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摊牌了:7万9的B级插混不是商业竞争,是自爆式袭击

吉利银河星耀6这车一出,预售价7万9千8,我第一反应不是车不错,也不是价格香,而是坏了菜了,吉利这是不打算过了。

如果说之前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是把蛋糕上最甜的那块奶油直接挖走,那吉利这次就是连桌子带人一起给你掀了。这不是卖车,这是在发一种颠,一种“我不活了,你们也别想好过”的颠。一种非常朋克的自爆式袭击。

讲真,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什么商业竞争了,这是一场修仙渡劫。所有人都被卷在一个巨大的灵气漩涡里,要么靠着疯狂吸取周围的养分飞升成仙,要么就在灵气枯竭的内卷中直接变成一抔骨灰,连个盒子都没有。吉利这一手,就是典型的“我灵根不行,但我有自爆符”,一上来就奔着同归于尽去的。就问你怕不怕?怕就对了!

你看这车,4米8的车长,插混,标配一堆东西,7万9千8。这个价格出来,第一个心态爆炸的绝对是比亚迪。这就好比武林大会,你以为你是武林盟主,靠着一套降龙十八掌打遍天下,结果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上来,不跟你比武功,直接掏出一把AK47对着你扫射。他可能打不赢你,但他能让你非常非常狼狈,甚至直接把你心态打崩。什么武林规矩,什么江湖道义,在绝对的低价面前,都是花里胡哨。

吉利摊牌了:7万9的B级插混不是商业竞争,是自爆式袭击-有驾

最好的商业竞争,从来不是在你的规则里打败你,而是直接把你的规则扬了,让所有人都没得玩。大家一起回到原始社会,拼刺刀,谁能豁得出去谁就是爷。

我们来解构一下这个事儿。为什么吉利要这么干?因为它悟了。它彻底想明白了,在10万级别这个修罗场里,你跟用户谈什么品牌调性,谈什么设计美学,谈什么狗屁的智能座舱,都是扯淡。这个价位的核心用户,他们的需求非常朴素,朴素到近乎残忍:我全都要,而且我不想加钱。

吉利摊牌了:7万9的B级插混不是商业竞争,是自爆式袭击-有驾

你跟他说你的车机芯片是龍鹰一号,7纳米制程,性能炸裂。他会问你:“能让我刷抖音不卡吗?能让我老婆在上面看《甄嬛传》不闪退吗?” 你跟他说你的雷神AI电混2.0系统,能耗多低,动力多顺。他会问你:“所以一公里到底几毛钱?比隔壁老王的秦PLUS省多少?”

你看,所有高大上的技术名词,在“性价比”这三个字面前,都会被瞬间击穿,变成一种压缩毛巾,看起来很大,一泡水就没了。消费者要的不是技术参数,他们要的是一个结果。一个可以用人民币衡量的,简单粗暴的结果。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对此深有体会。我现在看车,已经完全跳过了那些花里胡哨的发布会环节。什么光影、什么线条、什么美学,在我眼里都是废话。我的大脑会自动把这些信息过滤掉,直接进入核心:多大?多钱?啥配置?后期贵不贵?没了。因为我知道,生活最终会把所有的情怀都磨平成柴米油盐。车,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就是一个四个轮子的工具,一个能遮风挡雨的铁皮盒子。谁能把这个盒子的性价比做到极致,谁就是王。

吉利摊牌了:7万9的B级插混不是商业竞争,是自爆式袭击-有驾

吉利这次就是把这个逻辑执行到了极致。它把一台B级车的尺寸,塞进了一个A级车的价格区间,还给你配上了插混。这已经不是降维打击了,这是直接把战场从三维空间拖进了二次元,用魔法打败魔法。

吉利摊牌了:7万9的B级插混不是商业竞争,是自爆式袭击-有驾

这种打法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它会形成一种“锚定效应”。当消费者习惯了7万9千8就能买到这样一台车之后,你再想把价格拉回到9万、10万,就变得非常困难。用户的心理预期已经被彻底打下来了。这就好像你吃惯了路边摊的麻辣烫,突然有一天让你去吃人均500的日料,你第一反应不是好吃,而是“凭什么这么贵?”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吉利这操作有点太狠了,简直就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二。它用自己的利润,甚至可能是亏损,去换取一个市场准入的资格,去撬动那个被比亚迪焊死的市场大门。

吉利摊牌了:7万9的B级插混不是商业竞争,是自爆式袭击-有驾

这种行为艺术,我们可以用一个场景来演绎。假设当下的新能源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装修豪华的自助餐厅,叫“新中产饭店”。比亚迪是餐厅老板,靠着10块钱一份的蛋炒饭(秦PLUS)把客人都笼络住了。其他车企,比如大众、丰田,还在坚持卖100块一份的牛排,虽然好吃,但买的人越来越少。这时候,吉利冲了进来,他不开设新柜台,而是直接在餐厅正中央摆了个地摊,喇叭里喊着:“窝窝头,一块钱四个,嘿嘿!”

这下全场都懵了。吃牛排的觉得窝窝头low,但看看价格,有点心动。吃蛋炒饭的直接就跑过去了,毕竟一块钱四个,还要啥自行车。餐厅老板比亚迪也傻了,他可以把蛋炒饭降到8块,但他能降到1块吗?不能。因为他还要维持餐厅的运营。但吉利这个摆地摊的可以,因为他压根就没想过要开餐厅,他就是来搅局的,搅黄了算逑。

吉利摊牌了:7万9的B级插混不是商业竞争,是自爆式袭击-有驾

所以,吉利银河星耀6的未来会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所有人都开始掀桌子的时候,最后的赢家,永远是那个在旁边开小卖部卖板凳的。

再说到车本身,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什么家族化设计,什么贯穿式尾灯,什么Flyme Auto车机,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讲真,对于我这种中年人来说,这些屏幕大差不差,无非就是从一个行走的诺基亚变成了一个行走的KTV包厢。只要能导航、能听歌、能倒车影像清晰,就谢天谢地了。我最近在想,为什么所有的车评人都喜欢说“质感”这个词,摸一下塑料就叫质感,摸一下真皮也叫质感,玄学。

真正要命的,是那个价格。那个798。它像一个魔咒,牢牢地钉在了所有同行的脑门上。这个价格一出,所有B级插混轿车的定价逻辑都要重写,所有A级车的生存空间都被进一步挤压。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的魅力,它不跟你讲道理,不跟你谈武德,它用最原始、最野蛮的方式,告诉你这个世界的真相:不存在什么岁月静好,只有你死我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吉利这一波,不管最后卖得好不好,姿态已经做出来了。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用魔法打败魔法。它成功地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它身上,也成功地把压力给到了友商。

接下来,就看其他人怎么接招了。是跟着一起掀桌子,还是默默地把牛排降价处理?这出戏,越来越有意思了。这简直不是人干的事!但能活,就是能活。

吉利摊牌了:7万9的B级插混不是商业竞争,是自爆式袭击-有驾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