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奇瑞汽车举办了一场以"底线"为主题的安全之夜活动。这场发布会不仅展示了奇瑞在汽车安全领域的最新成果,更通过真实的碰撞测试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汽车的安全实力。
从1997年创立至今,奇瑞用28年时间把"安全"二字刻进了企业基因,用技术和良心守护着全球用户的出行安全。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给出了企业的安全承诺:无论是面对不同国家的复杂路况,还是应对新能源时代的技术挑战,奇瑞都将通过科学设计、冗余防护、严格测试和人文关怀四大支柱,让"五星安全"成为全球用户都能享有的标准配置。
总工程师徐有忠现场揭秘了奇瑞的安全密码——覆盖人员、过程、工况、方位、市场的全维安全体系,这套系统就像为每辆汽车穿上量身定制的防护铠甲。
电池安全是新能源汽车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奇瑞的工程师团队交出了一份让人安心的答卷:电池包采用全球最高标准开发,通过5000多项严苛测试;自主研发的智能管理系统能像贴身保镖一样24小时监测电池状态,遇到碰撞能在千分之二秒内切断高压电,这个反应速度比行业标准快50倍。在看不见的信息安全战场,奇瑞更是祭出量子通讯加密技术,为智能汽车筑起铜墙铁壁。
走进奇瑞的实验室,你会发现这里的安全标准近乎"苛刻"。风云A9L旗舰车型不仅要完成常规碰撞测试,还要经历连续5小时的"铁人三项"魔鬼考验。
最震撼的是星纪元ES与风云A9L的双车对撞实验,这种接近真实事故场景的测试,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奇瑞车身结构的超强防护能力。更难得的是,十年前生产的艾瑞泽7、瑞虎5等老车重新走上测试台,用依旧坚挺的表现证明:在奇瑞,安全永远不会"过期"。
安全技术的突破不仅体现在实验室里,更融入日常用车场景。奇瑞小蚂蚁虽然定位微型车,却用上了全铝笼式车身这种高端配置;风云A9L配备的9个安全气囊像保护茧一样环绕乘客;Ai数字底盘能预判路况自动调整,让新手司机也能开出老司机的稳健。针对越野爱好者,奇瑞开发出一体式内高压大梁结构,把车身打造成移动的"陆地堡垒"。
在这场安全革命的背后,是奇瑞工程师们近乎执拗的坚持。他们重新定义健康座舱标准,把车内环境做到零异味、零苯、零甲醛,比幼儿园空气质量更纯净;开发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能像鹰眼般识别道路风险;就连救援系统都充满人性化设计——车辆发生事故后,系统会自动联系救援并发送精准定位,为生命争取黄金抢救时间。
安全理念的升华让奇瑞迈出了更温暖的一步。发布会现场,"奇瑞守护者安全俱乐部"正式成立,这个公益平台将联合车主、医生、救援专家,把安全知识变成守护生命的力量。首批交付的AED急救设备将随车流动,让每辆奇瑞车都成为"移动急救站"。未来还将开展安全驾训营、开放日等活动,把专业的安全知识转化为每个家庭的行车护身符。
在亚洲最大的汽车碰撞实验室门前,一块刻着"守护石"的纪念碑揭开了面纱。这不仅是奇瑞对安全的庄严承诺,更是中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的底气。活动现场,安全试验场里陈列着历次重大事故中的"幸存车辆",扭曲的车身与完好的乘员舱形成鲜明对比;安全档案馆用实物展品讲述28年的技术进化史;博士讲师团用趣味实验揭开汽车安全的科学密码,让参观者看懂钢板强度背后的生命守护逻辑。
当新能源赛道进入白热化竞争,奇瑞选择回归造车本质——安全。从燃油时代到电动纪元,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布局,变的是技术形态,不变的是对生命的敬畏。这种坚守正在收获回报:41款车型获得五星安全认证,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如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所说:"汽车是承载生命的方舟,安全永远是技术发展的基石。"
站在新起点上的奇瑞,正在用行动重新定义汽车安全。他们不仅要造更安全的车,更要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生态。当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改写出行方式时,奇瑞已提前布局未来交通的安全蓝图。这场持续了28年的安全长征,正在开启新的篇章——让中国智造的安全标准成为世界通用语言,让每辆行驶在地球村的奇瑞车都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