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打了个车去公司,用了不到30分钟,全程高速,平均油耗还不到6L/100km。感觉这车油耗控制得真不错(这段先按下不表),估计是得益于新一代的1.5T EVO2引擎,实际开起来比我想象中还要省油。大家也别太天真,这个数值只是在我大致的行驶惯下测出来的,具体还得看载重、路况啥的。
前几天跟朋友聊,提到新速腾L,他说:买个家用车,别超过13万的,能用得上智能的,真挺难得。我当时就想,嘿,这点还真不是空话。在动力和智能两个方面,新车的确都做到了升级。但还是德系品质的沉淀最为扎实。你们会不会觉得,大众的这个德智体美组合,虽然听起来有点老套,但用起来确实带来稳定感。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发现内饰变化挺大,线条更简洁,UI界面也更直观。比如中控的那块15英寸屏,分辨率高了点,显示细节明显更清楚。看得出,设计师在细节上下了功夫,但你知道吗,最大的改善其实在于够用,没啥特别特厉害的科技炫技。线性也好,豪华感也罢,总体让人觉得舒服。
这车的尺寸也变大了,不算高调,但确实多了点仪态——长宽高都比旧款漂亮不少,整个车宽撑到1.81米,乘坐空间倒是更宽敞了。坐在后排,腿还能伸开点,得房率退出了84.5%,家用的话,用料和布局都不差。你说,五六年后再卖,空间和外观还能保持得好吗?我觉得还行,主要取决于你平时怎么保养。
但是,我得更正点啥。之前我说新车的动力搭载了最新的1.5T EVO2,扭矩达到了250Nm,这个还是得看样本量,估计样本少,心里觉得比旧款的变大了,但实际表现得看匹配调校和驾驶惯。这点其实也没啥稀奇的,毕竟引擎出力平顺、加速有力,适合日常家用,但你有没有想过:到底能省下多少油?(这段说得有点大,实际还是要结合个人惯)
说到辅助驾驶那块,配置确实够帮帮忙——高速和城市路场景都能应对。别看它只有L2级,但从操作体验看已相当成熟。像是高速变道、自动上下匝道、读秒信号灯,还有遥控泊车,真是懒人福音。只是我一直在想:这种辅助到底能不能替代驾驶?会不会太依赖?我倒觉得得看人操作惯。
我记得有个销售跟我说:这个精英型性价比最高。我心想,确实。价格上,12.59万,配置上,既有丰富辅助科技,又加了不少舒适性,比如无线充电、氛围灯、后排出风口之类的小细节。你知道吗,这些在实际用车中,感觉就像给车穿上了贴身衣,看似不起眼,但用起来就觉得贴心。
对比起同价位的凌渡、卡罗拉,要说差别嘛,最实操的还是它的悬挂调校和内饰质感。凌渡的看着更运动,但悬挂偏硬,过坑突时容易颠簸;速腾的悬挂更稳,过减速带时舒服多了。而且,思考到供应链上的那点事,像底盘用料、芯片供应,虽然我不是行业内幕,但你知道吗,就像厨师用料,是否得当,直接决定菜的味道。
这里我还要打个比方:就像做饭,一份菜的味道,调料用得好不好,火候对不对。供应链就像调料厂,原材料足不够,后续影像不小。大型钣金厂、芯片供货,很多都是货比三家,不然就会出现人抢原料,涨价的戏码。无非就是要追求稳——你不想买个车,开不到三年就掉链子。
我有个疑问,为什么辅助驾驶功能那么多场景都能搞定,但实际在复杂的城市路况,不还是得人盯着走?我猜(这估算不一定准),其实主要是算法还没完全成熟,没有像人一样能快速变通吧。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回头想,买车就像选个伴,得看性价比、耐用性、用起来是否省心——你哪点最看重?是用得顺手,还是看得顺眼?
给自己留了个悬念。你觉得,这价格的实用派汽车,真能陪你走几年吗?还是我只是看了段时间,觉得还可过得去,心里还觉得挺值的。话说回来,希望它那泥土味的车窗把手别再掩藏太深,掉个漆还挺麻烦,哈哈。
这些微小细节,才让人觉得,车子逐渐变成家庭成员。你会不会也发现,有时候,我们真正关心的,只是一个能不用太在意,却又无比贴心的小细节?
全部评论 (0)