人愿意为它买单,它就像是这个价位的“守门员”,谁想出头,都得先跟它比一比。
然而,真正引爆话题的是排在第二名的小米SU7,一个月卖出了24410辆。
这真的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一个以前做手机和家电的企业,跨界造的第一款车,就能在竞争这么激烈的市场里取得这样的成绩,这在全世界的汽车行业里都是很罕见的。
小米的成功,一方面是雷军和小米品牌多年积累下来的人气起了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小米SU7这台车本身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无论是外形设计、车机系统还是性能,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更值得注意的是,小米SU7不仅销量紧追Model Y,还把排在第三名的特斯拉Model 3(9851辆)甩开了将近一万五千辆。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来分蛋糕了,而是直接改变了市场的格局。
它用实实在在的销量告诉所有人,咱们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在过去被国外品牌垄断的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站稳脚跟,并且还能打得非常漂亮。
这无疑给整个中国汽车工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最后,咱们来看看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
到了这个价位,买车就不再仅仅是买一个交通工具了,更多的是在买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服务体验和一个身份认同。
所以,这里的销量数字普遍没有前面几个价位那么高,但每一款热销车背后都有它独特的成功之道。
7月份,这个高端市场的领头羊是蔚来ES6,卖了3359辆。
蔚来汽车一直坚持的换电服务和高端用户社区,虽然成本很高,但也确实形成了一批非常忠实的客户群体,他们买蔚来,看重的就是那种省心、贴心的服务。
排在第二的是理想MEGA,卖了2816辆,这台车刚出来的时候因为外形设计争议很大,但现在看来,它精准地抓住了那些多孩家庭对超大空间、极致舒适的出行需求,找到了自己的市场。
排在第三的宝马i3(1839辆),则代表了像宝马、奔驰这样的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的努力和探索。
总体来看,30万以上的纯电市场整体销量还是偏低,这说明要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花大价钱买一台纯电动车,还需要品牌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比如独一无二的技术、无法替代的服务,或者是更强大的品牌价值。
这也是我们中国品牌未来需要继续向上突破的方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