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两家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头部企业相继公布了最新季度财报,从数据来看,这个曾经被视为"未来科技"的行业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作为汽车行业观察者,我们来深入分析下当前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的真实状况。
先看小马智行的情况。这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最新财报显示,其总收入达到1.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76%。其中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收入1090万元,增幅达到157.8%。值得注意的是,乘客实际支付的车费收入增长超过3倍,这说明普通消费者对这项服务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
从业务结构来看,虽然自动驾驶货运业务仍是小马智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占比已经从上一季度的55%以上降至44%左右。这种变化反映出公司业务重心正在向载人服务倾斜。
支撑业务增长的是两个关键因素:用户基数的扩大和产品迭代。数据显示,小马智行平台的注册用户数同比增长136%,特别是在一线城市,用户需求增长明显。与此同时,公司今年6月与北汽、广汽合作量产的第七代自动驾驶出租车已经完成产能爬坡,两个月内生产超过200台,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投入运营。
这代车型有几个显著改进:首先是成本大幅降低,新一代自动驾驶套件成本比上一代下降70%;其次是运营效率提升,现在1名远程安全员可以同时监控20辆运营车辆,公司计划年底将这个比例提高到1:30;最后是保险成本降低,现在仅为传统出租车的一半。
另一家头部企业文远知行的表现同样亮眼。其二季度总收入1.27亿元,其中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贡献459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8倍,首次成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公司CEO在财报会议上明确表示,这项业务将成为长期的核心增长点。
文远知行采取的是多元化发展策略,除了自动驾驶出租车,还布局了无人环卫车、无人货运车和无人小巴等产品。这种布局有其战略考量:其他自动驾驶产品收集的数据可以用于优化出租车系统,而在市场培育期,无人小巴等产品更容易获得公众接受。
在技术层面,文远知行7月份推出了与联想合作开发的高性能计算平台HPC 3.0,搭载双英伟达芯片,可使自动驾驶系统成本降低50%。这套系统已经应用在最新一代自动驾驶出租车上。
虽然两家公司业务都在加速发展,但亏损仍在持续。小马智行二季度净亏损3.82亿元,文远知行亏损4.06亿元。不过两家公司资金储备充足,分别持有53.56亿元和58亿元的现金及等价物,为后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市场拓展方面,两家公司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小马智行在上海获得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与锦江出租合作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已经开始常态化运营。目前该公司是国内唯一在四大一线城市开展全无人出租车收费运营的企业。
海外市场成为新的竞争焦点。文远知行在中东地区进展显著,已经在阿联酋获得全国性自动驾驶许可,与Uber合作在阿布扎比开展服务,车队规模半年内扩大三倍。公司还在沙特获得了首张自动驾驶牌照。小马智行则在韩国、卢森堡和迪拜拓展业务,在韩国获得了全国范围的运营许可。
从实际运营情况来看,自动驾驶出租车正在逐步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1. 成本问题:通过技术进步,硬件成本已经大幅下降;
2. 安全问题:远程监控系统的效率提升,降低了人力需求;
3.接受度问题:用户数量和订单量快速增长表明市场正在逐步接受这项新技术。
但也要看到,这项技术仍面临挑战。从网络公开的乘客反馈来看,目前服务还存在路线规划不够智能、特殊天气应对能力有限等问题。在极端天气条件下,部分用户反映车辆会出现临时停运的情况。此外,虽然事故率低于人类驾驶员,但一旦发生事故,责任认定仍是一个待解难题。
从实用性角度评估,现阶段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更适合在天气良好、路况简单的区域提供点对点的接驳服务。对于复杂路况、恶劣天气或者需要灵活变更目的地的情况,系统的应对能力还有提升空间。不过作为一种补充性的出行选择,特别是在夜间出行、固定路线通勤等场景下,已经展现出实用价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