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又开始整活了,奔驰说自己的固态电池测试车,一脚电门能干1000公里。
好家伙,1000公里。
这数字一出来,太阳都要一个趔趄。我作为一个每天通勤来回也就30公里的中年人,听到这个数字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恍惚。这感觉就像你跟修仙小说里的主角说,咱们今天去超市买菜,结果他掏出了一个任意门,说一步就到,还问你要不要去别的位面顺便买点土特产。
大哥,我只是想买棵葱。
但车企不这么想,他们觉得这任意门才是未来。奔驰一嚷嚷,广汽、蔚来、智己这些国内选手也坐不住了,纷纷表示“俺也一样”、“我们早就在搞了”。
场面一度非常和谐,大家手拉手一起吹牛逼,仿佛进入了技术爆炸的赛博朋克新纪元。
但你得明白,现在车圈的竞争,早就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存量游戏,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中间没有共存选项。每一个技术发布会,本质上都是一场大型的、充满表演性质的行为艺术,大家都在假装自己手里有核弹,实际上可能只是个大号二踢脚。
所以奔驰搞这个1000公里,不是为了让你真能一口气从北京开到上海,而是为了告诉同行和消费者:我不装了,摊牌了,我手里有王炸。你们跟不跟?
跟,就得烧钱,往死里烧。不跟,那你就是技术落后,帽子直接扣死。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也别吃了,一起蹲在废墟上思考人生。
讲真,纯电车搞了这么多年,核心痛点是啥?续航焦虑和安全。尤其是冬天,那续不上的航,跟中年男人的发际线一样,说退就退,拦都拦不住。还有那个自燃问题,大家买个电动爹,天天供着,还得祈祷它别想不开,真是典中典。
固态电池的出现,就像是修仙小说里主角快被锤死的时候,突然捡到一本上古秘籍。说这玩意儿能量密度高,充电快,最关键的是,它用的是固态电解质,从物理上杜绝了自燃的可能性。
这简直是金钟罩铁布衫附体,一劳永逸。
所以你看,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之前靠着传统锂电池把三星、松下这些老师傅打得找不着北,甚至都开始反向给宝马大众供货了,这叫什么?这叫技术出海,杀人诛心。
现在,日韩和欧洲那帮老牌贵族,心态有点崩,眼看传统赛道被超车了,唯一的翻盘希望,就是赌这个固态电池。他们觉得这是换赛道,是弯道超车。
但他们忘了,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你以为你在弯道超车,其实别人已经开始修仙,直接御剑飞行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修仙的比喻可能有点蠢。但车企画的饼,比我这比喻离谱多了,所以好像也挺合理的。
国内这帮企业,早就把固-液混合、半固态这些前置科技树点满了,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蔚来乐道这种,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直接打包带走。
而且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反技术崇拜的核心逻辑:决定一项技术牛不牛的,从来不是实验室里那些花里胡哨的数据,而是现实世界里最混乱、最不讲理的场景。
自动驾驶的终极考官是谁?不是特斯拉的FSD,而是山东聊城街头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它们不讲武德,不遵守交通规则,走位飘忽,出招全靠缘分。你那套AI算法,在它面前就是个弟弟。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就问你怕不怕?
同样,固态电池的终极考验,也不是在恒温恒湿的测试场里跑个1000公里。而是零下三十度的哈尔滨,你开着暖风,堵在路上,电池告诉你它还能不能撑到下一个充电桩。
这才是现实,粗粝又残忍的现实。
因为我真的拥有过特斯拉,我太懂那种感觉了。买特斯拉的人,很多时候不是为了性价比,也不是为了那块大屏幕,而是一种信仰,一种“我就是跟你们不一样”的身份认同。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需要的是特斯拉不断给他们提供“弹药”,去维护这种信仰。
奔驰也一样,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徽。它的品牌本身就是一种玄学。所以它必须搞固态电池,必须喊1000公里,不然怎么支撑它那高高在上的品牌溢价?
但问题是,时代变了。
当国产车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外加800V快充和激光雷达,一股脑塞进一辆20万的车里时,你那个标的价值就开始被稀释了。以前是玄学战胜科学,现在是科学要把玄学按在地上摩擦。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来前几天看的个新闻,说国产某种护肝科技怎么打破国外垄断,我当时就笑了,你看,各行各业的逻辑都是通的,都是一场不可逆的“能源革命”。只不过汽车是用固态电池,人是用别的。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旦固态电池的成本降下来,比如到了2030年,30万的车都能标配1000公里续航和绝对安全。到那个时候,燃油车的末日就真的来了。
充电五分钟,续航800里,比加油还快,比油车还安全,还没有发动机的噪音和抖动。
我求求你了,给我一个买燃油车的理由!
所以,谁能在这场固态电池的竞赛中笑到最后?
不是技术最牛的,也不是嗓门最大的。
而是那个能第一个把成本干到白菜价,让所有人都用得起,并且还能赚钱的那个疯子。那个把王炸当成普通对三打出来的狠人。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这就是中国车圈的现状,一场盛大又刺激的“道诡异仙”。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