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财经
家电圈又整大活了!
最近,做家电的夏普居然跨界造车了,而且29日东京车展一开幕,夏普的车就被围观了。
这次夏普“整活”带来的是LDK+的纯电MPV概念车,被称为“客厅的延伸”,而且据说这款车2027年就能上市。
那亮点在哪儿呢?根据夏普的介绍,旋转座椅一转,变客厅;屏幕一拉,变电影院;AIoT互联一开,车还能和你家空调、洗衣机、厨房电器联动!
夏普的理念,与国内企业提到的“人车家”生态不谋而合。
其实,近年来越来越多家电企业跨界,一方面,家电市场渐成红海,竞争日趋激烈。
从不同产品的毛利率就能看出来。以小米为例,今年二季度,其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毛利率增长至26.4%,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毛利率为22.5%。
而且,除了白电三雄等家电巨头外,小米家电业务的毛利率已经算大家电企业的“天花板”级别了。诸如康佳、长虹美菱等二线家电品牌,第二季度毛利率还不足10%。
另一方面,家电企业跨界造车具备先天优势,已经逐渐成为家电企业寻找新增长曲线的优先选择。
家电作为“人车家”生态的入口之一,具备智能互联的基础;家电与车的用户画像也具备一定重合度,双方在协同层面优势明显。
不同企业做车的思路也各有差别。
家电巨头海尔通过卡泰驰切入二手车生意,今年2月,又斥资18亿美元控股汽车之家,进一步布局汽车产业链。
美的不造车,却深度绑定“蔚小理”,在压缩机等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发力,并称10年要在汽车部件领域投入10亿美元做领先技术的研发攻克。
格力不造家用车,却布局公交车赛道。早在2016年,格力就入股银隆新能源,并于2021年以18亿元控股银隆、改名为格力钛,时至今日,在北京等地依旧能看到搭载格力钛电池的公交车身影。
除了白电巨头,黑电企业也在布局造车赛道。
创维集团的黄宏生就是造车达人。他曾透露,已经投了100亿造车,未来还会再投300亿,目标是把创维汽车做到全球TOP10。创维汽车还曾给自己定了销售目标,每年涨1万辆,从2022年的3万涨到2024年的5万。
清洁电器的大佬们也在整车赛道上狂飙。扫地机圈大佬——石头科技的昌敬早在2023年就带着极石汽车亮相,并在当年11月开始交付。极石01的销量也不负众望、连续走高,10月份拿下了1426台的成绩。
今年8月,造车届还迎来了“新人”,追觅官宣造车,并对标布加迪威龙和劳斯莱斯,9月,俞浩还亲自带队前往德国为追觅汽车工厂选址,造车热情十分高涨。
评论区聊聊,家电企业跨界造车这事儿,你怎么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